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此前電影《無雙》熱映,觀眾們得以領略到經典港片的純正味道。《無雙》港味濃烈的表現之一就是影片“雙雄”的角色設置,郭富城跟周潤發聯手構建出對立又互補的人物關係,當然兩位“影帝”在影片裡實際上是在互相成就。

其實,不同角色間互相成就的狀態在郭富城的身上就一直存在,演員跟歌手就是屬於他個人的“雙雄”。

全方位發展一直都是郭富城的職業訴求,只能說近些年演員方面的表現過於出彩,所以才導致歌手身份被忽視。但在郭富城自己的定位裡,歌手一直都是重點,在微博認證裡歌手甚至置於“金馬影帝”之前。這就足以說明“影帝”對於歌手身份的重視,在演藝事業持續巔峰的同時,音樂事業同樣沒有停歇。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所以近段時間網絡上開始流傳郭富城將開啟2018“舞林密碼”世界百場巡迴演唱會的消息時,對此的反饋與其說是驚訝不如說是意料之中,歌手郭富城迴歸音樂舞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此次巡演對於郭富城而言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具備“歸零”的意義,即,歌壇老將以新人姿態開啟全新挑戰。放下演員光環迴歸歌手本身,來進行音樂方面的展示;擺脫過往輝煌以全新面貌登臺,挑戰更具強度,更具想象力的舞臺呈現。對於向來慣性追求極限的郭富城而言,“歸零”的訴求實屬正常,這其中突顯出樂壇老將的自信跟底氣,更有功成名就後從新開始的勇氣。郭富城諸多經典歌曲跑贏了時間,他自己同樣跑贏了時間。在這個年齡階段依然保持著健壯形態,必須承認歲月在他這裡並沒有留下太多痕跡。關鍵在於他散發著始終旺盛的精力,這種精力可以視作是自我證明的動力,或許在郭富城的認知裡沒有終點跟圓滿,一切都是通往更高位置的過程。“舞林密碼”巡演開啟就是要更進一步的態勢,當外界以為郭富城會徹底放下歌手角色時,他以百場巡演的方式來進行回應:我是歌手。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其實對於郭富城,誤讀並不少。

都知道他位居華語樂壇“四大天王”之列,但過往大眾似乎都只關注唱跳作品,諸如《對你愛不完》、《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動起來》、《聽風的歌》、《Para Para櫻之花》等節奏型歌曲均被視作是郭天王的代表作。但其實,除卻節奏型,在旋律型方面表現同樣出色,郭富城同樣擅長駕馭婉約抒情為主導的優質作品,並且良品頗多。即便是在唱跳方面誤讀同樣存在,很多人或許只記得這位“舞王”的勁舞熱舞,但事實上郭富城對於多樣舞種的詮釋都是頗具特色。

基於這種認知,對於郭富城就會有更清晰解讀,此番開啟“舞林密碼”巡演其實也是為更多觀眾,更年輕群體提供近距離了解他的機會。從“舞林密碼”的定名可以看出,郭富城呈現的支點還是“唱跳”,尤其是基於舞臺場景的“唱跳”。這屬於常規操作,最好的郭富城就是在現場舞臺上。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因為郭富城從出道至今一直都是屬於現場的歌手,在舞臺上具備遠超越錄音室製品中的能量,表現力更豐富,更強勢。郭富城在現場的表現力可以具體分解為高度風格化的唱跳融合、極富“工業奇觀”衝擊力的舞臺設計、充沛沉浸式的現場互動。

高度風格化的唱跳融合,這屬於郭富城的“看家本事”,多年來他一直都在唱跟跳這兩項表達方式間進行各種適配嘗試,最終打造出一套專屬的呈現手法,唱是在為肢體做引導,跳是在為歌曲作詮釋。至於風格化,唱跟跳都有郭富城自己的“性格”,概括來講就是力量美感,在具體歌曲裡,力量通常都是重點,當然這並不是魯莽粗糙的力量,而是經由剋制調度,精準拿捏後展現的藝術力量。所以,在所謂的“快歌”裡節奏律動力量都承載著音樂性,相搭配的舞蹈力量同樣是有戲劇性。力量最終達成的是張力效果,關於這點,看過影帝在電影中表演的都應該明白“張力”的含義,這是在力量基礎上實現的自由狀態。在舞臺上,郭富城的表演同樣是充滿張力,能夠將音樂演繹出巨大的想象空間。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極富“工業奇觀”衝擊力的舞臺設計。這應當是郭富城的現場最值得關注的重點,過往現場都能夠提供開眼界式的體驗,炫麗設計達到“工業奇觀”效果,正如觀看好萊塢大製作的影片,立體且震撼。據悉今次的“舞林密碼”舞臺將同樣呈現出“工業奇觀”式的場景,舞臺突破傳統規格限制,會進行諸多挑戰常規想象力的呈現,諸如在舞臺上能夠現實“水底跳舞”的設計。

