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10點,冬季樹木安全越冬,沒商量!

冬季氣溫偏低、乾燥而多風,一些不太耐寒的樹種在冬季至早春極易遭受凍害或造成“生理乾旱”。主要表現為凍害較輕則部分枝條受害,重則會全株死亡,不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影響了整體的綠化效果。為使樹木安全越冬,必須瞭解低溫危害的原因,並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

一、灌凍水

在冬季土壤易凍結的地區,於土地封凍前,灌足一次水,稱為“灌凍水”。灌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抗寒力。一般以“日化夜凍”期間灌水為宜,這樣到了封凍以後,樹根周圍就會形成凍土層,以維持根部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因外界溫度驟然變化而使植物受害。

二、塗白與噴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劑對枝幹塗白,可以減小向陽麵皮部因晝夜溫差過大而受到的傷害,同時還可以殺死一些越冬的病蟲害。對花芽萌動早的樹種,進行樹身噴白,還可延遲開花,以免晚霜的危害。

三、卷幹、包草

對於不耐寒的樹木(尤其是新栽樹),要用草繩道道緊接的卷幹或用稻草包裹主幹和部分主枝來防寒。包草時草梢向上,開始半截平鋪於地,從幹基折草向上,連續包裹,每隔10至15釐米橫捆一道,逐層向上至分枝點。必要時可再包部分主枝。此法防寒,應於晚霜後拆除,不宜拖延。

四、越冬假植,此法適用於各種闊葉樹種苗木。

選擇地勢高、排水好、背風的地方挖假植溝。溝深、寬30至40釐米,東西走向,溝土翻向南側,堆成45°斜坡。單株擺苗於溝中,苗梢朝南。在溝北側再挖新溝,將土覆在前溝苗根,覆一層土踩一次。待第一條溝的苗埋好,第二條溝也挖成了,按上述方法挖第三條溝。如此由南向北推進,直至苗木假植完畢。土壤封凍後,用秫秸或草簾蓋苗。在風沙嚴重地區,可在迎風面設風障。

五、覆土防凍

此法適於油松、樟子松、紅松等針葉樹和一年生幼苗,以及抗寒力弱的闊葉樹幼苗。先犁壟溝,將碎土向床面一方覆蓋,使苗向一邊傾倒。覆土厚度超過苗梢3釐米,蓋後耙平,將床兩側土拍實。覆土前宜灌一次水,以利保墒。覆土要勻、嚴,以免土壤透風引起凍害。翌春起苗前1周,分兩次撤去覆土,這樣有利於苗木逐漸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

六、架風障

為減輕寒冷乾燥的大風吹襲,造成樹木凍旱的傷害。可以在樹的上風方向架設風障,架風障的材料常用高梁稈、玉米稈捆編成籬或用竹籬加蘆蓆等。風障高度要超過樹高,常用杉木、竹杆等支牢或釘以木樁綁住,以防大風吹倒,漏風處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綁以細棍夾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縫。

七、春灌

早春土地開始解凍後,及時灌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可以降低土溫,延遲花芽萌動與開花,避免晚霜危害。也可防止春風吹襲,使樹枝幹枯哨條。

八、培月牙形土堆

在冬季土壤凍結,早春乾燥多風的大陸性氣候地區,有些樹種雖耐寒,但易受凍旱的危害而出現枯梢。尤其在早春,土壤尚未化凍,根系難以吸水供應,而空氣乾燥多風,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經常因生理乾旱而枯梢。針對這種原因,對不便彎壓埋土防寒的植株,可於土壤封凍前,在樹幹北面,培一向南彎曲,高30至40釐米的月牙形土堆。早春可擋風,反射和累積熱量使穴土提早化凍,根系能提早吸水和生長,因而可避免凍旱的發生。

九、防凍

打雪在下大雪期間或之後,應把樹枝上的積雪及時打掉,以免雪壓過久過重,使樹枝彎垂,難以恢復原狀,甚至折斷或劈裂。尤其是枝葉茂密的常綠樹,更應及時組織人員,持竿打雪,防雪壓折樹枝。對已結冰的枝,不能敲打,可任其不動;如結冰過重,可用竿枝撐,待化凍後再拆除支架。

十、樹基積雪

可以保持一定的低溫,免除過冷大風侵襲,早春可增溼,降低土溫,防止芽過早的萌動,免受晚霜危害。

掌握這10點,冬季樹木安全越冬,沒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