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一個擁有多個全國唯一的城市

綿陽,一個擁有多個全國唯一的城市

綿陽,古稱涪縣,又稱綿州。

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自漢高祖二年(前201年),西漢設置涪縣以來,綿陽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歷來為州郡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

綿陽自古歷史文化厚重,物產豐富,人才輩出,素有“蜀道明珠”、“富樂之鄉”之美稱,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九寨國際旅遊環線和三國蜀道文化國際旅遊線上的主要節點,曾獲得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在眾多榮譽的背後,這座年輕而古老的城市且擁有著多個全國唯一。其中,以下三個唯一最引綿陽人驕傲和自豪:

中國唯一科技城——綿陽

綿陽作為全國唯一科技城,是黨和國家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之地,即有“西部硅谷”之美稱,也有“智慧之城”之讚譽。

綿陽,一個擁有多個全國唯一的城市

目前,綿陽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18家大型軍工科研機構;有長虹等50餘家大中型骨幹企業;有西南科技大學等1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專業研究機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5個、國家技術中心4個,薈萃了包括26名兩院院士在內的17萬餘名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在許多重要科技領域裡聚集著大量高層次人才。綿陽成為目前我國唯一一個“國”字號的科技城。

全國唯一羌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

北川作為中國唯一羌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屬綿陽市管轄。東接江油市,西靠茂縣,南鄰安縣,北抵松潘、平武縣,距市區42公里左右。有“中國米黃大理石之鄉”、“中國大禹文化之鄉”、“中國羌繡之鄉”等稱號。

綿陽,一個擁有多個全國唯一的城市

北川縣自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設縣,因縣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後改為石泉縣,1914年,因與陝西省石泉縣同名,而複名北川縣。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8年1月起北川按少數民族縣待遇”。歷時17年,至2003年6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北川縣,設立北川羌族自治縣,同年25日(農曆十月初一,羌歷年)舉行了隆重的北川羌族自治縣成立慶典。

2008年5月12日,北川羌族自縣曲山鎮(北川老縣城)因“5·12”大地震夷為平地。同年11月初,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查通過北川新縣城選址,定於安縣安昌鎮以東大約2公里處。

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處於黃土鎮與安昌鎮之間,距離老縣城23公里,北川新縣城緊鄰安昌河,依山傍水,自然條件優越,新縣城取名永昌鎮,取相鄰的永安、安昌兩鎮首尾一字,寓意著北川新縣城還有北川和全國一樣,永遠繁榮昌盛。

全國唯一的景區高鐵站——江油青蓮國際詩歌小鎮

青蓮國際詩歌小鎮是我國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居,是當今世界上反映李白文化最完整、最集中的地方。

綿陽,一個擁有多個全國唯一的城市

詩歌小鎮有“詩仙”李白遺蹟隴西院、洗墨池、磨針溪、石牛溝、粉竹樓等;有國家4A級景區太白碑林、太白祠、金樽廣場;有李白衣冠冢-明賢詞;有李白胞妹李月圓墓。

青蓮國際詩歌小鎮作為國家級特色小鎮,高鐵站與景區無縫連接,這是全國唯一的景區高鐵站。

目前,青蓮國際詩歌小鎮斥巨資打造李白·時光小鎮,項目修建進入倒計時。屆時,李白.時光小鎮將成為世界級國際李白文化第一旅遊小鎮。

綿陽市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現代化科技成就,城市環境水平,城市文化品位得到迅速提升。秀美的山川,宜人的氣候,優良的人居環境,綿陽市正逐步成為中國最佳宜居城市。

綿陽之未來,必將成為一座創新城市,必將成為中國西部一顆耀眼的明珠。

綿陽,一個擁有多個全國唯一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