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和騰訊系在未來十年競爭中誰更占據優勢?

OMGh


真的難說,未來發展要靠大數據,騰訊和阿里都握有大數據的吸心大法,在國內各佔一級,一者是日常社交通信,一者是日常買賣電商。

從2018年股價下跌幅度看,騰訊從高點下跌是40%的數量級,阿里巴巴是30%的數量級,那麼騰訊可能更顯劣勢。

從戰略佈局看,騰訊比較被動,呼籲它改革的聲浪不斷壯大後,最近10-11月間,才看它重注產業互聯網的決心,2C到2B的路不好走呀。反觀阿里巴巴,每一次戰略轉向,都是提前,甚至外界還看不清楚時即有投入,比如達摩院,比如阿里巴巴,馬雲公佈2019正式退休,又不知道在佈局什麼呢?說不定,是又一個阿里巴巴。

從這一點上看,阿里巴巴又勝了一籌

創投方面看,阿里投資了,是要戰略協助,戰略補充,它更強勢,也就是要“吃掉”,吃下去。結果是,阿里投資的新創企業,最終都被融化了,不少還缺乏了增長動力。

騰訊方面,11月初的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公佈的信息是:投資總數超600家,規模超千億,捕獲百家獨角獸,騰訊的開放戰略成就其超級投資集團的誕生。

阿里巴巴與騰訊在這一點上的較量,騰訊勝出。

我本人更喜歡騰訊,而阿里似乎太強勢了點,馬雲退休也加大了阿里未來的風險。

不知道,你又認為是阿里未來10年的優勢大,還是騰訊呢?也可能跑出第三極企業,把二者都超過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曾經的BAT的三足鼎立,逐漸變成現如今的楚漢之爭。截止目前,從美市上看,騰訊以4947.11億美元暫時領先阿里巴巴的4790.38億美元。

如果要對比未來十年騰訊和阿里誰更佔優勢,應該從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這兩個角度來講。

目前跨界融合和科技技術的方向越來越明顯,消費互聯網的時間鏈多,隨著商業模式和互聯網對生活的滲透率逐漸提高,在未來,消費一定大於產業。

而相比阿里,騰訊對生活領域的拓展更深,更徹底。憑藉流量入口,不論是應用分發還是小程序的孵化,騰訊都有較大的優勢。

而從產業互聯網來看,阿里具有更大的優勢。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漸成熟的背景下。憑藉阿里多年積累的用戶,發展完善的生態。要搭建完整的技術,數據企業賦能使傳統企業升級改造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另外,騰訊阿里兩家企業的重心不同,阿里主打電商,騰訊主打社交,兩者都擁有龐大的體系。在不同的領域擁有同樣的體量,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並沒有關鍵性的因素。但如今,電商以及呈現放緩的趨勢,國內市場不再是阿里一家獨大的狀況,電商市場逐漸被蠶食。而社交不但沒有放緩或者出現頹勢,反而更加的強勢。而且可以講,騰訊的社交已經壟斷國內。

總體來看,未來十年騰訊的優勢比較大。


首席發言者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整理一下阿里系和騰訊系在競爭領域的主要產品:

阿里系:電商(淘寶)、物流網絡、螞蟻金服(主要是支付寶)、阿里雲、投資的公司(陌陌和微博、餓了麼、滴滴、ofo和哈羅單車)、人工智能(城市大腦)

騰訊系:社交(微信、QQ)、娛樂遊戲、微信支付、騰訊雲、投資的公司(京東、美團、滴滴、摩拜)、人工智能(智能醫療)

我們先來逐一分析一下雙方主要業務和產品的競爭力,最後我們再定論誰將在未來十年的競爭中更佔據優勢:

1、首先,先來看雙方最擅長的領域。騰訊最擅長的領域是社交,主要產品是微信、QQ,而阿里最擅長的領域是電商,主要產品是淘寶、天貓。在最擅長的領域上,主要做社交的微信基本已經普及中國大陸,但是主要做電商的淘寶是遠遠談不上普及的。

