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也許是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了農村老家,進城生活,我們這個時代,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切地關注、談論鄉愁。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也許吵鬧的城市缺少人情溫暖,人需要一片寄情的山水,在閒暇的時光中,故鄉隱約的召喚牽動靈魂,化作鄉愁入夢。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鄉愁是一種思念。但思念是針對性的情感,無論思念親人、情人或者朋友,都是身在遠方對另一個人的溫暖回憶,思念得受不了,打通電話,思念也就隨之而去。但鄉愁不是。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在鄉愁的瀰漫中,你可以給親人打一個電話,但卻不能給村莊、河流打電話。即使你回去一趟,在家鄉小駐幾日,讓鄉愁暫時消失,但也許剛剛坐上返程的汽車,一種模糊的情感又會慢慢升起。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與思念相比,鄉愁顯得廣闊而又模糊,抽象而又具體,就像月籠霧江,空闊蒼蒼,久佇江邊,一任寒露溼衣,卻無法滿足對鄉愁的釋放。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在外工作的城裡人,總會與鄉愁不期而遇,讓思念伴隨著一絲柔美的落寞;漂泊在外的遊子,總會與鄉愁相伴,想家的熱淚,溫潤了心靈的開闊。我不禁疑惑,古代人背鄉離井成為遊子,可能是戍守邊疆,也許回家時成為了馬背上的枯骨;也可能是為了生存的逃離,再也沒有回家的指望,鄉愁就成了他們生命中繞不開的主題。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在漫長的歷史中,戰亂、動盪、天災往往就是一種最基本的社會形態,鄉愁也就成了那個時代的普遍情感,也難怪在中國的文化史中,鄉愁始終是龐大的文學命題,留下了數不清的鄉愁文字。不管是“低頭思故鄉”的李白,或是“月落烏啼霜滿天”的張繼,不管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王維,或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賀知章,都在站在異鄉的大地上,遠望蒼茫,發出最為動人的鄉愁呼喚。

故鄉的召喚,化作鄉愁入夢

人生總是伴隨著愁。不順心、辦不了、過不去,愁;煩惱、失望、悲涼,愁。愁是涼了的情,揪住的心,愁是漆黑的夜,荒蕪的路。不管愁何,只要被愁趕上,立馬晴轉陰雨。而,唯獨鄉愁,猶如霞光晚照,在淡淡的傷感中流淌著溫暖的彩色。鄉愁可能是人世間最美的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