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剁手」?很可以!被騙子「剁手」?不可以!

“雙11”“剁手”?很可以!被騙子“剁手”?不可以!

一年一度的“剁手節”“雙十一”即將來臨,遼寧省公安廳反電信詐騙中心提醒,雖然每年的“雙十一”電商都會推出讓人眼花繚亂、層出不窮的玩法,但都會有騙子趁機上線,藉著“雙十一”實施詐騙,每年中招的市民不在少數。

套路1 向買家發送假紅包和假中獎信息

今年“雙十一”,駐紮在各大交易平臺內的商家們一如既往地推出了“搶紅包”“優惠券滿減”等優惠活動。殊不知,在買家搶紅包的同時,騙子也伺機而動,準備好了一大撥病毒紅包、假紅包和假中獎信息,等待消費者落入圈套。

真相:“雙十一”前後,如果消費者收到中獎信息,聲稱有微信紅包或優惠券等待領取並附上一個鏈接,消費者就要留心,這些很可能就是釣魚鏈接。

破解:“雙十一”的紅包優惠、優惠券等最好通過官方途徑領取,而不是隨意點擊收到的不明短信或微信消息中的鏈接。假的微信紅包通常需要讓消費者進行多次轉發、分享後才可以“提取”,並且,打開後會出現鏈接,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要警惕騙子已上線,需要果斷停止操作。

套路2 假朋友發來鏈接請求幫忙代付

“雙十一”期間,電商們大搞搶購、秒殺等玩法,消費者除了自己發力外,也許還要給朋友“助力”,這時,如果一位熟悉的“朋友”發來一條“朋友代付”的鏈接,消費者就很有可能因為一個操作被騙取大筆的資金。

真相:騙子通常通過某些即時聊天工具,偽裝成消費者的親朋好友希望其幫忙代付。如果消費者不留神中招,代付後很快就會被騙子拉黑。

破解:如果遇到此類信息,一定要先與發來信息的親朋好友聯繫,確認確有此事後,再用正規的付款方式幫忙付款,千萬不要不經核實就付款。

套路3 假客服或快遞小哥為消費者辦理退款

“雙十一”購物付款後,有人會收到這樣的信息:“人太多卡單了,交易沒成功!”,“不好意思,這個貨已經沒有了”……

真相:這些其實都是騙子辦理“退款”的常見藉口,消費者一旦輕信了對方,點擊信息內不明鏈接或交出短信驗證碼,那麼就距離被騙不遠了。

破解:遇到這類情況,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對方索要銀行卡卡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個人信息,消費者切記不要透露。如果不能確定訂單是否真的出現了問題,建議通過正規的途徑向官方客服求證。

如今,騙子的招數層出不窮,近兩年還出現了一種“快遞小哥加好友退款”的新型詐騙:騙子冒充快遞公司員工,自稱將消費者的快遞弄丟了,打算全額賠款給消費者,隨後讓消費者添加自己的微信,並在微信中誘導消費者發送鏈接或二維碼等,騙取消費者的錢財。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必要時與快遞公司取得聯繫,核對快遞情況。

套路4 職業差評師惡意差評敲詐店家

“雙十一”本來是店家衝業績、搞促銷、賺錢的好時機,但是如果店家不幸遇到了“職業差評師”,有可能被坑得血本無歸。曾有報道稱,某差評師以一個差評勒索了8888元。

真相:一些差評師會冒充客戶進行網購,收貨之後卻以產品質量差等藉口威脅店家。然而,這些差評師既不願意退貨也不願意換貨,沒有好處就給差評。

破解:店家遇到這種事時,千萬不能妥協,不要指望“刪差評”只交一次錢就夠了;店家遭到勒索後切忌置之不理,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處理。店家可以第一時間與電商平臺打電話告知情況,充分溝通並徵求客服處理意見,情況嚴重時建議報警處理。

遼寧省公安廳反電信詐騙中心提醒,消費者或店家在網購中出現問題,可以撥打工商部門投訴熱線12315或質監部門投訴熱線12365進行投訴;各大交易平臺也都有自己的專業客服,負責處理交易糾紛,消費者或店家可以向平臺客服投訴或舉報;當遇到網購詐騙,消費者或店家應立即打電話報警,或及時向公安局網監處報案。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方月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