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英到底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死后下半身去了哪里

李连英到底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死后下半身去了哪里

湖北恩施:80后上演“皇帝”民间大婚

李连英作为清末宫廷的太监总管,和他的主子慈禧太后一样,在民间流传着太多的故事和秘密。最主要的是他那么得宠,很容易被人怀疑,他究竟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李连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清宫档案也证明,在咸丰七年,他13岁时,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

李连英原名叫李进喜,入宫14年后才由慈禧赐名李连英。他先后在奏事处、东路景仁宫当差,同治三年16岁时,调往长春宫伺候慈禧。

此时太监安得海春风得意,正得慈禧宠爱。他俩虽同时进宫,地位却相差悬殊。由于安得海行为张狂,山东巡抚丁宝桢在同治八年,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将其砍头。

李连英是个十分聪明伶俐之人,他能正确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他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喜好,千方百计地讨好主子,还能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墓志铭记载“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意思是侍奉主子恭敬,对待下属宽厚,从来不敢松懈,这就是李连英成功的秘诀。

同治十三年,李连英26岁就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需入宫30年才有资格担任,而李连英进宫才刚满17年。

李连英到底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死后下半身去了哪里

资料:清朝皇帝像

光绪五年,李连英出任储秀宫(慈禧居住)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连英的声望地位也变得显赫起来。李连英31岁时,就已经可以和敬事房大总管平起平坐了。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连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至高荣誉。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连英打破了祖制。

即使李连英当上敬事房大总管,很受慈禧恩宠,但始终未能离开慈禧身边。慈禧与李连英几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她也是一个感情需要依托、孤孤单单的老太太。

据说慈禧太后和李连英一同并座看戏,凡是李连英喜欢吃的东西,西太后多在膳食中替他留下来。李连英四十岁寿辰时,慈禧太后赏了他大量的珍品、蟒缎、福寿御字。

由于西太后的宠爱,以至于军机大臣和封疆大吏也竞相进献寿礼,巴结他。这种待遇,决不是一般太监所能享受的,即使是皇亲国戚、当朝大臣,也不容易享受到。因此人们怀疑李连英是不是真太监是有一定缘由的。

还有一段有趣的记载。当时著名学者王先谦督学江苏,街坊传说是他贿赂李连英得来的。王先谦怕传闻弄假成真,有碍自己的清名,就上书弹劾李连英,奏折中言及李连英并非太监。慈禧太后看了大怒,“解李衣而示之”,然后,罢了王先谦的官。类似的故事听起来很有意思,但不见得符合现实情况。慈禧太后是何等的尊贵,怎么会做出“解李衣而示之”这样荒诞不经的事情来呢?

李连英到底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死后下半身去了哪里

河南:“慈禧穿越”康百万庄园 引游客拍照留影

李连英虽为太监,后经慈禧太后允许,娶下了京城名妓马芙蓉为他的大福晋,还过继了四个嗣子。于是有人更加怀疑李连英是否真的太监。其实宦官娶妻古来有之,在东汉时就开始盛行,到了唐代,宦官娶妻养子之风更盛,只要有钱养得起,连一些下层宦官也要讨个老宫女结成“对食”。像这种畸形婚姻关系是历朝历代不足为奇。

李连英这样的总管太监不仅有权有钱,而且积蓄丰厚,他虽为太监,内心非常羡慕正常男人的生活,希望获得有妻有子的乐趣,以此来弥补强烈的自卑心理。

说到这里,哪李连英到底是不是真太监呢?这还得从清代的太监制度谈起。许多资料都表明,和前朝各代相比,清代对于太监的管理控制似乎更加严格。

太监在进宫之前要到专门的地方去阉割,伤好之后,还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入宫。除了最初的查验以外,太监每年还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清代的内务府一年春秋两季检查太监,二次净身,三次净身的都有。通过贿赂漏检,一旦暴露,主管这项工作的官员是要掉脑袋的。再说太监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有钱的人家谁舍不得让儿子去净身呢?要是净身不干净,哪个胆大包天,敢引见入宫啊?

李连英到底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死后下半身去了哪里

太原:“宫女”“太监”另类商业宣传招摇过市

清朝皇室不只是防范太监严格,清宫里对年轻皇(太)后、妃子也有严格的防范制度,这就是晚上值夜。按照清朝制度在皇(太)后、妃子里晚上值夜的只有宫女,没有太监。每个宫里只要过了晚上八点,也就是宫门下钥匙的时间,没有差使的太监就必须离开宫里,值夜的太监也只能在室外巡逻。每个宫里值夜的宫女至少有五个,各负起责,门口有两个,负责门户。只要寝宫的门一掩,不管职位多么高的太监,不经过老太后的许可,若擅自闯宫,非遭到极刑处死不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家法。

在室内值夜的宫女也各有分工,更衣室门口一人,静室门口外一个,最重要的是卧室里的那个宫女,成为“侍寝”,要记住老太后睡觉和醒来的时间,起夜、喝水的次数等等。这样一种安排,当然主要是为了侍候皇(太)后、妃子,其次也有限制年轻的皇(太)后、妃子的意思。

其实宫中之事,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中国的太监制度由来已久,为了保证皇帝在宫禁中的“绝对特权”,这项畸形的制度到清末已经发展完善到了顶点,发生“宫闱秘事”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所以不管是安德海还是李连英,他们与慈禧太后的“秽乱宫闱”之事,都只不过是造谣惑众者茶余饭后的闲聊谈资。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连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1年的皇宫。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

据说李连英在死前嘱咐家人为他装个木质的生殖器,以便带着完整的躯体去见列祖列宗。

围绕李连英出宫和他的身后事,又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是看到光绪弟弟载沣监国摄政,恐遭报复退居宫外;有的说,李连英死后,宫中太监纷纷抢夺他的遗产,隆裕太后将财产全部充公;有传言说,李连英生前得罪了许多人,出宫后深居简出,但最终还是被人在后海附近暗杀。

李连英到底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死后下半身去了哪里

大学生扮太监迎客

类似传说虽十分盛行,但从当时清宫对李连英出宫及死后的安排来看,这些传说都无法令人置信。

作为一个太监,李连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一位太监之一。

李连英死时,得到清朝宫廷的1000两白银,在北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李连英的坟墓多年前就被破坏了,只有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了下来。

李连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64岁。李连英的墓中只有一颗头颅,这也是一个不解之谜。

内容参考多家网络、书本、资料,如有不妥请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