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 送寒衣

中國有三大“鬼節”:清明

中元寒衣,佔據了一年的春、秋與冬。

在陰陽五行的學說看法裡,清明時節三月,是水氣(即陰氣)“”的階段,這時鬼節起到收鬼的作用;七月中元,水氣”,鬼門開,正是餓鬼的時候,這時鬼節起到為鬼施事,避免禍害的作用;十月寒衣,是水氣“壯”的階段,是鬼的“旺月”。

從中元節的“放鬼”,到寒衣節的“旺鬼”,再到來年清明時節的“收鬼”,三者循環往復,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十月一 送寒衣

古話說,“事死如事生”,這三大鬼節,實際上是人們對鬼的信仰,反映了人們對死後世界的想象,也是現實世界的體現。人們根據自然的節氣變換,調整農業生產生活,甚至是政治文化生活,進行追懷亡靈和祭祀先祖的活動。

時至今日,清明早已成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中元也是鬼節中最有名的,而十月初一的寒衣節則漸漸被我們遺忘了。

送寒衣

十月一 送寒衣

寒衣節,在農曆的十月初一,舊時在這天有祭祀的習俗,燒的多是一種紙折的衣服,叫“送寒衣”。《燕京歲時記》記載:“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掃之候,俗謂之送寒衣。”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寒衣節”事實上已經名不副實了:祭祀的時候,“寒衣”多用“包袱”代替。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十月朔,紙坊剪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識其姓字行輩,如寄家書然,家家修具,夜奠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今則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無寒衣之實矣。包袱者,以冥鏹(音同搶,冥鏹指紙錢)封於紙函中,題其

姓名行輩,如前所云。

由此可知,“寒衣”,即剪成衣服樣子的彩紙,上面寫上要祭奠的人的姓名和行輩;而“包袱”,則是包著紙錢的紙函,紙錢上同樣也要寫上要祭奠人的姓名和行輩。

九月授衣

步入十月,冬天到來,嚴寒將至,人們紛紛換上冬衣。

《詩經》中有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認為,九月霜降之後,婦女們忙完其他事項,可以開始製備冬衣。

到了唐朝,因府兵制和戰爭因素,家中兒郎遠赴邊關,行軍用品需自備,“寒衣”成為家人寄託思念的媒介。故而也正是在唐朝,形成了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的傳說。

十月一 送寒衣

同時,唐朝時人們對佛教觀念的接受則塑造了寒衣節習俗的基本形式,人們認為,只有通過焚化的形式才能使鬼收到生者的獻祭

發展到明清時期,“送寒衣”的習俗有了變化:由包袱代替寒衣,這在上文《帝京景物略》的引用中提到了。

燒包袱

到了民國初期,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紙店去買寒衣紙,它是用冥衣鋪糊燒活的彩色蠟花紙,裁成布匹形狀的長條,一般是一張紙破三條或四條。粉紅色的印上白色圖案;白色的則印上青蓮色的圖案;

黃色的則印上紅色圖案(一般均為牡丹、菊花、蝴蝶的連續圖案)。也有用素色紙的。總之,只是象徵性的東西。

十月一 送寒衣

有的把這些寒衣紙剪成衣褲狀,有的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裡焚化。

還有的更為講究的富戶,則請冥衣鋪的裱糊匠糊上一套皮袍、皮褂、皮褲、風帽、棉襪,納有云紋的“老頭樂”毛窩(棉鞋)或繡花花盆底棉鞋等

高檔禦寒冬裝

不論用什麼樣的寒衣,都要以紙錢、紙錠為主,一併裝在包裹內,供罷焚化

十月一 送寒衣

焚化時,送到大門以外,還有送到十字路口

的。

根據道家的說法,如果給男的燒紙,先在地上畫個十字;給女的燒紙,在地上先畫個圓圈,然後將包袱放在十字或圓圈的中間點火焚化。

所畫的十字要東、西、南、北橫平豎直。所畫的圓圈,留個缺口,朝著西南方向。

畫十字的意義是不論亡人在何處都可以收到這份冥資。而給女鬼燒紙時所畫的圓圈,其缺口向西南,指向“幽關”,即所謂“鬼門關”,因為魂皆在“關”內,故將冥資送入此“關”。把包袱放在“十字”之上或圈內,還可以防止其它孤魂野鬼來搶

同時,還要留出幾張散紙錢,放在“十”字或圈外焚化,謂之“打發外崇”。

早年,講究的家主另糊一個小包袱,是給“

當方土地爺”的,上書“土地酒資五錠”,亦放於圈外焚化。

最後,將上供用的那碗清茶一潑,即告禮成。

祭祀不滿三年新喪燒包袱時有大聲嚎哭的,尤其是婦女拉著長腔,有詞有句地哭訴。這是當年街頭巷尾的一大奇觀。

十月一 送寒衣

而今,考慮到環境、安全這些因素,大家刪繁就簡,燒寒衣、燒包袱這種祭奠方式逐漸少了,但是不忘本的初衷不該丟掉。

同時,大家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也別忘記給父母打個電話,在隆冬來臨之際,或許這是最好的暖身之禮

十月一 送寒衣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文參考《中國鬼節:由寒衣節說開去文 》石夢可、《老北京民間風俗百圖——燒包袱圖》

十月一 送寒衣

十月一 送寒衣

十月一 送寒衣

十月一 送寒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