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之吻」,口紅的那些紙短情長

一直以來,覺得口紅只是女人使用的化妝品,沒有其他的意義和涵養,今天百度了一下口紅的歷史,忽然覺得口紅是多麼的高大上。公眾號作為口紅知識,但卻沒對口紅的歷史做過深入的瞭解,只是簡單的試色,測評,對此感到萬分內疚,我們真的不是一個學術性的平臺,我們是一群逗比,卻取了這麼一個具有權威性的名字!是不是該改名了?小仙女們幫我出出主意???

“勝利之吻”,口紅的那些紙短情長

漲姿勢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發佈了無條件投降的詔書——曠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紐約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這一偉大的勝利。在時代廣場,《生活》雜誌的記者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抓拍到了一個動人的場景:一名水兵在歡快的人群中,激動地親吻了身旁的一位陌生女護士。艾森施泰特將這幅照片命名為“勝利之吻”,發表後,便一直被視為二戰結束最經典的紀念。

“勝利之吻”,口紅的那些紙短情長

1980年,《生活》雜誌費盡周折找到了當年照片中的女主角——埃迪特·卡倫·沙茵。光陰荏苒,二戰的烽火早已成了過眼煙雲,當年的妙齡少女也被時光雕刻成了花甲老嫗,但曾經的動人瞬間,卻被永遠定格在了發黃的照片之中。“那真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吻。”沙茵回憶道。再被問到更多的細節時,她說:“上街前,我向同事借用了一支口紅,據說不會脫色。她遞給我時,還笑著說‘接吻都不怕’。要在平時,我們都不允許化妝,但那天實在是太不一般了,我想打扮得漂亮一點慶祝勝利。”

“勝利之吻”,口紅的那些紙短情長

幾乎可以肯定,沙茵藉用的正是蜜絲佛陀的 Tru-color口紅,因為當時很少有口紅能夠“接吻都不怕”,並且足夠風靡。這款產品的研發肇始於1939年。當時蜜絲佛陀·Jr剛接管公司大權不久,在基本完成公司業務的平穩過渡之後,他便立刻回到了實驗室,致力於發明一種“不會刺激嘴唇”的新型不脫色口紅。

口紅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久遠的古埃及時期。《埃及豔后》中風姿卓越妖嬈迷人的王后形象並不是空穴來風,古埃及人對“彩妝”尤為熱愛,甚至不分男女。古埃及人使用氧化鐵、胭脂紅和其他染料,創造出各種顏色的“唇膏”,從桔粉色到黑色,應有盡有。

口紅在中國的誕生應是3000多年前,據記載,商紂王喜歡將凝固的花汁給嬪妃塗唇染指,因此法最早源於燕國,後人就把它叫作“燕脂”(胭脂)。中國唐朝,貴族婦女和教坊歌妓喜歡以檀色注唇,後世沿用。

在公元1000年,著名的摩爾人美容師Abulcasis發明了第一個方便使用的盒裝固體唇膏。那時的口紅與如今的盒裝護唇蜜相似。

到了近代,口紅的發展主要在西方。大約在1660~1789年,歐洲的法國和英國男士流行塗口紅。

19世紀歐洲的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口紅被視為是妓女的用品,使用口紅是一種禁忌。大約在1660-1789年,歐洲的法國和英國男士間流行塗口紅。

十八世紀美國、清教徒移民並不流行塗口紅,愛美的女人會趁人不注意時以絲帶摩擦嘴唇,以增加紅潤,這樣的情形直到十九世紀,十九世紀流行蒼白,口紅和化妝品被視為禁忌,而轉為以藥品型式販售。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由油脂和染料組成的現代口紅雛形誕生,將膏狀口紅裝於小瓶子內,然後用刷子蘸上塗抹。隨後法國嬌蘭將管狀口紅引進美國,販售對象主要為少數貴族。