舉個例子,在很多三四線的城市,基本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微信,人群從 16 週歲到 60 週歲不等,但擁有一個淘寶的人佔比可能是非常低的。但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騰訊社交的國際化擴張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阿里的電商在國內和國際化擴張都具備很大潛力。

2、其次,我們看雙方基於主要業務流量分發和衍生業務領域。阿里基於電商掌控著菜鳥網絡,騰訊基於微信社交掌控著娛樂遊戲,但是前者有來自順風快遞和京東配送的競爭,後者有來自網易遊戲和盛大網絡的競爭。因此,在這個領域,鑑於雙方的侷限性,基本不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

但是,論盈利的能力,騰訊掌控的遊戲盈利能力是完全秒殺菜鳥網絡的。前段時間有一個有數據說騰訊的王者榮耀日納稅 1 個億,而阿里日納稅也才 1 個億,雖然這數據略顯誇張,但騰訊遊戲的盈利能力確是毋庸置疑的。

3、第三,騰訊和阿里都旗鼓相當的支付領域。阿里掌控著螞蟻金服(主要指支付寶),騰訊則掌控著基於 10 億左右用戶的微信支付,說是旗鼓相當,某種程度上,螞蟻金服略佔優勢,主要是螞蟻金服市場份額稍大,但微信支付用戶量大也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在支付領域上,只要雙方不出現太大的失誤,基本上也不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

但是,結合身邊的朋友的反饋,這裡要提一點就是支付寶的用戶體驗越來越差,最突出的問題的越更新越卡,顯得非常的冗餘,但微信卻仍然非常的剋制,用戶體驗極佳。

4、第四,在雙方主要投資的公司上。阿里和騰訊主要投資的公司的目的都是為了在對方的競爭領域插一腳,限制對方的發展從而達穩定自己的陣營。

  1. 阿里的社交和騰訊的電商。騰訊擁有微信這個社交巨無霸,於是阿里投資的微博和陌陌這兩個在社交領域稍微有點名氣的產品,但目前看來基本沒有機會撼動微信的地位。阿里擁有淘寶的這個電商巨無霸,於是騰訊投資了京東,並且京東因其特有的自營模式,頗有對飆淘寶的氣勢,當然,藉助於微信的熟人社交關係鏈,如今在三四線城市正如火如荼的拼多多對淘寶來說慢慢的也有了一定的威脅。因此,目前來看,阿里在騰訊的社交領域基本沒有能夠撼動地位的產品,但騰訊在阿里的電商領域的探索卻不曾止步,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外賣領域。在外賣領域,騰訊投資的美團外賣與阿里控股的餓了麼和口碑外賣,兩者的市場份額相差不大,但目前來看,還是騰訊的投資的美團外賣略勝一籌。首先,結合身邊的現象,美團外賣的知名度要比餓了麼和口碑外賣高了好幾個等級;其次,美團外賣的微信入口流量要比餓了麼和口碑的支付寶入口流量高,並且結合目前形勢大好的微信小程序,身邊的人使用美團外賣的頻率基本完虐餓了麼和口碑外賣。

  3. 出行領域。在網約車領域,阿里投資的快的和騰訊投資的滴滴合併後,快的基本目前基本不復存在,形同虛設,目前滴滴是網約車老大,阿里完敗騰訊;在共享單車領域,騰訊扶持摩拜,ofo 站隊阿里,阿里在網約車市場前車之鑑的思慮下,另外還投資了一個哈羅單車。目前情況,在摩拜被美團收購,ofo 呈現強弩之末的跡象之時,阿里螞蟻金服投資的哈羅單車強勢崛起,連續融資,頗有共享單車之農村包圍城市的氣勢。因此,在出行領域上,阿里優勢明顯。

