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是什麼?

伊寧玄雪


隨著寶寶日漸發育長大,,媽媽的乳汁分泌量也會逐漸減少,寶寶的食量也已經開始增加,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寶寶滿六個月可以逐漸增加輔食了。

6月大的嬰兒每日奶量可能在600-1000ml之間,個體差異大些,但最少不能低於500-600ml。晚上不喝奶沒關係,反而有助於養成孩子的睡眠習慣。


先從強化鐵的米粉開始加吧,剛開始加每天1、2次,每次幾勺,逐漸增多,一歲可以加到2、3頓,每頓小半碗左右。3~5天后孩子沒有腹瀉過敏等症狀再加蔬菜泥/湯,寶寶六個月加輔食關鍵是補鐵,所以才需要“強化鐵”的米粉,以及蔬菜泥(其中V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

6月齡孩子的主食還是奶(母乳+奶粉,5~6次/日,每次150毫升左右,每日奶量800~1000 毫升),米粉蔬菜泥什麼的只能輔助,不能影響奶的攝入量


6月的孩子消化吸收功能差,偶爾大便中帶一些未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沒有關係,不必緊張。孩子大便次數改變(比如是日常的2-3倍),或大便出現粘液膿血,這才提示異常。


7、8月後嘗試添加肉類,蛋黃,水果,五穀根莖類

寶寶的輔食要清淡,單獨加工,可以先煮的爛一點,慢慢過渡到硬一點。要逐漸鍛鍊寶寶的消化功能,開始的時候是會有一點消化問題,可以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另外就是不要貪多,一次先添加一種,等適應了再換另一種,然後可以嘗試兩種一起添加,這是基本的原則。


9月以後爛麵條、肉泥、魚泥、肝泥、蔬菜、水果等都可以吃了,如果寶寶已經出牙,可以加工的稍微粗、硬一些,讓寶寶多咀嚼有利於寶寶口腔的發育。


可以去醫院給寶寶測一下微量元素,看寶寶是否缺,飲食方面加一頓輔食,雞蛋,蔬菜搭配食用,要注意維生素的補充,有些寶寶缺乏維生素或缺微量元素也會有吸收不良出現。

孩子飲食要均衡,蔬菜水果肉蛋魚合理搭配,否則容易造成營養缺失,從而出現營養不良症狀。


1歲以上孩子應該做到食物多樣化了,每天4-5餐次(包括加餐)。保證350ml以上奶,肉、蛋、魚、蔬菜水果豆類每天都要吃些。食物單一化容易導致孩子營養缺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除了奶之外,每天還應加3次左右其他食物,包括肉蛋魚禽、蔬菜水果等,蔬菜水果每天都要加一些,魚蝦一週2-3次,肉最起碼隔天吃一次,雞蛋一天半個~一個。

1歲以上孩子飲食習慣形成非常重要,嘗試讓孩子自己吃飯,要有意識的讓孩子養成獨立用餐的習慣,這將有利於孩子各種習慣形成的良好性。


關注新生兒營養與健康管理專家,瞭解更多母嬰知識。


新生兒營養與健康


我是一個育嬰講師,把相關的問題都給你說明下,希望能夠幫到你!

一、啥時候可以添加輔食?

4-6個月,健康食慾情緒良好,達到以下情形之一時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1)嬰兒體重增長已達到出生時的2倍。


2)嬰兒在吃完約250ml奶後不到4小時又餓了。
3)嬰兒可以坐起來了。
4)嬰兒在24小時內能吃完1000ml或1000ml以上的奶。
5)嬰兒月齡達6個月。

二、輔食添加原則

比如給寶寶添加蛋黃泥,從四分之一個開始,加水調成糊狀,用勺子喂,一天添加一次,觀察大便消化情況,可以的,1-2天左右增加到三分之一個,再觀察,後適應,再增加到半個,一種輔食需要觀察適應一週左右,適應了,再添加另外一種。幾種都適應後,才給寶寶一天可以添加1-2種。

三、不同月齡可以添加哪些?

