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從《西虹市首富》開始,我們就不難發現,開心麻花在電影的道路上,開始三步並兩步走,密集上映電影。不過這次開心麻花的吃相有點難看了。

雖說開心麻花憑《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穩坐影界喜劇一哥位置,就算之前評分稍低的《西虹市首富》也能獨佔鰲頭。但《西虹市首富》的喜劇包袱聯結性已經明顯鬆散,影片票房的爆炸可以說多半是依靠沈騰的個人魅力支撐下去的。

《李茶的姑媽》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啟用新人作為主角,並且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上映。雖然前一兩天票房和排片量是好的,但很快各種打分和評論出來後,影片就口碑崩盤,打入冷宮。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小某覺得,這是他們低估了觀眾、高估了自己的一次嘗試。


1、舞臺劇≠電影

迄今為止,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一直去除不掉濃烈的舞臺感。無論是《夏洛特煩惱》還是《羞羞的鐵拳》,一直沒有脫離舞臺感的指責。

而《李茶的姑媽》則是將舞臺劇原封不動的搬到大熒幕上,成為了“大熒幕舞臺劇”。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從戲劇到電影,《姑媽》喪失了起碼的敬畏之心。雖然採用了電影的形式,但並沒有對戲劇演出的基本邏輯,做出任何電影化改造。

情節人物俗套,鏡頭手法陳舊,很像是一個舞臺劇紀錄片和舞臺對白段子集錦。

可能是為了提高收益比率,拍攝成本更加節省,電影場景全部集中在了一個海邊而電影與戲劇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電影時空豐富多變,舞臺時空相對集中、單一。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從鏡頭的移動到人物的肢體語言,《李茶的姑媽》患上了躁狂症。連綿不絕的大笑製造給人一種“快點表演包袱”“趕緊鬧起來,別冷場”的感覺。

演員為了突出笑點而努力表演,生怕一分一秒的冷場,表演力度極其誇張。在舞臺上可以稱之為“嫻熟”,但無縫切換到電影裡,就會讓人眩暈,甚至是有窒息感的鬧騰。

另外,影片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也讓人覺得不是那麼有滋味。

在舞臺上,觀眾離演員有距離,即使再近也沒有大特寫,我們只能靠衣著分辨演員。當五官和表情都弱化之後,演員只能通過臺詞和情緒塑造人物。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而經過大熒幕放大後,很明顯能看出黃才倫的女裝差點意思,總能感覺到男扮女裝的痕跡,所以會讓觀眾時不時出戏。

其次,可能是因為長期舞臺劇演出的原因,使得影片中有些表演是極其誇張的風格,並且在一些遠距離的人物講話時有明顯的舞臺腔味。

還有,傑瑞李茶滄海三個人幻想求婚的那一段,演員快進一般的瘋狂走位,營造出的荒誕喜感在電影中完全沒體現出來,這一段節奏拖沓又無聊。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2、小人物的真情實感

歷數麻花團隊的四部電影,以《西虹市首富》為線,前後有一道明顯的分界。

《夏洛特煩惱》,夏洛通過穿越獲得了再活一次的機會。再活一次的他,雖然成了呼風喚雨的人物,卻難逃高處跌落的命運。最終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你該珍惜的人,其實就在身邊。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羞羞的鐵拳》也差不多,通過一次男女身體互換,馬小終於看清了囂張跋扈的男友吳良的真面目,艾迪生也終於發現馬小才是值得他守護的人。在那一刻,拳賽的輸贏不重要,艾迪生和馬小兩個普通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總結這前兩部作品,不難發現其中一以貫之的核心價值觀——小人物的真情實感。

但到了《西虹市首富》,這一切都變了。如果王多魚沒有得到那十個億,他能得到片子裡的一切嗎?顯然不能。

《西虹市首富》一直試圖告訴我們:窮屌絲不是不會花錢,只要給他十個億,他比有錢人還會花。最重要的是,因為你有十個億,能在女孩過生日時製造全城煙花的驚喜,能把王力宏請過來給女孩祝壽,能負擔得起和女孩過完下半生的全部費用……所以,你獲得了這個女孩的芳心。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西虹市首富》,就是給窮人的一場天上掉餡餅的春秋大夢。一個無能的屌絲因為偶然的契機成為了人上人,在盡情享受完名利帶給他們的快感後,他們便進入賢者模式,最後得出“金錢只是浮雲,人生還有很多事情值得追求”的結論。

《李茶的姑媽》就更甚了,在片子的最後,假姑媽黃滄海,開著價值百萬的跑車,帶著富婆姑媽疾馳在海濱大道上,一幅人生贏家的嘴臉。而他身後卻立著一座姑媽雕像,上面寫著:金錢不是快樂的源泉。

這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夏洛特煩惱》的最後,夏洛像年輕時那樣,粘著馬冬梅,一步都不肯離開。

開心麻花是怎麼翻車的?

小人物的真情實感全然不見,靠的全是別墅美女揮金如土那套來吸引觀眾,同時也用這種生猛粗糙但行之有效的電影思路來屢試不爽的圈錢。

對開心麻花這愈發難看的吃相和唯金錢是圖的動機,曾經的忠實粉絲小某表示很遺憾。


喜歡的話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