5、第五,最大的變量:今日頭條(字節跳動)。我們都知道,長視頻領域競爭態勢已經形成,阿里有優酷土豆,騰訊有騰訊視頻,因此短視頻的競爭便顯得尤為重要。短視頻領域阿里有大魚號,騰訊有企鵝號,在不考慮今日頭條的情況下,騰訊投資快手,扶持微視,略佔優勢,但今日頭條究竟會倒向誰,是個很大的變量,目前來看今日頭條基本不會倒向騰訊了,不知道的可以瞭解下「頭騰大戰」,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並且,今日頭條 CEO「張一鳴」曾說過:他創立公司並不是為了成為騰訊的員工。因此,倘若今日頭條倒向阿里,那麼阿里略佔優勢,否則,今日頭天便是最大的變量。

6、最後,人工智能領域。騰訊阿里都在緊急部署人工智能領域,阿里的城市大腦,騰訊的智能醫療,目前沒有趨勢表明騰訊或者阿里誰更勝一籌,未來十年,只要雙方沒有太大的失誤,相信人工智能領域也將會是旗鼓相當的競爭範疇。

綜上所述,我認為未來十年騰訊系更佔優勢。當然,萬事沒有決對,阿里雲和騰訊雲可以提供更加精細和強大的數據和雲計算服務,並且隨著人工智能的到來和普及,結合阿里和騰訊各自的決策和管理文化,未來仍然存在很大的變數,目前來看是騰訊系更佔優勢的。


stormzhang


與其深入研究阿里系和騰訊系,倒不如來看看,國外對標的兩家公司的現在走勢。

一個是亞馬遜(對標阿里系),一個是Facebook(對標騰訊系)。



確切的答案是,截止現在(2018年6月9日),亞馬遜市值為8049.06億美元。

再來看Facebook的:

Facebook此刻市值為5473.74億美元。


半年前,也就是2017年12月,Facebook平均日活用戶數為14.0億人,超過國內任何一款應用的日活,而月活更是在20億左右,按理,Facebook是面向全球的,“所有國家”的人都可以註冊,其未來是不可限量。

但神奇的是,其市值卻遠遠落後賣書起家的亞馬遜。

我們都認為,Facebook利用其巨大的社交粘性,將在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巨頭中一騎絕塵,遠遠走在前面,因為用戶無論何時換手機,都會再次安裝Facebook軟件,省去軟件安裝推廣費,這是Facebook最大,也是最持久的優勢。

但事實是,Facebook的市值大幅落後於谷歌和亞馬遜,也落後於微軟。

仔細想想,這也是有道理的。原因如下:

在國外,一家小公司如果推出某款特別吸引人的產品,在其還不是非常強大前,只要Facebook涉足,則這家小公司將很快沒落。

但如果對手就已經是巨頭呢?當Facebook面對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這樣的巨頭時,其競爭優勢就不是絕對的了。

人們是需要聊天,是需要分享,但人們同時也要購物,也要使用搜索,也要使用office三件套辦公。這些都是硬需求,每一樣都少不了。

而諸如搜索、office三件套等大產品,他們是需要投入數百億美元,持續十幾年進行研發後的產物,Facebook必然是不敢輕易涉足。

這就是說,是可以利用強大的社交產品擊敗一些小公司的產品,但對於研發需要耗資巨大的產品而言,社交併無優勢,在這個地方,拼的還是實力。


阿里系已經是一個生態,在這個地方,再強大的社交產品,對它是有威脅,但不可能是致命威脅。


另外就是,阿里系國際化的步伐走得很順暢,很快,且國人樂見其成,因為這樣可以更方便地把國內貨物賣到其他國家,也可以輕易地從其他國家買到產品。

但騰訊系的國際化步伐卻不是那麼好,這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由於國外的社交產品中有Facebook這座大山。

綜上,未來十年中,阿里系的發展會更好。


不過,誰知道呢,萬事萬物都是在變化中的。所以,本回答只是基於目前事實的分析而已。


寒木釣萌


個人認為應該是阿里系。

現在算上螞蟻金服,阿里系的市值已經超過了騰訊五成,而如果螞蟻金服可以上市,那麼這個差距還會更加明顯。

同時,還要考慮到阿里系在雲服務上面的巨大潛力,從2017年第四季度阿里的財報來看,阿里的雲服務收入35.99億人民幣(合5.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4%!而從其雲服務佔到的自身收入的比重來看,不過是剛剛過了4%而已,即便是亞馬遜那樣的巨頭,其雲服務的收入已經達到了50億美元這個量級,並且其增長依然能夠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50%左右,說明了雲服務的巨大的潛力——這也將是阿里系未來收入的重要增長點。

