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區州衆議員選舉馮特絲獲勝

馮特絲最終贏得布碌侖第46區州眾議員席位後開心不已。 (來自馮特絲推特)

【僑報記者崔國萁11月7日紐約報道】6日的普選已經塵埃落定,今年布碌侖除灣脊區州參議員席位競爭激烈外,第46區州眾議員選舉也令人關注。最終,在競選期間曾多次拜訪華社的民主黨候選人馮特絲(Mathylde Frontus)以53.37%的得票率,擊敗共和黨候選人薩珀斯坦(Steven Saperstein)而勝出。

州眾議會第46選區包括布碌侖整個康尼島、部分灣脊區、戴克高地、巴斯海灘(Bath Beach)和格里森得(Gravesend)﹐選區內有大量華裔居民。自宣佈參選後,馮特絲曾到華人社區拜票,這包括兩次拜訪美國亞總會以及拜票美國福建聯合總會等。

根據市選舉局7日公佈的最新票數統計﹐馮特絲在6日的選舉中獲得14750張選票,而薩珀斯坦獲票11823張。由此,馮特絲贏得州眾議員席位,將取代之前已被定罪的前議員夏佩蘭(Pamela Harris)。夏佩蘭因涉及欺詐聯邦和州市公款後已辭職認罪,並於上週被判處坐牢30個月。

而馮特絲能贏得最後的勝利也來之不易。在初選時,她和同為民主黨的劉亦勝(Ethan Lustig-Elgrably)爭奪出線權,當時倆人得票數非常接近,後在州選舉委員會的介入並仔細計票後,最終宣佈馮特絲以微弱票數勝出。在6日的普選中,她又面對共和黨的挑戰﹐最終成功當選。

據悉,父母來自海地的馮特絲,至今已在康尼島生活了33年,和當地的一些華人關係良好。在1999年目睹了華裔學生王加里在回家途中遇劫,被搶匪開槍打死在家門口的慘案後,她於2009年創立了康尼島反暴力聯合會。2004年還在康尼島創立了非營利組織“都市鄰里服務”,幫助社區的新移民和低收入家庭。目前是的她,預計將很快辭去哥倫比亞大學社工作而開始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