4-6個月

這是輔食添加的初期,這時候的寶寶還容易發生生理性貧血,因為在此時媽媽母體裡面帶來的鐵幾乎消耗殆盡,而寶寶自身吸收的不夠,所以,建議第一款添加的是米粉,並且是強化鐵的米粉。除此之類,逐步可以添加的有蔬菜汁、泥,果汁、泥,蛋黃泥等。

7-9個月

這個時候,牙齒逐步長了,對鈣的需求增加,所以可以添加含鈣豐富的食物,有些硬度的食物了,蔬菜水果可以切成丁了,要有顆粒感,有點嚼勁了。除了之前的蔬菜水果類,可以添加葷菜類食物了,魚泥、肉泥、肝泥都可以了,只不過還是需要搗成泥狀。

10-12個月

這個時候,寶寶的牙齒長得也多了,到一週歲就要吃飯菜了,所以,這時候基本都可以吃了,只是要適當軟爛有些,品種可以多樣化。

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


育嬰講師徐芳老師


給寶寶添加輔食,沒有絕對的順序,按照特定的順利添加未必帶來更多的好處,但這不代表給寶寶添加輔食沒有任何原則,隨心所欲的添加。



1. 根據權威的建議,一般情況下,寶寶滿6個月(180天)以後添加輔食,輔食應該是營養豐富的輔食,而不是傳統的給孩子喝點米湯、米油,菜湯,果汁,這些都是營養比較差的輔食。


2. 營養豐富的輔食,應該能量密度總體能夠達到80千卡/100毫升,這高於普通配方奶或母乳的能量。


3. 寶寶最初營養豐富的輔食包括強化鐵的穀類、肉泥、魚泥、豆腐、蛋黃、蔬菜泥、水果泥、植物油,同時,可以給寶寶嘗試喝白開水。可以把米粉作為第一口,當然也可以直接給寶寶嘗試肉泥等富含血紅素鐵的輔食。


4. 輔食添加需要從稀到稠,由少到多;還要不斷改變輔食的性狀,6~7月齡為泥糊狀輔食,8~9月齡為末狀輔食,10~12月齡為塊狀輔食,逐步過渡。


5. 輔食添加,需要讓寶寶嘗試用勺子吃輔食,隨著月齡增加,多鼓勵寶寶自己拿著輔食吃,練習動手吃輔食的能力。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中國註冊營養師,科普作家。科普代表作《輔食每週吃什麼》、《不挑食長得高》、《寶寶分齡餵養指導》。更多科普知識,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頭條號“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中國人習慣給寶寶先吃蛋黃,其實並不好,雞蛋容易過敏,專家推薦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米粉,最好是鐵強化米粉。

因為寶寶在6個月後體內儲存的鐵消耗的差不多了,需要補鐵,米粉便於消化,又添加了微量元素,營養合理,又方便沖泡,適合寶寶食用。

寶寶添加輔食應該這樣加:


1.從細到粗,從稀到稠。開始添加的輔食要做成泥狀,如果泥菜泥肉泥,用料理機打成末加到米粉裡,也可直接吃,開始時不要太稠,因為寶寶吞嚥功能不完善,避免噎到。

7-9個月就可以吃末狀的食物了,就是比泥狀的略粗,也可以吃軟飯,軟麵條等。軟的手指食物,如軟餅乾,饅頭也可以。

10-12個月可以吃小塊狀,但也要煮軟點。

1歲以後基本可以正常吃,但不要給太硬的,也不要給整粒的堅果。

2.輔食要一樣一樣的添加,每次只加一樣,觀察二三天,如果不出現腹瀉過敏等不良反應,再增加另一樣。

3.由少到多,剛開始只能吃一勺,再增加到兩勺,逐漸加量。

注意一歲前不要給寶寶吃鹽和糖,輔食不要加鹽糖和調料。


嘟嘟寶貝


首先寶寶有這些信號時,就該添加輔食了。



1、 嬰兒體重增長已經達到出生時的2倍。

2、 嬰兒在吃完約250ml奶後不到4h又餓了。

3、 嬰兒可以做起來了。

4、 嬰兒在24h內能吃完1000ml或以上的奶。

5、 嬰兒月齡達到6個月。

添加輔食要注意什麼?

1、 逐步適應。

1種輔食應至少有5-7天的適應期,然後再添加另一種食物。第一個添加的輔食應該是米粉,因為很少有嬰兒對大米蛋白過敏。

另外,媽媽要注意每一種新的食物可能要嘗試多次才會被嬰兒接受。不要因為第一次嘗試該食物時寶寶拒絕,就不再嘗試該食物。

2、 由稀到稠。

剛開始添加米粉時可以衝調的稀一些,使之更容易吞嚥,當嬰兒習慣後可以逐步變稠。

3、 量由少到多,質地由稀到粗。

開始的食物量可能僅1勺,逐漸增多。食物的質地開始要製成泥或者汁,以利於吞嚥。當寶寶的乳牙萌出後可以適當粗一些和硬一點,以訓練嬰兒的咀嚼功能。輔食質地由液體到半固體再到固體。

4、 因人而異。

嬰兒的生長髮育有較大的差異性,這也決定了嬰兒對食物的攝入量的差異,所以媽媽不需要拿別人家的寶寶作比較,只要自己寶寶的生長正常即可。

嬰兒什麼時間段該添加什麼食物呢?

