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氪科技CEO張天澤首獲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10月26日,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的“2018年度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頒獎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企業零氪科技創始人兼CEO張天澤榮獲“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創新創業實踐獎”。

零氪科技CEO張天澤首獲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作為國際非營利評選獎項,“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個人提供獎金設立,旨在表彰在管理理論和實踐中有突出表現的企業管理者,代表著中國管理實踐的至高榮譽。

該獎項今年自啟動之日便備受企業各界的關注。從2018年4月案例徵集啟動,歷經半年的徵集和評選,17位國內一流商學院的頂尖學者綜合考慮了引領性、有效性、可持續性、借鑑性、領導力這五個維度,最終評選出了2018年度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零氪科技CEO張天澤首獲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作為2018年度醫療領域唯一獲獎者,張天澤於2014年創立醫療大數據及人工智能企業零氪科技,一直以“激活數據智能,將數據打造為新醫療的‘水電煤’,讓人人皆可享有精準的醫療服務”的創業理念,探索大數據賦能新醫療生態的創新路徑。當前,醫療大數據產業作為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對很多醫療大數據企業而言,面臨著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平臺價值不能變現、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帶來的經營管理挑戰、資金問題、新型業務缺乏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等困境和難題,此次張天澤的獲獎及其在商業價值兌現、組織管理上的創新實踐經驗,無疑對整個行業具有一定的借鑑和示範。

與全球管理大師隔空對話:如何打造新醫療的“美第奇跨界軍團”

零氪科技CEO張天澤首獲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拉姆·查蘭(左)與張天澤(右)

提起拉姆·查蘭的名字,也許對於國內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陌生,但他卻在國內外都備受企業家推崇。在過去的50年中,拉姆·查蘭曾為通用電氣、杜邦公司、福特汽車、美國銀行、英特爾、花旗集團等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顧問,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管理諮詢大師,也被企業家稱為“終極智囊”。

拉姆·查蘭在對中國企業的觀察中,他比較關注一些執行力好的企業,比如華為和海爾。同時也指出更多的企業並不盡人意:“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所謂的高層戰略中,把關注點放在很多智力化,甚至哲學問題上,卻沒有對實施給予足夠的關注。”

無獨有偶,在最近的一次內部管理會上,張天澤也曾談到,“之前我一直很少談戰略,一是我總感覺戰略要經過實踐的反覆檢驗才能被驗證,這中間要經歷很多次修正;二是比起戰略的規劃,我更注重既定目標的有效執行和落地”,作為王陽明的忠實擁躉者,張天澤對戰略的理解是源於對心學“知行合一”的感悟,他將企業的戰略與執行的關係總結為“預設戰略,堅決執行,總結經驗,改進戰略”,這與拉姆·查蘭的觀點頗為類似。

拉姆·查蘭認為,作為企業家和領導人,光有遠見和抱負是不夠的,如果在操作和貫徹中出現問題,遠見和抱負就成了“海市蜃樓”,而得力的執行有賴於合適的人選從事合適的工作。

這個結論同樣與零氪的發展相契合。

從創立之初到現在,僅僅四年的時間,零氪快速成為這個行業賽道里的獨角獸,很多人都在問,零氪的成功秘訣或者說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

對此張天澤認為,技術優勢、資本優勢、模式優勢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只有把這種種優勢捏成一樣東西時,才是零氪真正“核心競爭力”——有資本支持,有技術優勢,有商業模式,還有一群人能團結在一起,目標一致地做這件事。

他總結下來,叫“先有跨界的團隊,才有跨界的人才,最後才能取得跨界的成果”。這也是他口中經常提及的美第奇效應。

在13世紀至17世紀時期,美第奇家族(或譯為“梅蒂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一個名門望族,在當時整個歐洲都擁有強大勢力,他們不僅有錢,也很有權,還有一點他們都熱愛藝術,於是他們拉了一票藝術家、雕塑家、演說家、畫家、音樂家,“供養”他們,然後這些人每天下午就在佛羅倫薩小鎮的咖啡館喝咖啡,聊天,“吹牛”,這件事在美第奇家族做了幾年之後,偉大的文藝復興就產生了,而當初他們“供養”的那一票人也都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人物,這其中也包括了我們最為熟知的那幾個,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

張天澤認為,文藝復興其實就是一群非常跨界的藝術家和工作者在一起碰撞產生的成果。而落到零氪身上,就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從業者聚在一起,每個人的行業背景知識不同,而這個行業所信奉的一些工作方法、工作習慣也有不同,這時大家融合起來就非常有挑戰,但是這種跨界的溝通其實也最能產生化學反應。

因此,在零氪,張天澤提倡甚至要求這些跨界的人要融合、協作和碰撞,同時,他認為最有價值的溝通是在會議室外。因為在會室內,大家都已經把一切的問題聚焦在一個點狀上面,盯著一個點在看,但由於是跨界的團隊,有人說它是方的有人說它是圓的,因此這個點以外的信息是會議室裡很難溝通的。在會議室外,大家就會把“我為什麼看這件事兒,我們這行業是怎麼做的”,這些信息放開來去聊,以更廣闊的視角和維度下,基於每個人在各自領域內的經驗和理解,天馬行空的“吹牛”,由碰撞到融合,由發散到收斂、聚焦,從而激發出新的理念和思路,在達成基本共識的基礎上,再由執行轉為落地。在這樣的文化,這樣的氛圍之下,才能產生跨界的成果,才最有可能產生寶貴的“美第奇效應”。

