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2006年,已經創辦百果園5年有餘的餘惠勇詢問一位股東的孩子在門店的體驗結果:“為什麼顧客會選擇百果園買水果呢?”這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脫口而出:“好吃唄!”這三個字給了餘惠勇如醍醐灌頂般的激靈,原先他一直認為只要在市場上賣得好的、能賣出高價的就是好水果。

從那一年起,餘惠勇就把百果園的定位從“好水果”聚焦到“好吃”上,並提出了“好吃是檢驗水果的首要標準”,從此吹響了百果園快速成長的衝鋒號。

毫無疑問,餘惠勇找到了消費者對水果的第一述求——“好吃”。

對果園主來說,能否種出“好吃”的水果也是衡量產品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

那麼,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我認為,在選擇“好品種”的基礎上,記住以下6點就可以了。

1、多曬太陽

“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的營養來源於光合作用,太陽就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源。為什麼新疆的蘋果要比陝西和山東的都甜?關鍵因素是新疆的日照時數可以達到3000~3300小時,而陝西(北部)和山東的日照時數只有2200~3000小時。另外,種植密度和種植方式對水果的品質影響很大,其核心因素也是能不能多曬太陽。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日本崇尚稀植,多采用葉幕較薄而覆蓋率與受光量極高的平面樹形結構,如桃“大藤式”栽培就是通過大冠、稀植、超弱修剪來達到生產高品質桃果實的目的,定植行株距為4×4米,每畝種植42株,3年後根據樹體生長情況逐年間伐,因土壤地力及品種不同最終植株密度不同,但一般每畝只留10株左右。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1995年前後,荷蘭等西歐國家基於節約蘋果園管理勞動成本的考慮,創新性地提出了矮砧集約栽培技術模式。這種寬行密植栽培模式從表面看是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但實質上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寬行在為機械留出操作通道的同時,也為太陽光的輻照留出通道,使樹體上每一根枝條、每一張葉片、每一個果實都能曬到陽光。研究表明,新模式光合產物分配到果實的比率為67%,比傳統模式提高了10~15個百分點,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江蘇張家港市鳳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底把桃樹主幹形全部改為Y形。公司負責人顏大華認為,Y形樹形葉幕薄,通風透光好,樹勢容易調控,結果均勻整齊,下垂果多,果實形正、色佳、味甜,商品整齊度高,可以避免主幹形的披掛式枝葉導致樹體內膛和果實不能見光,果實品質差的缺點。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張家港市神園葡萄科技有限公司種植的“妮娜女王”設有鋪反光膜和不鋪反光膜的對照,前者光彩照人,後者暗淡無光,商品性相差甚遠。鋪設反光膜能有效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著色度。同時,覆膜栽培還可以有效減少肥水流失,調節土壤溫度與水分,抑制雜草生長,非常適合多雨寡照地區推廣與應用。

2、多施有機肥

土壤有機質含量是果園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土壤有機質可直接為果樹生長提供相當數量的營養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質,與果樹產量、果實品質密切相關,是果園能否高產、穩產及優質果品生產的基本條件。所以,從土壤管理的角度看,多施有機肥幾乎是提高果實品質的不二法寶。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木美土裡”杯2017中國好蘋果大賽金獎得主、新疆阿克蘇果農杜民超曾於2012年秋天,在每畝蘋果園中施下7噸棉籽殼和油渣(棉籽榨油後的殘渣)。從此再不進行土壤施肥,並通過水分控制保持中庸樹勢,其生產的蘋果成熟期早、著色豔麗、最高糖度可以達到20度以上。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山東守拙園的蘋果全部用有機肥,不用化肥。業主叢東日介紹:用豆粕作基肥種出來的蘋果會特別好吃,尤其是香氣和普通有機肥種植的蘋果完全不一樣。每株的豆粕用量是20斤。另外,分別在謝花期、第二次膨大期和成熟前使用3次有機衝施肥,前期偏氮,中期均衡,後期偏鉀。