2-3月齡:魚肝油(戶外活動)。

4-6月齡:魚肝油(戶外活動);米粉糊、麥粉糊、粥等澱粉類;葉菜汁(先)、果汁(後)、葉菜泥、果泥;蛋黃、無刺魚泥、動物血、肝泥、豆腐。





7-9月齡:魚肝油(戶外活動);稀粥、爛飯、饅頭、餅乾、泡芙、米餅等;蔬菜泥、水果泥;無刺魚、全蛋、肝泥、動物血、碎肉末、豆製品。





10-12月齡:魚肝油(戶外活動);稠粥、爛飯、麵條、饅頭、餅乾等;


兜媽營養快線


無序。真心的。。。只要寶寶接受就應該沒啥大問題。

講真,現在普遍流行“大寶照書養,二寶照豬養”,我家唯一寶,現在差兩天就11個月了。我真的是準備嚴格按照:科學餵養 來的,早前把輔食添加歌背得滾滾的,但無奈啊。(外婆壓根不理會)

我寶很幸運,母乳多多的可勁喝也喝不完,但是因為母乳依賴重,不肯吃輔食。啥都不吃,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從米粉和1/4蛋黃開始,然而不愛啊。只想躲在我懷裡咕嘰咕嘰喝奶。



但是,神奇的外婆發現她對新鮮“玩意”感興趣。於是偷偷趁我不在家給她各種嘗試,據外婆交代,6個月時候,大人餐食,飯米粒兒、肉沫沫、魚肉、蔬菜、水果反正小寶看到了“想吃”的,都塞進過嘴裡。我的天!

有時候被我抓到了(有次外婆早餐吃油條還給小寶“啃”一口),那會寶寶還沒出牙,只能在嘴裡蠕蠕,我強烈表示不能瞎吃。而且寶寶一歲前不能吃有味道的,搬出科學巴拉阿拉說一大通。外婆一句話就一丟丟嚐嚐沒事。

沒辦法,小寶也開心得不得了啊,而且也確實沒啥問題。。。後來因為一直輔食吃不好,就默默默許了。九個月+一週,開始斷奶,再不斷不行了,除了母乳不吃什麼正經東西(就瞎吃嘗味道而已)。斷完瞬間元氣滿滿,輔食吃得棒棒的。那些之前看到碗裡就扭頭的糊啊泥啊餅啊啥的,一口接一口吃的超級歡樂。而且根本不需要+一樣要等一週,不能一口氣+幾樣同時的“科學方法”。沒問題。

外婆表示:看,這是之前嚐了很多“味道”的功勞!呃,好的吧。


後來又出個“新三觀”。。。小寶喝粥是+肉糜的,平常看到餐桌上大人吃肉就莫名嘴饞,於是外婆判定她愛吃肉。某一天我不在,當時小寶剛十個月,外婆就給她一塊排骨(紅燒的!)結果她竟然自己認真地吃光了吃光了。。。外婆拍了視頻怕我不高興隔了一週才給我看(我真是震驚的不行)

按道理輔食添加,要先魚肉雞肉的白肉先,再豬肉牛肉後+。而且吃肉糜肉泥添在米粉啊粥啊麵條裡那種,結果我家就直接上手啃排骨了。(當然這個不能當正經飯吃!)





我還能說什麼,小寶一直很健康,長得也很好。現在吃“飯”方面不費事。自己的米粉奶粉輔食吃得開心,餐點和大人一樣坐著,在餐椅上喂也很容易。

之前的輔食添加歌,已經忘光了。隨便了喂,娃開心就好。哪有什麼絕對的步驟,按照娃的節奏才是最對最正確的順序。


羅院長的小院子


4個月寶寶添加輔食原則

有一種帶多種的原則。開始時不要幾種食物一起添加,應先試著添加一種,讓寶寶從口感到腸胃道功能都逐漸適應後再添加第二種,如果拒絕食入就不要勉強,可過一天再試,三五次後一般就接受了。