↑阿里系的利潤構成↑

但是騰迅系也在借用既有的平臺以快打慢。

微信支付的興起簡直就是打了阿里系一個措手不及,利用微信紅包進行微信支付的推廣簡直就像是降維打擊一樣,誰還能夠記得當年幾乎是一夜之間,微信支付就可以跟支付寶平起平坐了?

通過QQ、微信培養起來的巨大的用戶群,可以說是騰迅系的法寶,在這種高頻打擊的模式下,阿里系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不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騰迅系在即時通訊上的發展已經趨於飽和,這種以快打慢的形式對於騰訊而言將會越來越力不從心。

阿里是以實體帶動網絡,紮根基層、發展穩健。

事實上,現在阿里已經深入了農村——那種以村為單位的淘寶小店可以說是遍地開花、成為那裡的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種深深扎入基層的做法可以說保證了阿里發展的穩健性。對於那些剛剛用上微信的中老年人來說,微信確實是很時髦、很方便的東西,但是沒有了微信他們隨時可以重新回到打電話的日子,或者用另外一個什麼軟件來代替微信。

↑全國上下都是這種淘寶村↑

但是阿里帶給他們的是工作和收入,他們沒有辦法離開這種模式的生活。而這個也是騰迅系根本模仿不了、也替代不了的。除非是有另外的、跟淘寶差不多經營模式的電商崛起【即便是京東發展也是暫時威脅不到淘寶的根基的】,否則阿里的核心業務將很難被動搖。

綜合上面的說法,阿里系家大業大、增長強勢、核心業務穩健,雖然騰迅系絕對不會有什麼巨大的危機,但是應該會在長久的時間內被阿里系死死地壓住。


SilentTurbine


在中國互聯網這個大江湖裡,騰訊和阿里,這兩家總體市值正在逼近10000億美金的互聯網宗派,基本上已經一統中國互聯網江湖的版圖。現階段阿里跟騰訊持平,未來的10年阿里大於騰訊的概率較高。

阿里陣營中的重要成員包括:螞蟻金服、微博 、蘇寧雲商、菜鳥網絡、陌陌、趣店、恆生電子、阿里影業和阿里健康、寧德時代等。

其中,螞蟻金服估值超過750億美元,阿里系資本對其持股超過75%;微博市值約300億美元,阿里對其持股31%;菜鳥網絡估值近200億美元,阿里持股51%,成為控股股東;蘇寧雲商市值170億美元,阿里持股19.99%;陌陌市值46億美元,阿里持股低於5%;趣店市值38億美元,阿里系資本持股12.5%。

騰訊陣營中的重要成員包括:京東、新美大、每日優鮮、閱文集團、新麗傳媒、B站、搜狗、獵豹移動、蔚來汽車、喜馬拉雅等。

京東估值649億美元,騰訊系資本對其持股超過21.25%;新美大估值約180億美元,騰訊系資本對其持股超過20%;搜狗市值53億美元,騰訊系資本對其持股超過45%。

另外根據長城戰略諮詢、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公佈的報告顯示,阿里、騰訊等平臺型企業領跑獨角獸佈局,其中阿里系獨角獸估值總和達3028.4億美元,騰訊系達1568.2億美元,很顯然阿里巴巴稍勝一籌。

目前阿里騰訊都在各自的領域深根、擴張,阿里系在中國電商領域無人可敵,騰訊系在中國通信社交遊戲領域無人可敵,兩極並存的局面,誰也不可能消滅誰。雙方也互相嘗試過對方的領域,但是也並沒有太大的起色,現在兩家公司都是大了之後不會主動去做什麼太過超出自己擅長領域的事情,主要會進行一些比較前沿的技術的投資,看好了之後直接收購。這也是很多大公司的普遍手段吧,走到後期就要靠資本來玩了。


