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鵬資本:供應鏈金融——實體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眼下,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實體經濟中,儘管各行各業都在努力經營著其領域,大多數企業也確實在踏踏實實地做事情,但實體產業發展仍不容樂觀,

資金鍊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多數企業。那麼,有沒有一個能真正有效改善這一情況的措施呢?答案是有的,即一種正逐漸進入人們視野的金融模式——供應鏈金融

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那究竟什麼是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又因何而產生的呢?我們都知道,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即原材料——中間產品——成品,在很久以前,由於市場規模以及交易成本等原因,大多產品的生產都在一個企業內完成。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產品體系的不斷完善,各領域的分工越來越明顯,合理的細化分工不僅能大幅提高產出效率,更加強了其專業度,而此時產品的生產模式也由原來的企業內生產轉向為企業間分工。

但問題來了,由分工所產生的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等所組成的一系列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老大(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對上游賒賬,對下游又不允許賒賬。這讓這些小弟們(上下游中小企業)紛紛苦不堪言,資金壓力如山大。那沒錢咋辦?借唄,但是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自身信用等級不夠高、抵押擔保少等使其不受銀行青睞。而在此過程中,就需要一個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模式,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

簡單地講,就是金融機構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繫在一起,並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即把資金作為供應鏈的一個溶劑,增加其流動性。

供應鏈金融的好處有哪些?

提到供應鏈金融的好處,那就像盧溝橋的石獅子,多得數不過來。首先,供應鏈金融說白了也就是讓專人去做專事,也是合理分工的一種,即讓供應鏈之中的企業專注於自身運營生產當中,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把融資貸款的問題交給專門的金融機構去做,據統計,這將直接減少企業8%-20%的融資成本

此外,它還滿足了核心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訴求。同時對於金融機構而言,由於核心企業的隱性背書,極大降低了向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對於這種多方共贏的生態系統,想不快速發展都難。

市場與政策雙重利好 供應鏈金融進入上升期

市場和政策,擁有這兩者可以說就是得“天下”。目前,中國的供應鏈金融產業仍處在朝陽期,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之所以湧入供應鏈金融領域,除去供應鏈金融本身有很強的資本親和性外,政府政策的號召和支持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而在市場方面,從歷史來看,供應鏈金融在美國的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觀察窗口,UPS和GE的金融業務佔總收入可達17%和30%。而在中國應該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原因在於比起美國,中國的供應鏈金融的需求量遠大於美國。同時中國已經摘得全球供應鏈業務規模的桂冠。據預測,至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業務規模將達15萬億元。

國鵬資本佈局供應鏈金融 產融結合賦能實體經濟

在此過程中,國鵬資本看清了供應鏈良好的發展前景,將企業戰略目光聚焦在供應鏈金融領域,並已經發行了擁有供應鏈金融業務屬性的募集項目,同時還將把更多的優質供應鏈金融產品納入到今後的項目中來。

之所以全面佈局供應鏈金融,首先是因為供應鏈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可以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問題,從而推動實體經濟良性發展。同時,供應鏈金融可以整合並優化產業鏈上下游的資金流及物流,進而提升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率和價值。

未來,國鵬資本將把供應鏈金融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之一,繼續完善和深化,旨在依託雄厚的專業實力,運用國際領先的資本運作理念和策略,以“全球視野、聚焦中國、行業導向、價值優先”的投資理念,積極探索產融結合新模式,腳踏實地的推動實體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