有少量到多的原則。添加輔食應從少量開始,待願意接受,大便也正常後再增加量。如果出現大便異常,應暫停輔食。

由稀到稠的原則。食品應從汁到泥,有果蔬類到肉類,從果蔬汁到果蔬泥再到碎菜碎果,由米湯到稀粥再到稠粥。

5個月寶寶的輔食原則

5個月寶寶活動量增多,進而進行人工餵養,主食餵養仍以乳類為主,牛奶每次可吃200毫升,除了加些米粉類之外,仍要加蛋黃,在大便正常的情況下,菜泥可以在增加一點,用水果泥來代替果汁。在輔食上還可以增加一些魚類,比如平魚、黃魚、巴魚等等,此類魚肉多、刺少,便於加工成肉糜。

6個月寶寶餵養特點

為了寶寶的健康,做媽媽的應堅持母乳餵養到6個月。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可人工餵養,奶量不再在增加。6個月的寶寶每天可吃兩頓粥,每次二分之一小碗,可以吃少量爛面片,雞蛋黃應保證每天一個,每日要喂些菜泥,魚泥、肝泥等,但是要從少到多,逐漸增加輔食。

7個月寶寶為餵養特點:

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在7個月的時間每天的奶量仍然不變,分3~4次喂,輔食除了每天給兩頓粥或者煮爛的麵條之外,還可以添加一些豆製品,仍然要吃一些菜泥、魚泥、肝泥等。雞蛋可以蒸或者煮,仍然只吃蛋黃。在出牙期間,還要繼續給他吃小餅乾、烤饅頭片等,讓他聯繫咀嚼。


鹿的手作坊


我表姐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所以我也只瞭解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世界衛生組織主張純母乳餵養到六個月,按道理來說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是足夠的了,只要媽媽吃DHA、鈣片、綜合維生素等過奶給寶寶就可以了,但是身邊很多人都認為寶寶需要吃維生素d或者鈣片、魚肝油等,所以輔食添加,可以說六個月前是加魚肝油和維生素d。六個月後開始添加含鐵的米糊,可以先吃一個月的米糊試試,適應後再添加其他輔食。水果蔬菜類的,主要是刺激寶寶的味蕾,給寶寶嚐嚐味道的,所以寶寶不想吃就不吃,不必逼著寶寶吃。這時候可以先添加一些味道不是太好的蔬果,例如胡蘿蔔汁、苦瓜汁等等,試過這些味道不太好的,之後那些就比較容易接受了。然後慢慢添加果泥,麵條,麵包,肉類等,但一歲前儘量少吃鹽,不能吃蛋白。最後,記得崔玉濤醫生說,2歲以內的主食是奶,2歲以後主食才是粥飯那些,現在很多人都是本末倒置。


簡單5加1


寶寶添加輔食可以從六個月開始,首次添加建議添加強化鐵的米粉。先添加一種輔食後,經過3到7天適應後再添加另一種,然後逐步擴大品種。在寶寶添加每一種食物之後,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過敏,一旦出現過敏,應立即停喂。

輔食要由稀到稠,由淡到濃。輔食的量也由少到多,從細到粗。一歲以內寶寶食物不可以添加調味料,提倡給寶寶吃原味食物。另外寶寶也不適合食用味精,味精的成分是穀氨酸鈉,會引起寶寶缺鋅。具體輔食添加可以參考下表進行:



羽媽幸福成長記


哈哈,如果我說沒有順序,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會不會被打?

這不是開玩笑啊,這就是最新的指南,具體而言是,只要是富含鐵的食物,想添加什麼就添加什麼,沒有具體順序。

家長們看到這裡可能會說,不怕過敏嗎?比如孩子六個月就添加雞蛋,孩子不是過敏的機會會增加嗎?

在之前確實是說過早添加高過敏食物,比如雞蛋,海鮮等會導致孩子過敏機會增加,可是新的研究發現在適合的階段添加這些食物才會降低孩子的食物過敏性,晚添加反而導致過敏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雞蛋和花生。

所以現在就推薦,不要故意晚添加一些輔食,比如8月才加雞蛋,1歲才加肉,海鮮。反而因為雞蛋和肉類含鐵量多,而小嬰兒需要攝入鐵,要早加才對,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就要加上。

那孩子開始添加輔食時就吃肉會上火或者消化不良嗎?不會的,和米粉,蔬菜一樣的,該消化不良都消化不良,該正常的都正常。

所以,到添加輔食的階段後,比如六月齡了,就可以添加富含鐵的紅肉,也可以選擇富含鐵的米粉,也可以用雞蛋,先吃什麼都行。



但是要注意一點,每種食品也得添加3天再添加新食品,這樣能比較容易的發現孩子是否對哪種食物過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