天方燕談


以我個人的眼光,我選擇阿里系,同時,也認為京東將在未來五年內有較大的潛力,或許可能超越騰訊。


我們都知道商業模式本質是追求價值最大及交易成本最低,從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未來商業模式比如新零售-共享經濟的發展形勢分析,孫洪鶴更看好阿里系,也看好京東劉強東。


阿里和騰訊都是生態型的商業平臺:以生態系統為核心是具有全球影響的商業平臺


比如,騰訊建立了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平臺影響改變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跟進嵌入各類增值服務獲取利潤。


比如,阿里巴巴構建了企業生態圈,全面涵蓋了企業間交易、個人零售購物、個人生活服務三大互聯網板塊。

比如,阿里巴巴、淘寶網和阿里媽媽是阿里巴巴生態圈的三大平臺。阿里軟件、支付寶、阿里旺旺等是生態圈中的工具或資源,為搭建信息平臺服務。阿里巴巴企業級綜合平臺“旺鋪”等一系列網絡營銷工具陸續加入,促動生態平衡進化,整個阿里體系創造的價值已經超過萬億。

阿里巴巴把中小企業、自主創業者、消費者是阿里巴巴生態圈中的三大群體,這種商業模式要比以免費-社交化的騰訊模式更具有效應。



1、阿里巴巴更具有全球商業視角,比如從創始人馬雲和馬化騰的對比中,就可以看得出:未來十年一定全球風雲變化的十年,馬雲所領導的創始團隊更具有國際化的融合能力。


2、騰訊的社交化生態平臺,正在嚴重的流失,全新的社交化平臺的崛起,騰訊是無法堵圍的。


比如,今日頭條的6大平臺佈局,就是對騰訊的不小衝擊;比如騰訊想把社交化-商業化的轉化相對複雜,一方面面對社交化人群的流失,另一方面是社交-商業化的轉化環節複雜;


所以,我個人是選擇阿里巴巴,同時看好務實發展的劉強東的新零售發展,也許未來十年就是阿里巴巴、京東,騰訊,重組三巨頭。


加關注,看更多創業投資營銷相關原創回答,點贊-留言,獲更多互動和社交:用別人的經驗,豐富自己的人生。

今日頭條孫洪鶴:互聯網創投、創業導師、品牌營銷、商業模式專家,《創業五部寶典》作者,每日更多原創請關注,若認同請點贊-轉發。


孫洪鶴


曾經國內的互聯網是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經過最近幾年,百度已經掉隊,現在形成兩大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


投資是一場旅行,很高興在旅途,與您相遇。

我是雄風投資,20年投資實戰經驗的老司機,在亞洲最大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工作期間,榮獲騰訊2012中國最佳投資顧問。


一,阿里巴巴與騰訊的股票對比。


騰訊的股票市值,現在是5000多億美金。


阿里巴巴現在的股票市值是4000多億美金。


從現在的股票市值看,騰訊市值超過阿里巴巴市值,說明騰訊已經領先阿里巴巴。

二,未來十年,騰訊系更有優勢。


十年之後,也就是在2028年,騰訊系的實力還將繼續超過阿里系,原因如下:


1,不同的基因。


騰訊是社交基因,通過社交積累大量用戶,社交使得用戶粘性很強,再通過其他業務進行變現,比如:廣告、遊戲、電商等業務。


阿里巴巴是電商基因,通過淘寶和天貓,實現商品與商品的連接,電商業務現在進入紅海,競爭非常激烈。


騰訊的社交基因,決定它的競爭力更強,互聯網業務之中,最難做的是社交,如果做好,價值很大。


2,生態系統模式不同。


騰訊的開放式生態系統,使得騰訊系更加包容和強大,騰訊只會入股合作伙伴的20%股權,不需要控股,保持投資項目的獨立發展。這樣的定位,使得騰訊生態系統的生命力很好,許多優秀的企業都願意加入騰訊的生態系統。


