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理論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原標題: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與廣東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聯合舉辦的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理論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張碩輔出席並致辭 令狐安主持)

昨日(7日),由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與廣東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理論研討會開幕式在廣州舉行。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出席並致辭。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令狐安主持開幕式。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希勝、常務副會長李慎明、副會長任世茂,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周亞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詠虹等出席開幕式。

張碩輔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弘揚和傳承延安精神的廣大推動者表示崇高敬意。他說,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州弘揚延安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牢記使命、敢闖敢試,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改革開放40週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廣東在新時代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進一步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州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延安精神,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經驗,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主陣地建設,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奮力譜寫廣州發展新篇章,努力在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中勇當排頭兵,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次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理論研討會於2018年11月7日至8日在廣州舉行。湖北、黑龍江、甘肅、青海、雲南、陝西、吉林、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寧夏、內蒙古、河南、湖南、山西、山東、廣東、廣州等省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和河北大學、河北北方學院等有關大學負責人及論文作者約200人參加。

邁進新時代 闊步新徵程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理論研討會在廣州蘿崗會議中心舉行。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11月7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與廣東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共同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理論研討會在廣州開發區召開。研討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廣州40年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等主題展開研討。

全國各省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及論文作者共150人出席,在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展望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李慎明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慎明:全面準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慎明演講的題目是《準確理解和正確把握黨的基本路線》。他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在充分肯定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經驗的同時,也有必要再次強調全面準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

李慎明表示,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直接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以人民為中心”上。要從社會基本矛盾中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還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社會基本矛盾與社會主要矛盾的關係。

李慎明表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無論從理論到實踐,都是一個完全切合實際的重大表述,也必將對我們今後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產生重大影響,並將為人類社會提供一個嶄新的發展路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陳登才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教授陳登才: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是歷史必然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教授陳登才在會上表示,改革開放是一場極其廣泛極為深刻的偉大社會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舉世矚目,不僅改變了中國,而且影響全世界。“中國的改革開放也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的要求。”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後開啟改革開放新時代,使我們更加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陳登才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強大思想武器。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陳登才說。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陳鴻宇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廣東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研究員、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廣州日報》見證重大討論塑造改革氛圍

改革開放是一項罕見的偉大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效仿複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廣東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研究員、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記得,改革開放之初,國內還存在不少對改革的疑慮、爭論,改革共識尚未形成。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廣州通過解放思想,率先在全國真理標準大討論中交出值得歷史銘記的“廣州答卷”。

“當代中國改革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陳鴻宇說,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繼承了敢為人先的文化傳統,率先探索,勇於實踐。改革開放之初,緊鄰港澳的廣州較早感受到新的時代脈搏,開啟思想解放的先河,成為許多新思想、新觀念的先行地和試驗區。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全國拉開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的帷幕。文章在廣東迅速得到熱烈反響,兩大主要媒體廣州日報、南方日報分別於第二天、第三天予以轉載,推動和引導廣東開展真理標準的討論。

1978年1月24日,廣東經濟學家卓炯在《廣州日報》發表《堅持社會主義的商品制度》一文,提出只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才能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社會主義必須尊重價值規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卓炯陸續在《廣州日報》上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價值規律的文章,較完整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在廣州市和全省引起熱烈的討論。

陳鴻宇通過上述事例指出,這一期間,廣州市的實際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對全省和廣州各個領域的改革探索及時開展研究總結,組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討論,為廣州營造瞭解放思想、敢為人先的改革氛圍和思想基礎。

陳鴻宇表示,思想上的解放必然帶來行動上的解放:在一些人還在對改革開放政策遲疑觀望時,廣州已經率先進行價格闖關,推進流通體制改革,廣州的民營經濟已蓬勃發展,非公企業生產的各類“廣貨”已銷往全國各地和出口海外,成為中國放開市場的重要示範區;在一些人還留戀於傳統的“鐵飯碗”用人體制時,廣州已率先採取各種優惠政策從全國各地招攬所需人才,鼓勵技術創新,推動形成全國人才流動“孔雀東南飛”的局面。

當時,廣州還在民生保障領域創下了眾多全國“第一”,包括建立全國第一家工傷康復機構、第一個開展異地就醫結算信息系統、出臺了第一部退休人員社會管理服務政府規章。陳鴻宇認為,“正是廣州這種敢為人先的自我變革意識,有力地推動了全省和全國的改革開放大業。”

陳鴻宇認為,改革開放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是對社會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不可能不存在壓力和衝突,有時這種壓力和衝突還相當強大和尖銳,足以對改革進程形成強大阻力。在這個過程中,廣州人的精神品質起到了克服困難的重要作用。

“廣州人有一種俗語叫‘頂硬上’的精神品質。”陳鴻宇說,所謂“頂硬上”是指明知道困難很多或風險很大,甚至可能會失敗,也要努力地去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這種精神的沁潤和薰陶下,廣州人歷來有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認準的事情就紮實去做,同時也有從實際出發,善於靈活變通的解決難題的方法技巧。這種務實進取的作風,是保障廣州立於全國改革開放大潮之頭的無形力量,也是一種更為持久的力量。他舉例說,從最初的價格闖關、建立開發區引進外來投資、國企改革等,到近期的“退二進三”結構調整、城鄉統籌、城市治汙、租售同權等,每一項改革舉措無不透露出廣州這種難能可貴的“頂硬上”精神。

陳鴻宇表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必須做到不失責缺位、不迴避問題、不懈怠、不懼戰,這就更加需要發揚 “頂硬上”的改革攻堅品格。(來源:大洋網 作者:吳城華 史偉宗 何道嵐 沈亦霖 穗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