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產業該一刀切還是半刀砍,歡喜了哪些人愁壞了哪些人呢

低端產業的清退利在哪

北上廣深早些年就著手清退低端產業,那些傳統的加工業低端的服務業,轉型失敗的企業工廠。

早期還能任其順從市場規律逐步往外遷,當下得強硬的手段清退了。

對深圳這樣的大都市擁堵的交通,龐雜的擁擠人群,緊缺的土地資源,產能過剩的低端產業,過度渴求高端產業。

實行低端產業清退其利無疑是,梳理了交通、分流擁擠的人群引進高端人士 、維穩了房價、跌序了市場 、進入高速的騰飛財政收入再邁一臺階。

相反某些三四五線城市渴求著低端產業的聚集。低端產業能分流過去無疑是供給側改革。

低端產業的清退弊在哪

低端產業猶如城市的基建,沒有基建的城市無疑就是癱瘓的小村小鎮。把低端加工業,服務業臂如餐飲業服裝批發業的清退;

很顯然會給城市裡的人帶來不便,那麼這種不便最終會影響整個人的發展和城市發展。某些中大小型的加工業頻繁遷移逼退,

每次無疑都是元氣大傷。所以一刀切是不可能,半刀砍反而最有利。畢竟ZF最會制衡之道。

歡愁了哪些人

把產能過盛混亂不堪(做死同行)的低端產業清理一遍,其市場無疑留給那些有準備的守規矩的產業。(報價也能報高點)

由於就業低端產業的大部分工人也只能跟產業遷移;愁在低端人群和低端企業,這是必然的。

下面一些專業人士和數據的表示

根據《2009年東京都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東京的高端服務業和低端服務業產值比重分別為60.2%和24.7%,而低端服務業就業比重達到73.6%;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2011年統計摘要("Gross Domestic Product by tate," February 2011,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The 2011 Statistical Abstract”)顯示,2009年,紐約的高端服務業和低端服務業產值比重分別為52.7%和38.4%,而低端服務業就業比重達到67.4%。而據《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顯示,北京市低端服務業就業占城市份額為53.5%。

在全球221個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集聚體中,上海和北京的擁擠度(建成區人口密度)分別處於第114和139位,僅屬中等偏輕水平。

根據2011年的《世界城市地區人口統計》(Demographia World Urban Areas,這份報告統計了居住人口在50萬人以上的所有城市地區)顯示, 與城市擁擠度更相關的是所在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而不是所在國的人口。所在國人口少一半,擁擠度要低6.8%,但所在國人均GDP高20%,擁擠度要低7%。即,對大城市擁擠度來說,全國人口少一半所對應的差異,不如兩三年的經濟增長。

低端產業能在一定時期內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在北京郵電大學碩士劉棟棟撰寫的《中國中低端服務業的就業效應研究》,認為只要控制好國民收入分配過程中的公平性問題,降低基尼係數水平,並在現階段基礎上提高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服務業工資率等指標,即當人均國民收入、第三產業僱員平均工資額及城市化水平均增長1%時,中低端的服務業就業量增長超過1%。

在發達國家,也有一些沒落的社區需要依靠非正規部門等低端產業來重振經濟,吸納就業。紐約市曾在非正規部門的管制問題上,提出規劃法令應當允許低盈利部門的企業去競爭曼哈頓之類繁華區域的空間。如曼哈頓所謂的“西區工業區”( West Side Industrial Zone)就通過提供低租金的場地,使一系列非正規工業服務項目得意在該區立足,而且靠近其目標客戶群。讓沒落的社區有經濟增長的機會,縮小其與城市中發達地區的差距,以及減少犯罪。

關注山野村夫張小哥更多精彩等你來!

低端產業該一刀切還是半刀砍,歡喜了哪些人愁壞了哪些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