阿里巴巴的封閉式生態系統,阿里巴巴投資參股的企業,都要求控制權或話語權,大部分企業最終都會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這樣做法的好處是執行力強,更好的融合,壞處是生態系統搭建起來很慢。


3,投資的佈局。


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在進行全球化的投資佈局。


騰訊投資參股了特斯拉,還投資了很多全球著名的企業,阿里巴巴也是在加速全球佈局。從全球化的佈局結果看,騰訊的佈局更加豐富和綜合。

三,騰訊和阿里巴巴以及人生。


騰訊和阿里巴巴的競爭,就是反映全球商業市場的一個規律---雙子星,也就是說每個行業,最終都會形成兩個巨頭,它們是雙子星。比如:麥當勞和肯德基、耐克和阿迪達斯、空客和波音。


人生之中,也是符合雙子星的規律,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之後,很多家庭都把兩個小孩作為標準配置,兩個小孩就是典型的雙子星。雙子星的好處是,形成良性競爭,避免單獨一個發展的風險。


我是雄風投資,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資的問題,可以留言或私信聯繫我,有空時將進行專業解答。



雄風投資


從面向未來的視角來看,阿里系更善於捕捉潛在的機會。


雲計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10年前BAT三巨頭在IT領袖峰會上關於雲計算的爭論,應該是有關中國雲計算最著名的一場辯論:彼時李彥宏認為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馬化騰表示倡導雲計算為時過早,而馬雲則回應稱阿里巴巴對雲計算充滿信心,並開始著手研發。


由於對未來趨勢的判斷不同,導致目前騰訊和百度在雲計算的佈局上落後阿里不少,今天阿里雲的估值已經高達670億美元。


不僅如此,估值16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估值1300億人民幣的菜鳥網絡也都是阿里善於把握未來機會的證明。和其它的公司不同,阿里關心的是10年以後、20年以後將會發生的問題,是一家永遠緊跟未來趨勢的企業。


目前阿里除了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以外,還開闢了第五條賽道:物聯網。可以預見,未來阿里的增長引擎會越來越多,當然在競爭中也會佔據優勢。


講完了阿里,再來說說騰訊。騰訊靠的是“後發制人”的打法,一旦市場上出現機會,通過對競爭對手業務模式的模仿、改進和超越,用自己巨大的流量優勢達到彎道超車的目的。


所以和阿里不同,騰訊涉及的業務都有很強的盈利性,著眼於現實、腳踏實地。並且騰訊除了自己核心的社交 + 內容業務以外,通過“非中心”化的方法將其它業務交給自己入股的生態合作伙伴打理,由此構建龐大的生態體恤。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很實用的商業策略,從騰訊的市值上就可以看出,它的盈利能力可能是互聯網企業中最強的。


阿里和騰訊在未來的十年中誰更具優勢?我認為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務實低調的騰訊市值可能會更高,盈利也會更多;但從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來看,擁有世界視野的阿里可能會更多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高挺觀點



其實這類話題爭論太多,現在下定論都為之過早,畢竟分析、辯論、考量起來會有太多角度,都會長篇大論,滔滔不絕。

那既然題主說的是未來的十年,即是未來的發展潛力,那就談談自己的認識,談談AT各自產業發展方面目前能看到的情況吧,我相信時間至少放到五年以後。

2018年還沒結束不說,以2017年整年展望未來。

先說2017年的 阿里集團

發展目標:科技為主導的全球經濟體

用戶主體:以B端用戶為主,擴張商業版圖,走俄羅斯帝國式吞併路線

產業推進:以戰略為主,戰術為輔,激進冒險,喜歡多打多試錯

特殊武器:芝麻信用(目前國家有些排斥,影響極大,雖屬螞蟻金服,但應用於阿里)

整體戰略: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五全(全球買、全球賣、全球運、全球付、全球遊)

現階段營收要求:若干年後實現海外營收佔集團整體電商總營收40%

全球市場展望:現階段以國內市場+東南亞市場+發展中國家為主,通過海外投資科技型公司吸收技術,目前致力於用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b2b、天貓國際、ewtp來滲透全球市場

頂級架構:

第一號:ewtp體系下的商業貿易綜合體(零售、金融、物流,後面兩個為獨立集團)

第二號:DT時代的全球雲端應用一體化(雲計算、大數據等)

第三號:5G模式下的AI萬物互聯生態圈(aligenie為中心的民用級、釘釘為中心的企業級、alios為中心的工科級)

第四號:技術推動下的人類願景驅動器(NASA學術機構、投資千億打造的達摩院研究機構)

再來看2017年的 騰訊集團:

發展目標: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文娛綜合體

用戶主體:以C端用戶為主,打造精細產品,走大英帝國式殖民路線

產業推進:以戰術為主,戰略為輔,求穩不冒進,擅長抓住用戶體驗

特殊武器:小程序(目前推進乏力,滲透率約0.5%不到,預測難以成功)

整體戰略:以社交為中心連接上下游產品,輔以AI技術構建C端完整文娛生態和內容輸出,再通過遊戲對接、廣告植入、金融融合、泛娛樂應用來實現集團整體營收變現

現階段營收要求:若干年後實現遊戲營收佔集團總營收50%比例以下

全球市場展望:現階段以國內市場為主,通過海外投資泛娛樂公司保留未來輸出機會,目前期望用拳頭級遊戲打入歐美市場

頂級架構:

社交應用:以微信為核心連接一切場景,輔以金融支付,打造人與人的整體互動生態圈

遊戲娛樂:以遊戲為核心圈住所有娛樂及泛娛樂應用,對接社交、金融和數字內容,構建完整的娛樂和泛娛樂生態圈

數字內容:以用戶需求為驅動,通過投資併購和自我培育,以新聞、閱覽、問答、個性化資訊、二次元、短視頻、直播、競技、動漫、分發等子產業,對接QQ輕應用、QQ輕辦公,搭建完整的數字內容輸出端

AI In All:以騰訊云為中心,配合瀏覽器、應用市場、安全工具等入口工具,以技術為驅動打造互聯網水電煤氣類基礎業務,通過AI無處不在,導入社交應用、遊戲娛樂、數字內容等各方各面場景。

既然說到未來,目前真的為之過早,如果是五六年前(2011年淘寶還未盈利),騰訊直接秒阿里,現階段則阿里騰訊持平,但如果觀望五年後甚至十年後。。。。。。

個人覺得:

1.誰的未來市場藍海大,則誰營收潛力更強(毫無疑問是阿里大,各產業中,達萬億級的藍海很多)

2.誰在投資佈局上的紅利期遠,則誰投資獲利期望值更高(兩者投資領域都廣,但感覺騰訊可能更看重短期,入股的公司及產品,大多屬於兩三年的短線)

3.誰對未來制定的戰略格局高,則誰發展前景更大(個人覺得阿里可能更高,但騰訊也不低)

4.誰的全球化阻力小,則誰海外發展機會更多(阿里阻力應該小於騰訊,全球貿易畢竟世界各國都需要,而騰訊方面,現階段FB也開始走用戶、企業、產品三合一模式了)

5.誰在國內面臨的競爭力小,則誰發展穩定性更高(阿里國內面對京東B2C、美團O2O、騰訊文娛-注:因螞蟻是獨立集團,騰訊金融不算、58二手等業務競爭,力度比騰訊控股要大很多,但阿里通過農村扶貧、普惠金融、商業物流、ewtp等產業對接國家戰略,增強了阿里的競爭力,但整體相比騰訊來說,阿里面臨的競爭大點)

6.誰受到的政策風險及政治風險小,則誰產業增速前景更快(政治風險兩者差不多,無論國內國外基本都不涉及,但相對阿里走的路線偏向政治一點,不過同時也降低了政策風險,具體到阿里騰訊,兩者相差無幾,阿里可能因假貨有一定的政策風險-注:螞蟻金服是獨立集團,而騰訊則可能因社交媒體、遊戲等業務有一定的政策風險)

對此結論是:未來(5年或10年後)阿里大於騰訊的概率較高(不包括馬雲直屬的螞蟻金服、菜鳥物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