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與我們交惡的人,可能真的是我們的貴人

那個與我們交惡的人,可能真的是我們的貴人

前兩天,我之前的同事路過我所在的城市,順便來看看我。我們約在一家茶樓見面。

幾年前他離職創業,經過幾年打拼,現在的公司已經渡過了舉步維艱、疲於奔命的生存期,逐步步入穩定運營期,他現在的工作重心逐步轉入團隊搭建和管理上,個人生活上,他結婚生子,買房買車,同時入手了兩套商鋪。生活和事業,都朝著他想要的樣子在前進。

我在祝賀他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佩服他的勇氣,不是誰都有勇氣,拋開表面穩定光鮮的職場生活,踏入壓力山大的創業生活的。

誰知他卻感慨萬分的說,其實,他的離開,真的要感謝當時那個與他交惡的頂頭上司。我表示願聞其詳。他說,其實,當時他也在穩定光鮮的舒適區和變幻莫測的創業區之間糾結搖擺,但後來與頂頭上司因為工作上的不融洽,相當於在糾結的天平上,給了他出去選擇創業的臨門一腳,讓他最終下定決心,走上了創業的道路。要是沒有這個契機,他創業的選擇,也許會晚上幾年也未可知,創業的結果就更不得而知了,畢竟,市場環境一日千里,同樣的項目,錯過了那個時機,就很難了。

我在深以為然的同時,也想到另外一個朋友的故事,跟這個也極其相似。

他是做市場策劃的,因為性格開朗,思維敏捷,剛入行的幾年,每天雞血滿滿,因為市場工作的特性,是需要激情活力及創新這些特質的。後來,就逐漸進入了職場舒適區,因為很多市場項目之前已經做過了,想有大的突破和創新就比較困難了,基本上每年貫穿全年的大項目沒有大的變化,就是在局部做一些升級優化的所謂創新的工作。職場節奏漸漸慢下來以後,他也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明明知道自己這樣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但是,因為在公司幾年的打拼,得到了老闆和同事的認可,加之,在市場工作中積累的一些資源暫時沒有更好的利用方法。於是,就這樣不溫不火的等待時機。

直到有段時間,他經常電話微信跟我大吐苦水。原來,因為公司變動,他在公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銷售經理換人了。市場和銷售本來是密不可分的,而他與新任的銷售經理配合差強人意,經常因為一些項目的落地執行劍拔弩張。他覺得銷售團隊執行不力,銷售團隊覺得市場方案本來就有問題,在銷售進度不暢、壓力山大的時候,這種矛盾更加尖銳。每天在這種矛盾的刺激和煎熬下,他終於下定決心,離開了這家公司。經過一年的拼搏,如今,他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大區經理,在職場上又再上了一層樓,同時,自己創業的公司也開始運營了。

回想起那段職場生活,他早已釋懷和淡然。他說,客觀的說,我應該感謝那段時間和那個合作伙伴,不然我現在可能還在糾結中溫水煮青蛙呢。

馬雲曾經說話,當一個員工要離開時,只有兩個原因,要麼是錢沒到位,要麼是心受委屈了。所以,愉悅的工作環境和融洽的人事關係是職場最重要的穩定器。

當我們沉溺於舒適區,明知道這樣溫水煮青蛙的舒適區非常危險卻缺乏變化的勇氣和決心時,那個與我們交惡的人,可能為我們職場生活的舒適區帶來了不舒適,是他們給我們臨門一腳,迫使我們改變。而這種改變,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變化的可能。

所以,那個與我們交惡的人,可能真的是我們的另一種貴人,感謝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