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明月7本書的心血都是爲了此人,讀完後我熱淚盈眶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相信許多人都看過,甚至可以說這樣一本歷史小說,讓很多平素裡不讀史的人愛上了歷史,更有人將此書的愛好者稱為“明粉”。這部歷史小說我讀過兩遍,由於個人原因和書籍過長等原因,許多情節已漸漸不能記起,那些曾經叱吒歷史的風雲人物讓我在多少個深夜暗暗叫絕,但現在能記起的已經寥寥。然而,當我們撥開歷史的風塵重新審視這本白話鉅著,我們會發現,有這樣一個人,他讓作者“當年明月”寫了唯一一段描寫他自己生活和感想的文字。有人說,寫史的人其實都是在借寫歷史人物寫自己,那麼“當年明月”就是在用寫他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這個人就是張居正。每每看到這段,我總會熱淚盈眶,心中不能自已。

當年明月7本書的心血都是為了此人,讀完後我熱淚盈眶

“十年前,當我即將踏入大學校園時,在一個極為特殊的場合,有一個人對我說過這樣一番話:

  你還很年輕,將來你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另一個叫理想。

  我記得,當時我礙於形勢,連連點頭,雖然我並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當年明月7本書的心血都是為了此人,讀完後我熱淚盈眶

  一晃十年過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這兩樣東西我還帶著,雖然不多,總算還有。

  當然,我並不因此感到自豪,因為這並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堅強,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於,我遇到的人還不夠壞,經歷的事情還不夠多,吃的苦頭還不夠大。

  我也曾經見到,許多道貌岸然的所謂道學家,整日把仁義道德放在嘴邊,所作所為卻盡為男盜女娼之流。

當年明月7本書的心血都是為了此人,讀完後我熱淚盈眶

  我並不憤怒,恰恰相反,我理解他們,在生存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之間,他們選擇了前者,僅此而已,雖不合理,卻很合法。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在歷經滄桑苦難之後,都會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

  直到我真正讀懂了張居正,讀懂了他的經歷,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選擇。我才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個讓人寬慰的答案。

  他用他的人生告訴我們,良知和理想是不會消失的,不因富貴而逝去,不因權勢而凋亡。

  不是好人,不是壞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以上就是“當年明月”的話,若干年後讀來心中仍然不免有些澎湃,是的,不好不壞,我們要做一個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