“工業奇觀”式場景的核心在於郭富城對音樂、舞臺、自己的極度專業的要求。巡演不是為賺取存在感或者票房,而是出於對音樂的負責,對舞臺的嚮往,對自己的挑戰。所以才會進行如此巨大的投入來進行舞臺打造。可以肯定的是,在“舞林密碼”的現場,郭富城會有處於巔峰的極致感覺,作為見證過樂壇跨時代發展的歌手,他依然對當下保持足夠的“求新”心態。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充沛沉浸式的現場互動,歌手郭富城會展示出不同於演員郭富城的型格,在現場,歌手的層次更加清晰,對於郭富城就是要持續釋放電量,“舞林”中人自當以舞服人。而在唱跳協調的狀態下,郭富城能自如完成跟現場的互動,尤其是這位精力滿格的Entertainer進行引領,現場氛圍就更加火熱。互動的基礎是經典歌曲,郭富城帶來演唱表演的同時也是帶來記憶共鳴,對於跟隨這些經典作品成長的觀眾,“舞林密碼”現場就是大型的年代閃回秀。在互動的有些比記憶共鳴更重要的東西生成,那就是成長。看演出的觀眾在成長,郭富城自己也在成長。年齡根本就不是問題,對於未來充滿美好向往的歌手,會在每個人生階段積極成長。能夠活躍至今,郭富城倚重的就是強大的成長能力。“舞林密碼”巡演系列演出就是歌手角色再次成長的機會。

當我們談論郭富城的歌手角色時,其實同時也是在談論一種模式,或者講,一種傳統。因為郭富城已然成為華語流行音樂語境中的標杆級人物,對於當下跟未來都有相當重要的範式作用。尤其是當下諸多新生代歌手都傾向於選擇唱跳方向,他們完全可以在郭富城身上獲得可觀的現實“指導”。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成為模式跟傳統,郭富城主要做兩件事,其一,足夠簡潔。其二,邊界清晰。

“簡潔”講的是歌手標識,郭富城跟“唱跳”強相關,“唱跳”就是其歌手型格的重點標識。圍繞著標識聯動打造相關的演唱模式、歌曲風格、舞臺設計等等。因為標識簡潔,所以容易打造出專屬辨識度,能夠方向明確地進行堅持,從而有利於最終抵達極致。也因此能夠被一代又一代的群體識記,比如即便已經不處於黃金時期,郭富城依然被奉為“舞臺皇者”。他不追求繁複的名號,斜槓的人生,只專注於將一件事情做好,這種選擇就是專業跟投入的表現。

演員跟歌手,就是郭富城的“雙雄”

“邊界”講的是行事方式,郭富城明確知道作為歌手擅長的內容,所以他才能夠集中力量進行重點打造,至今的經典作品都基本是遵循邊界的產物。對於郭富城,邊界意味著懂自己,越瞭解邊界就越充滿敬畏跟謙遜,從而不會盲目嘗試邊界之外的事物。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對於音樂創作的負責,做擅長的事情,並且把擅長的事情做好。因為邊界清楚所以標識不會限制創造,反而會激發創造,因為在邊界之內,郭富城可以全身心投入精力跟才華,天馬行空從來都不是沒有什麼邊界的肆意妄為,相反,應當是在某種限定裡的極致發揮。他的歌曲、舞蹈、現場都在詮釋這種極致。

緣起“舞林密碼”世界百場巡迴演唱會,我們才得以重溫知郭富城的歌手角色,在解讀過程裡自然能夠完整感受到他的極致能量。並且經由諸多經典歌曲以及舞臺表現的支撐,郭富城這種永葆年輕態的歌手型格自成一道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