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英到底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死後下半身去了哪裡

李連英到底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死後下半身去了哪裡

湖北恩施:80後上演“皇帝”民間大婚

李連英作為清末宮廷的太監總管,和他的主子慈禧太后一樣,在民間流傳著太多的故事和秘密。最主要的是他那麼得寵,很容易被人懷疑,他究竟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

李連英出生在直隸河間府,根據其墓誌銘記載,他生於道光二十八年。清宮檔案也證明,在咸豐七年,他13歲時,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的。

李連英原名叫李進喜,入宮14年後才由慈禧賜名李連英。他先後在奏事處、東路景仁宮當差,同治三年16歲時,調往長春宮伺候慈禧。

此時太監安得海春風得意,正得慈禧寵愛。他倆雖同時進宮,地位卻相差懸殊。由於安得海行為張狂,山東巡撫丁寶楨在同治八年,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將其砍頭。

李連英是個十分聰明伶俐之人,他能正確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係。他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喜好,千方百計地討好主子,還能時時刻刻小心翼翼。墓誌銘記載“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意思是侍奉主子恭敬,對待下屬寬厚,從來不敢鬆懈,這就是李連英成功的秘訣。

同治十三年,李連英26歲就任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這個職務一般需入宮30年才有資格擔任,而李連英進宮才剛滿17年。

李連英到底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死後下半身去了哪裡

資料:清朝皇帝像

光緒五年,李連英出任儲秀宮(慈禧居住)四品花翎總管。隨著慈禧日益大權獨攬,李連英的聲望地位也變得顯赫起來。李連英31歲時,就已經可以和敬事房大總管平起平坐了。

光緒二十年,46歲的李連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這是太監中從未有過的至高榮譽。雍正皇帝規定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慈禧卻為李連英打破了祖制。

即使李連英當上敬事房大總管,很受慈禧恩寵,但始終未能離開慈禧身邊。慈禧與李連英幾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但她也是一個感情需要依託、孤孤單單的老太太。

據說慈禧太后和李連英一同並座看戲,凡是李連英喜歡吃的東西,西太后多在膳食中替他留下來。李連英四十歲壽辰時,慈禧太后賞了他大量的珍品、蟒緞、福壽御字。

由於西太后的寵愛,以至於軍機大臣和封疆大吏也競相進獻壽禮,巴結他。這種待遇,決不是一般太監所能享受的,即使是皇親國戚、當朝大臣,也不容易享受到。因此人們懷疑李連英是不是真太監是有一定緣由的。

還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當時著名學者王先謙督學江蘇,街坊傳說是他賄賂李連英得來的。王先謙怕傳聞弄假成真,有礙自己的清名,就上書彈劾李連英,奏摺中言及李連英並非太監。慈禧太后看了大怒,“解李衣而示之”,然後,罷了王先謙的官。類似的故事聽起來很有意思,但不見得符合現實情況。慈禧太后是何等的尊貴,怎麼會做出“解李衣而示之”這樣荒誕不經的事情來呢?

李連英到底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死後下半身去了哪裡

河南:“慈禧穿越”康百萬莊園 引遊客拍照留影

李連英雖為太監,後經慈禧太后允許,娶下了京城名妓馬芙蓉為他的大福晉,還過繼了四個嗣子。於是有人更加懷疑李連英是否真的太監。其實宦官娶妻古來有之,在東漢時就開始盛行,到了唐代,宦官娶妻養子之風更盛,只要有錢養得起,連一些下層宦官也要討個老宮女結成“對食”。像這種畸形婚姻關係是歷朝歷代不足為奇。

李連英這樣的總管太監不僅有權有錢,而且積蓄豐厚,他雖為太監,內心非常羨慕正常男人的生活,希望獲得有妻有子的樂趣,以此來彌補強烈的自卑心理。

說到這裡,哪李連英到底是不是真太監呢?這還得從清代的太監製度談起。許多資料都表明,和前朝各代相比,清代對於太監的管理控制似乎更加嚴格。

太監在進宮之前要到專門的地方去閹割,傷好之後,還要經過嚴格的檢驗才能入宮。除了最初的查驗以外,太監每年還有嚴格的檢查制度,清代的內務府一年春秋兩季檢查太監,二次淨身,三次淨身的都有。通過賄賂漏檢,一旦暴露,主管這項工作的官員是要掉腦袋的。再說太監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有錢的人家誰捨不得讓兒子去淨身呢?要是淨身不乾淨,哪個膽大包天,敢引見入宮啊?

李連英到底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死後下半身去了哪裡

太原:“宮女”“太監”另類商業宣傳招搖過市

清朝皇室不只是防範太監嚴格,清宮裡對年輕皇(太)後、妃子也有嚴格的防範制度,這就是晚上值夜。按照清朝制度在皇(太)後、妃子裡晚上值夜的只有宮女,沒有太監。每個宮裡只要過了晚上八點,也就是宮門下鑰匙的時間,沒有差使的太監就必須離開宮裡,值夜的太監也只能在室外巡邏。每個宮裡值夜的宮女至少有五個,各負起責,門口有兩個,負責門戶。只要寢宮的門一掩,不管職位多麼高的太監,不經過老太后的許可,若擅自闖宮,非遭到極刑處死不可,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家法。

在室內值夜的宮女也各有分工,更衣室門口一人,靜室門口外一個,最重要的是臥室裡的那個宮女,成為“侍寢”,要記住老太后睡覺和醒來的時間,起夜、喝水的次數等等。這樣一種安排,當然主要是為了侍候皇(太)後、妃子,其次也有限制年輕的皇(太)後、妃子的意思。

其實宮中之事,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中國的太監製度由來已久,為了保證皇帝在宮禁中的“絕對特權”,這項畸形的制度到清末已經發展完善到了頂點,發生“宮闈秘事”的可能性幾乎不可能。所以不管是安德海還是李連英,他們與慈禧太后的“穢亂宮闈”之事,都只不過是造謠惑眾者茶餘飯後的閒聊談資。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李連英辦理完慈禧的喪事,於宣統元年二月初二,離開生活了51年的皇宮。當時內宮主政的隆裕太后,為感謝他在宮中服役多年,準其“原品休致”,就是帶原薪每月六十兩白銀退休。

據說李連英在死前囑咐家人為他裝個木質的生殖器,以便帶著完整的軀體去見列祖列宗。

圍繞李連英出宮和他的身後事,又有許多傳說。有人說他是看到光緒弟弟載灃監國攝政,恐遭報復退居宮外;有的說,李連英死後,宮中太監紛紛搶奪他的遺產,隆裕太后將財產全部充公;有傳言說,李連英生前得罪了許多人,出宮後深居簡出,但最終還是被人在後海附近暗殺。

李連英到底是真太監還是假太監,死後下半身去了哪裡

大學生扮太監迎客

類似傳說雖十分盛行,但從當時清宮對李連英出宮及死後的安排來看,這些傳說都無法令人置信。

作為一個太監,李連英的身份極為卑賤。不同的是,由於慈禧太后的賞識和寵愛,他享受到了皇宮太監前所未有的權力和地位,金錢財富也滾滾而來。但也正因與慈禧的這層特殊關係,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有爭議的一位太監之一。

李連英死時,得到清朝宮廷的1000兩白銀,在北京恩濟莊的太監墓地修造了一座豪華墳墓。李連英的墳墓多年前就被破壞了,只有墓誌銘的拓片保留了下來。

李連英死於宣統三年,時年64歲。李連英的墓中只有一顆頭顱,這也是一個不解之謎。

內容參考多家網絡、書本、資料,如有不妥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