“你去看,如果哪個公司有非常跨界的團隊,有大量的醫療行業從業者、醫藥行業從業者、保險以及IT領域的從業者,那麼這個團隊就最有可能產生跨界人才和跨界的成果。“這是張天澤對零氪發展理念的自信和篤定。

大格局、深突破、新生態——張天澤的創業啟示錄

在拉姆•查蘭看來,優秀的創新創業企業往往是具備三項特質的“高潛”:敢於構想大格局、勇於突破不可能、善於構建生態圈。

說到格局,張天澤和他的“跨界軍團”確實構想遠大,因為在他們創業之初,就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和數據的力量去攻克人類迄今為止面對的最大頑疾之一——癌症,如果能夠成功,這將造福全人類。

所謂時勢造英雄,時代的發展也確實給了他這樣的機遇和挑戰。

說是機遇,是因為伴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改變著產業結構,甚至重新塑造著行業的邊界,在醫療領域,同樣可以利用大數據來促進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化規律的認識,推進醫學、醫療、醫藥模式的創新及產業關係的重構。

說是挑戰,是因為不同於其他領域,在醫療行業,機器不能完全掌握所有醫生的表達方式和習慣,就連在數據規範做的最好的美國——AlphaGo的開發者Google都承認算法是永遠寫不出醫學數據背後的業務特徵的。

於是,接下來就有了“勇於突破不可能”:從數據入手。

張天澤認為,臨床研究的發展,診療水平的提升,醫藥產業的運轉,其背後都要依從醫學、醫療的特殊規律,而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發掘出的科學證據是關鍵引擎,而這些需要通過高質量的醫療數據及相應的科學服務能力達成。但在國內乃至歐美,醫療大數據在臨床實踐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作為“拓荒者”,零氪沒有成熟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借鑑。

怎麼辦?

“方向和路徑很重要。”張天澤說,“我們選擇了最速路徑:從病歷錄入和數據結構化處理入手,從專科數據入手,從與臨床科室合作入手”,至於為什麼要這麼選,恐怕需要用一部國內甚至國際醫療大數據分析報告來闡述,所以這裡不做贅述,直接講結果:

“截至2018年,零氪已建立橫跨‘醫學、科研、技術、產業服務’的1400餘人團隊,與國內700多家三甲醫院合作,累積處理300餘萬份高質量結構化數據,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體量的醫療大數據資源庫和最具優勢的技術支撐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開展區域數據中心建設、臨床科研服務、真實世界研究、醫藥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和行業洞察、醫療人工智能應用、DTP藥房、互聯網醫院及重疾患者精準全程管理服務等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由‘國家隊’資本——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參與的10億元D輪融資之後,零氪科技估值和體量已成為國內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走出來的首個獨角獸企業。”

“這是我們的‘官宣’”,張天澤笑談。

說起來就幾句話而已,很輕鬆,但這背後飽含了四年來每一位零氪小夥伴全身心的付出,這其中的投入難以估量。張天澤形容,“這不是一個今天努力明天就掙錢的買賣,而是一個今天努力明天虧更多的買賣。”

“但我們一直堅持這麼做,就是因為要秉承創業之初的理念:立志要做科研級數據,不惜成本,只為幫助專家做更好地診斷,幫助藥企做更好地藥物研發,幫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然而,時間是公平的,付出之後回報自然會來。

在商業價值兌現方面,零氪以針對藥企的服務作為切入,提供從藥品上市前,到上市後的“爬坡”,再到上市後更大規模的銷售,幫助藥企最大限度降低營銷成本,把錢花在“刀刃”上,在幫助藥物提升利潤的同時,更加註重新的適應症的開發,就像阿司匹林一樣。

再映射到醫療端或者說患者端,就是讓藥物治療愈加精準:通過數據驅動,精準篩出患者,讓合適的藥物匹配合適的患者,而當藥物的使用方案和匹配方案越來越複雜時,就通過詳細的上市後評價體系,繼續為藥企做上市後再開發......

這樣,藥企自然會來買單。

所以零氪的這套商業解決方案就是要做越來越精準的藥物/新藥發行平臺,幫助越來越多的精準藥物更高效地開發上市,以及上市後的再開發,讓所有真正的好藥都能在這個平臺獲得更好的銷售空間,這也就是我們說講的Care Life Care Data:Care Life——把藥物推出去,讓醫生和患者收益;Care Data——把證據收回來,幫助藥企總結新的研發經驗,再讓醫生和或者更多獲益。

張天澤說,在當零氪努力兌現企業社會價值的時候,自身商業模式和產業生態的建立,就已水到渠成。

零氪科技CEO張天澤首獲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