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南北藥」外,國內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

除“南北藥”外,國內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

除“南北藥”外,國內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


前不久,筆者曾總結了我國兩所藥學名校,南藥~中國藥科大學、北藥~瀋陽藥科大學,在1類新藥開發方面的對比(南藥VS北藥,藥物開發能力誰更強?),有很多朋友留言,“xxx大學的飄過”等...故進一步總結近年來除“南北藥”外,國內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看一看,哪些高校將基礎研究進一步推到了產品的層面,且這些高校是否曾是您引以為傲的母校呢?

一 國內除“南北藥”外,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名單

通過查詢,近年來將產品推到臨床乃至上市的國內高校,數量>20所,分別有暨南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中山大學、第二軍醫大、第三軍醫大、第四軍醫大、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福州大學、吉林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南大學、鄭州大學、浙江大學、成都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前後順序不代表排名;若有遺漏,歡迎留言補充),具體品種及適應症、研發狀態見下表;聯合開發的企業,涉及國內外大中小企業不等,這裡不進行贅述。

表1:除“南北藥”外,國內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名單

除“南北藥”外,國內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


(按研發狀態排序)

二 已上市品種介紹

☆~外用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已上市

由上海萬興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暨南大學生物醫藥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及安力旺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提交的外用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生產申請於2005年1月獲CDE受理,且於2006年12月獲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批准文號為國藥準字S20060102,商品名為艾夫吉夫®,批准用於深Ⅱ度燒傷創面及慢性潰瘍創面(包括外傷扁殘餘創面、糖尿病潰瘍、血管性潰瘍和褥瘡)的創面癒合。

☆~鹽酸槐定鹼~已上市

鹽酸槐定鹼最初是由江西中醫藥大學研發,後來商業授權給通化方大藥業,於2005年8月獲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由通化方大藥業進行上市銷售。產品名稱為鹽酸槐定鹼注射液。該產品獲得了中國一類新藥證書。2014年12月,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重組並收購通化中盛藥業有限公司51%股權。且因上海方大藥業內容資產重組,仁和藥業1.94億人民幣從上海方大藥業參與重組並收購中盛藥業(上海方大藥業分公司,控股51%)。方大藥業資產重組之後,注射用鹽酸槐定鹼資產歸中盛藥業。因而仁和藥業獲得通化方大藥業的鹽酸槐定鹼注射液。

三 NDA、BLA品種介紹

☆~人參皂苷Rd~NDA

人參皂苷Rd是從中草藥三七中提取的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擬靜脈注射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由廣東泰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山大學聯合研發,後貴州信邦製藥獲得許可研發。該藥曾於2010年9月在中國提交NDA申請,而後於2013年1月貴州信邦製藥因新舊版本臨床指導原則要求不同而主動撤回此申請,以組織開展項目調研和評估。公司根據當時調研和評估的綜合結果判斷人參皂甙Rd僅需要重新開展臨床III期研究即可重新申報,而後續經多方考慮於2017年3月終止此項目的研究及註冊。

☆~N-乙酰氨基葡萄糖~NDA

N-乙酰氨基葡萄糖(艾沙替敏)最初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研發,擬用於用於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於2007年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2015年5月,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III期試驗在中國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該研究旨在於評價艾替沙敏膠囊治療腹瀉型IBS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由江蘇江山製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蘇州市巴微醫藥等申請。

☆~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BLA

口服重組幽門螺旋桿菌疫苗是重慶康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聯合開發的。該產品於2007年6月向中國CFDA提交了BLA申請,但該研究目前無最新研究進展公佈。

☆~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α衍生物3a~BLA

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α衍生物3a已向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遞交了生產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昂立凡隆生物工程研究所和上藥集團常州藥業共同申報,並於2003年12月獲得受理,2004年3月審評完畢,結論未知。然而,該產品目前無最新研究進展公佈。

☆~重組人乳頭瘤病毒16/18型雙價疫苗~BLA

重組人乳頭瘤病毒16/18型雙價疫苗是一種由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廈門大學聯合研發的疫苗,用於治療人乳頭瘤毒感染和宮頸癌,2018年3月已向中國CFDA提交了BLA申請。

☆~抗腎綜合徵出血熱病毒單抗~BLA

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聯合研發的抗腎綜合徵出血熱病毒單抗,已向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遞交了生產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但目前無最新研究進展公佈。2008年4月,由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聯合申報的生產申請獲CDE承辦,2015年1月審評結論為批准生產,但尚無批准文號,後未見更多進展。

四 臨床3期品種介紹

☆~艾迪康唑~3期

艾迪康唑是羊毛甾醇14a去甲基化酶抑制劑,擬用於真菌感染的皮膚病治療,已在2013年8月完成臨床III期研究,但後未見更多進展。該化合物最初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研發,2007年第二軍醫大學與安徽濟人藥業簽訂協議共同開發此藥。2012年1月,該藥進入臨床III期研究,而在2013年8月,針對真菌感染皮膚病患者(n=480)的多中心、隨機、雙盲、陽性對照臨床III期試驗完成。

☆~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3期

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開發的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APDC,大腸癌樹突狀細胞治療性疫苗),目前處於臨床三期研究階段,針對晚期大腸癌的治療。其採用化療去除部分免疫抑制因素,利用抗原致敏的樹突狀細胞激發腫瘤特異性免疫,從而殺傷腫瘤細胞。

該產品由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申報,現由該機構與上海海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海欣集團股份控股子公司)合作共同開展臨床試驗。

☆~重組人內皮抑素腺病毒~3期

廣州達博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中珠控股)在中山大學許可下研發重組人內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後許可MarsalaBiotech合作研發。該品是一種VEGF誘導的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可用於治療實體瘤,包括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和鼻咽癌,此外也在進行其他癌症研究,包括肝癌,胰腺癌,肺癌,腸癌和前列腺癌,而對HNSCC的研究目前處於臨床III期階段。

☆~甘露寡糖二酸~3期

甘露寡糖二酸是從海洋植物中提取的寡糖類新藥,該藥具有靶向Aβ的獨特分子機制,能通過多環節改善痴呆症狀,阻斷或延緩疾病進展,擬用於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該藥由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共同研發,後來授權給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目前已在中國完成臨床三期研究。

五 小結

以上國內涉獵“1類新藥”開發的高校中,是否有您的母校?從事藥品行業,我們周圍充斥著各個跨學科的partner,比如藥物化學伴隨著的有機化學、應用化學,藥物分析伴隨著的分析化學、甚至物理化學,等等;且當今科研環境下,高校、研究所、企業,研究方向、領域、深度,交集越來越大,已很難劃分出明顯的界限。但,不知您是否看出,由高校走出的產品,目前尚無非常強勢的品種,且產品存在很大的“定向”。由過於傳統的基礎研究而產生的產品,未必可以解決當前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當然,這與高校的科研模式有莫大關聯。不過,若說到真正提升我國高校的科研能力,除基礎研究發文章外,出產品也是重要的衡量標準,畢竟,科研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應用於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