3、可控環境

做農業最大的薄弱環節就是環境的不可控,大到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小到低溫、陰雨等氣候變化,都能影響果品的產量和質量。所以,如何減少環境的不可控性也是能種出好吃水果的重要舉措。尤其在南方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可控環境”幾乎是生產優質水果中所有技術措施的基礎。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可以隔絕一些不良環境因子的影響,為果樹的優質栽培提供了一個相對優越而且穩定的環境。南方葡萄的大面積發展就得益於塑料大棚等避雨設施的應用,在有效控制病害的基礎上,為葡萄的優質栽培提供環境基礎。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浙江象山在2002年從日本引進雜柑類新品種“紅美人”,在露地栽培條件下品質平平;2008年通過大棚設施栽培實現技術突破,種出令人“驚豔”的口感,並顛覆了柑橘原有的口感,入口即化,柔軟無渣。從2010年至今,“紅美人”的價格一直維持在30元/斤。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根域限制栽培利用物理或生態的方式將果樹根系控制在一定的容積內,通過控制根系生長來調節地上部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比起傳統種植模式的葡萄,根域限制栽培的葡萄無論糖度、風味還是口感,都更優質。上海交通大學的王世平教授認為,每平方米葉片面積有25~30升的有效根域容積既可以保證葡萄樹體的合理生長,又可以高產優質。

4、可控產量

果樹的產量和品質取決於葉面積,生產上常以葉/果比的合適程度作為評價指標。葉面積如果不足,光合產物少,不利於果實品質提高。因此,控制產量是提高果實品質的核心措施。疏花疏果是實現控產目標的一項最直接、最重要的栽培技術措施。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上海施泉葡萄園的盧玉金認為,想讓葡萄好吃,必須嚴格控制留枝量和留果量,像‘巨峰’一畝地的產量控制在1500-1800斤,葉果比控制在葉:果穗=15~20:1,也就是每一張葉片可供養1.5~2粒果。如果產量過高,葉果比下降,果實品質也必定下降,果粒著色也差。除了通過控制留枝量初步控產措施外,主要是採取疏花序控制果穗數量和花序整形來控制穗重及穗形。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溫州蜜柑交替結果技術是將柑橘生產分為結果年和休閒年,在結果年滿負荷結果,粗皮大果顯著減少,果型小,果皮薄,化渣性好,糖度提升,酸度下降,品質大幅度提高。在休閒年讓樹體休養生息,樹勢和營養積累得到恢復。綜合產量和效益都有顯著提高。

5、生草栽培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上海楓錦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在2017年浙江嘉善姚莊與上海金山楓涇聯合舉辦的黃桃評優活動獲得金獎,口感非常好。業主孫希洲介紹,桃子“好吃”主要歸功於果園中的草,秋季到春季種植紅花草,夏季任由雜草叢生,不用除草劑,也不施膨大肥和鉀肥,只在秋季施50餘斤/株的商業有機肥,再加少量複合肥。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陝西省禮泉縣果農協會會長相宇波在1996年就採用生草免耕法,其中有1畝蘋果園是採用完全不干預的方式,不打藥,不施肥,不割草,野草長得齊腰高。但其樹上結出的“野生蘋果”風味極佳,會有一種從喉嚨深處翻湧而出的甘甜,餘味悠長。

6、完熟栽培

果實在成熟過程中,一般可分為未熟、成熟、完熟和過熟幾個階段。其中,完熟階段是指果實外觀內質達到最優狀態的時期。市面上絕大多數果品為了貯運方便,或為了搶佔市場,往往早採。更有甚者,會採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催熟,嚴重影響果實品質。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完熟栽培就是將果實留在樹上,待其完全成熟以後再採收的一種栽培方法,可以使果實品質大幅度提高。冬季溫暖、凍害威脅小的地方適宜進行完熟栽培。這種栽培方式在柑橘上應用最多,溫州蜜柑、蘆柑、臍橙、金柑、柚以及雜柑等柑橘品種均可實施完熟栽培。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在大眾的心目中,油桃是硬的,是寡味的,是桃子界低品質的代表。而江蘇張家港鳳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顏大華為了讓消費者吃到最好吃的桃子,採用完熟栽培,把油桃做成水蜜桃式的產品。在大棚中種植的“紫金紅1號”油桃最高糖度可以達到22.1%,普遍在17%-18%之間,細膩柔軟,甜香濃郁,餘味良久。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山東煙臺蘋果一般在十一以後就開始採摘上市,而守拙園自然農場的第一批蘋果是立冬前後(11月上旬)採收,取名“冬後”;第二批在小雪前後(11月下旬)採收,取名“雪後”。業主叢東日介紹,十月份正是蘋果增甜的黃金時期,沒有到真正的成熟期。而受凍後的蘋果會把澱粉轉化成糖,使得蘋果更甜。

清揚,1991年畢業於原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中國果業信息》專欄作者,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2月入駐《今日頭條》。

怎樣才能種出“好吃”的水果?記住這6點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