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會特輯(二)|看人臉識別技術如何成爲安防行業新寵

本期導讀

人臉識別作為新型技術,憑藉其識別精確度和識別速度在不同的應用場景快速落地,在多個安防應用場景中,人臉識別作為核心技術發力,在實際應用中取得頗豐的成績。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1.91億元,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各行業應用滲透的不斷深入,預計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27.61億元。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地鐵站、高鐵站、機場進出站通道,安防監控系統,個人身份掃描認證系統中的廣泛落地,其在安防產業中已佔據一席之地,成為助力安防市場各細分領域技術和功能升級的關鍵。

安防行業應用場景

城市“雪亮工程”

圖像抓拍,數據對比,視頻追蹤,精準定位,蹲守抓獲……,“雪亮工程”建設絕不是簡單的視頻監控,而是一張上下聯動的數據聯控大網。 “雪亮工程”建設正像一把“維穩利刃”,築起一張安全防控的大網,將視頻監控延伸到了各類感知系統,並與公安大數據、城市管理大數據結合相結合,人臉識別成為重要的數據輸出口。

“智慧警務”

頻頻上熱搜的演唱會罪犯捕獲,人臉識別安防攝像系統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據統計,杭州作為全國第一個實現“全市人臉識別比對系統數據聯網”的城市,截至今年上半年,杭州公安機關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已抓獲犯罪嫌疑人4200餘人。在“智慧警務”的構建過程中,人臉識別攝像機作為信息採集前端,實現高精度信息捕獲、分析、讀取。

門禁、閘機系統

在門禁和閘機系統中,最為重要的一層技術便為身份識別,人臉識別所具備的精確性、高效率使得其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在機場、地鐵站、火車站、高鐵站、小區門禁系統等領域助力身份識別的準確性。

各類自助機系統

在各類自助取款機、業務辦理機、零售機、自助快遞機等服務系統中,有廣泛領域的自助系統通過引進人臉識別技術,提高處理效率和準確度。

安博會特輯(二)|看人臉識別技術如何成為安防行業新寵

人臉識別技術優勢

非接觸性

不同於指紋識別、密碼識別等安防手段,需要識別人員主動提供信息,人臉識別技術主動識別身份,與系統大數據進行比較,進而發揮其功能,具有更高的效率,打破了很多界線,提高了體驗度,節省識別流程、

採集效率

人臉識別技術的處理速度極大的提高了信息採集的效率,與此同時,也為人臉識別系統後臺的功能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信息採集十分便捷高效。

安博會特輯(二)|看人臉識別技術如何成為安防行業新寵

人臉識別技術發展方向

安全性

在眾多的人臉識別場景中,大部分為被動識別,在無感知的情況下采集個人信息,其中所隱含的安全問題是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人臉識別技術落地的標準還需進一步制定。

精確度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不斷的革新與發展中,識別的精準度已達到日趨完善的地步,其在警務、國防等領域的進一步應用意味著其需要更大的精準度來保障。

從人臉識別到步態定位

城市安防工程還在不斷的建設當中,步態識別旨在通過人們走路的姿態進行身份識別,與圖像識別相比,具有相異的著力點,其與人臉識別的結合將更大程度上保障識別的精準性。

從“感知”到“預測”

“看得懂”是AI技術初始的定位,隨著技術的進一步革新,人臉識別技術必將向“預防”功能轉變,在過程中賦予各類產品方案更多高科技特性。

華北工控產品方案

視頻監控系統

針對人臉識別技術在視頻監控領域的廣泛運用,華北工控4K網絡攝像機LAB-8606A採用邊緣計算的概念,具有海量數據處理能力,產品有高品質超高清視頻編解碼能力、接口豐富、擴展性強,能夠在人臉識別安防領域持續發力。

安博會特輯(二)|看人臉識別技術如何成為安防行業新寵

安防閘機、門禁系統

在閘機、門禁領域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在華北工控人臉識別嵌入式硬件產品方案設計過程中,賦予硬件產品方案強大的數據處理與運行能力,具有優異的兼容性與柔性,能夠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的不同而靈活提供與外界交換信息的途徑,充分發揮“工業級別性能”優勢。

安博會特輯(二)|看人臉識別技術如何成為安防行業新寵

在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聯繫也日益密切起來。作為一項較有代表性的前沿技術,人臉識別正逐步走入人們生產生活的多個場景,併為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提供技術支持。華北工控在研發、生產多個領域持續更新在安全性、精確度方面的技術,著眼於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行業細分領域的擴展應用。

更多人臉識別安防產品方案,盡在2018北京安博會華北工控W3 C07展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