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I·觀點|鈕松:沙特欲挽回形象,記者被害真相應告知天下

2018年10月24日,上外中東研究所鈕松研究員在《新京報》發表評論文章《沙特欲挽回形象,記者被害真相應告知天下》(見《新京報》2018年10月24日第A02版),全文如下:

沙特欲挽回形象,記者被害真相應告知天下

MESI·观点|钮松:沙特欲挽回形象,记者被害真相应告知天下

沙特國王和王儲慰問卡舒吉家人,圖片來源:SPA

據報道,當地時間23日,在賈馬爾·卡舒吉從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消失21天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公佈了對這位沙特記者失蹤死亡案的調查結果:卡舒吉被一支由15人組成的沙特小組預謀殺害。這場發生在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內的“名記”離奇失蹤案與謀殺案正一步步朝著真相的“水落石出”邁進。

實際上,沙特當局在20日也承認卡舒吉死在領事館內。隨後,沙特外長阿德爾·朱拜爾於23日表示,類似記者卡舒吉被殺一類的案件“絕不會再發生”,沙特領導層將“確保調查徹底、完整,真相將被披露,相關責任人將承擔責任”。

就目前的信息來看,卡舒吉事件對沙特國家形象造成了短期內難以修復的負面影響。沙特上一次的形象跌落是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因為劫機犯多為沙特籍的確鑿事實,使得沙特在國際上的形象一落千丈。後經沙特政府艱難的危機公關,以及美國政府的有力襄助,沙特才得以渡過難關。卡舒吉事件可謂“9·11”後,沙特國家形象遭遇的第二次重挫。

據埃爾多安總統公佈的調查結果,卡舒吉是被“預謀殺害”的,而且是從今年9月底就開始謀劃。在卡舒吉死亡當天,在他抵達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館之前,15名有軍隊和安全部門背景的沙特人即已抵達土耳其“守株待兔”,待卡舒吉進入領事館後,便再也未離開過領事館。根據土耳其警方掌握的錄音與視頻資料顯示,卡舒吉進入領事館後,在活著的情況下被殘忍殺害,並被肢解。疑似他的慘叫聲,整整持續了七分鐘。這極大挑戰了21世紀人類的底線。

如果卡舒吉被“預謀殺害”完全屬實,此事則反映了沙特方面有關人員對《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的極度漠視,是對國際規制的極大挑釁。但可以確認的是,卡舒吉的確是死在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館舍之內。

根據1967年生效的《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第55條規定:“在不妨礙領事特權與豁免之情形下,凡享有此項特權與豁免之人員均負有尊重接受國法律規章之義務。此等人員並負有不干涉該國內政之義務。”“領館館舍不得充作任何與執行領事職務不相符合之用途。”

就此而言,沙特有關人員利用領事館館舍作為謀殺場所,既沒有尊重領事接受國土耳其的法律法規,又明顯不符合領事館館舍應有的基本職能,這自然引起土耳其方面的極度憤慨。國際社會對此也多有不滿,甚至採取相應措施予以回應。

如果說沙特政府也是“9·11”事件受害者的話,那麼此次卡舒吉謀殺案嫌犯多元複雜的官方背景則令沙特政府壓力重重。沙特政府前後矛盾且難以自圓其說的說辭令其越來越深陷被動局面。如果沙特想挽回其在國際上的國家形象,唯有沙特也將真相告知天下,並兌現“絕不會再發生”的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