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屠呦呦先生獲諾貝爾獎的青蒿素是西藥還是中藥?

——孟長海/文

您覺得青蒿素是中藥還是西藥? (單選)
0
0%
中藥
0
0%
西藥
0
0%
說不清

看了關於屠呦呦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的歷程以及後來的辯論,總覺得中醫界有些不能理直氣壯。特別是在青蒿素是不是中藥一個歸屬問題上,外受制於西醫等學者的攻擊和否定,內受制於自詡中醫鐵桿者的否定和排斥,如此形成是又不是的局面,難免尷尬。

讓屠呦呦先生獲諾貝爾獎的青蒿素是西藥還是中藥?

而歸屬只能有一個,生物界有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別,中醫有五材之說,中藥的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以及西藥合成藥核心屬於物質,而物質概念對中藥的分化則是有學問的。

這裡就說什麼是中藥?中藥是人類發現的具有藥物屬性並被中醫所利用的物質,注意一是藥性,就是要有治療作用,二是中醫改造利用。這個含義必須強調中醫的理論架構。

中醫對中藥的理論架構核心是療效,藥物之間依賴於性味歸屬,所以從古到今凡能識別的有效物質都有屬性,這就是中藥,而由此形成了中藥學。

從這個意義來講,凡能夠用中藥理論概論的都可以成為中藥,而不分國內國外。回顧過去歷程,中藥是有大量的外來品種,而也有來自於提取物的吸收。

這就可以明白,但凡藥物都是有屬性的,有四氣五味的存在,這就為成為中藥奠定了基礎條件,除非有人能把中間客觀存在的療效和性味去掉,而沒有人可以做到。

這就來考慮西藥和青蒿素的問題,所有的西藥都具有藥性,也具有四氣五味,也都有可供中醫利用的客觀性。而青蒿素現在歸於什麼範圍呢?從提取物來講,與當今西藥的研究模式是一致的,這個中國科學家可以研究,西方科學家也可以研究,同歸於植物藥提取物。在辯論上排除了主觀的感情外,可暫統一於西藥或提取成分藥。

讓屠呦呦先生獲諾貝爾獎的青蒿素是西藥還是中藥?

這一點兒不用緊張,因為所有的西藥合成與麻黃鹼青蒿素一樣,都屬於化學合成或者提取成分藥,屬性是肯定的。

但,中藥顯然超越了西藥和青蒿素的範疇,從四氣性味來講,中藥包含了西藥和青蒿素類由中國人發明的藥物,這個問題會引起爭議,但是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中藥理論的宏觀性決定了任何有藥物屬性的物質都不能逃離出去,不論是過去的發現還是未來,只要是藥,概莫能外。因此,目前所存在的西藥如抗生素都是一樣的,其所有的偏性,四氣五味,不能否定,而其藥性也必然在臨床應用中有很多經驗的積累和中藥的吸收改造,這是必然的趨勢,從信石硫磺雄黃石膏等單一成分礦物藥的利用改造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急於讓中醫表達我們的改造成果,這是很有趣的問題。緣何如此呢?是因為我們中醫對青蒿素以及存在西藥中藥理論改造的進程慢了,慢的原因是我們缺乏大量的中醫藥學家用中藥理論去歸屬存在的西藥以及提取的青蒿素等,這就為一些攻擊者提供了口實。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對這類藥物的中醫藥理論改造,有朝一日中藥大百科詞典中也必然記下西藥變為中藥的記錄。

要實現這個進程,必須依賴於幾個條件:

一是西藥在利用過程中有意識的用中醫藥理論進行總結,這個歷程是長期的過程,有人做了探索,研究了抗生素的性味歸經,這是很好的研究應該繼續下去。

二是中醫大膽的利用西藥。這裡邊有不少抗議者,但我們想下,歷史發展我們中醫不可能獨立於世界,所有的存在你不研究別人,別人就要研究你,而研究必須做到知己知彼,只有中醫熟練應用存在的藥物,才能有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

讓屠呦呦先生獲諾貝爾獎的青蒿素是西藥還是中藥?

三是支持西醫學好中醫藥。這是促進藥物中醫化的必需力量。實際上,在藥物研究上,那些互相排斥的都是短視者,在歷史長河中,只有站在中醫西醫中的相當高度才能理解彼此。而現在人為分開的中醫西醫干擾了這一進程,消滅了有可能促進西藥中藥化的機遇。

因此,所有的醫學工作者必須消除門戶之見,在現有空間和時代,你可以單靠中醫,也可以單靠西醫而生存,但歷史長河必須依賴於彼此交融,這一個進程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幾千年,但歷史趨勢如此不能改變。作為中醫,必須理直氣壯的去開展西藥屬性的研究,要自然而然的吸納研究成果。西醫特別是中國的西醫也需要積極的接觸中醫學習中醫,在中醫理論支持下努力的促進西醫學和藥學的中國化。這是我們中國醫療走向獨立發展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