第一支金屬管口紅是由美國康乃狄克州沃特伯裡的毛里斯李維和史柯維爾製造公司於1915年製造,屬於大眾化產品,女士們用指甲輕輕滑動管身上的小槓桿,就可以讓膏體彈出。

棒式口紅的出現,是化妝歷史上的一次革命。1912年,紐約市婦女參政權論者的示威活動中,著名的女性主義者都抹上口紅,把口紅示為婦女解放的象徵。

1920年電影帶動了口紅的流行,後各類口紅顏色的流行都會受到影視明星的影響,而帶動風潮。1923年,小詹姆斯·馬森發明了旋鈕口紅之後,口紅才有了現在常見的模樣。但是,關於口紅的效果,卻仍是數千年不變的糟糕。當時最主流的口紅配方,都是由昆蟲粉末、蜂蠟、橄欖油、黃油、豬油等“豐富”成分組成的,抹在嘴上不僅刺激皮膚,而且很容易變質,往往塗上幾個小時後就開始變色失效。

伊麗莎白雅頓夫人和雅詩蘭黛夫人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在她們的沙龍里售賣唇膏,至今這兩大品牌的生產唇膏就一直沿用旋轉式的膏體。

蜜絲佛陀·Jr發明了一種全新的配方,彌補了之前所有產品的不足。為了檢驗口紅的刺激性和顏色穩定性,他進行了一系列試驗,並徵集了許多工廠女工自願試驗產品。在最初的實驗產品獲得成功以後,他又繼續徵集了眾多不同膚色、年齡、生活習慣的志願者試驗產品——當然,她們都會獲得一定的報酬。

最有趣的是,蜜絲佛陀·Jr還找到了公司下屬部門的一對剛訂婚的情侶,請他們早上提前上班半個小時,通過接吻來了解口紅的顏色究竟能夠持續多久。這對情侶表現得十分扭捏,蜜絲佛陀·Jr向他們支付了一筆豐厚的報酬,這才說動他們加入實驗。但是,短短几周之後,他們就表示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但是,新產品要想上市,仍然需要更多的數據證明口紅的顏色持久性。為此,蜜絲佛陀·Jr按照這對情侶的唇形,用橡膠研製了一款“接吻機器”。這款新型設備的一端有一個曲柄,連同壓力器一起,可以測量從零到三十磅的壓力,以真實地模擬各種條件下的接吻情況。測試時,要先將口紅塗在“她”的嘴唇上,然後再將一張面巾紙放在兩個嘴唇模型之間。接著,開啟接吻機。之後,檢查面巾紙,查看在唇印開始褪色之前,到底殘留了多少印跡。相關數據,都被小心翼翼地——記錄在冊,以備查閱。

“勝利之吻”,口紅的那些紙短情長

實驗中用到的面巾紙,很快被人們作為收藏品而搶奪一空,他們中不僅有公司的員工,也有想要獲得蜜絲佛陀沙龍紀念品的參觀者。1940年,在經歷了數月對各種配方和顏色的試驗之後,Tru-color的六款深淺不一的紅色口紅終於上市了,它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支完美的口紅”。隨後,公司舉行了“一生一次的產品”的大型促銷活動,Tru-Color口紅通常和液體粉餅搭配銷售:“這是一款為嘴唇塗上栩栩如生紅色的口紅,既不會幹燥,也不會脫色,還能避免口紅留下印跡,尤其對於敏感性嘴唇非常安全。”

當時最大的口紅廠商之一Tangee,曾推出一個名為“戰爭”、女人和口紅”的廣告。

在1940年拍攝的電影《姑娘成群》中,露西爾·鮑爾成了第一個使用Tru-Color口紅的女明星。這是一部由百老匯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露西爾·鮑爾遇到了樂隊指揮德西·阿納茲,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她一臉幸福地對蜜絲佛陀·Jr說:“新口紅棒極了,接吻都不怕!”——真懷疑沙茵的同事偷聽了這句話。

二戰之後,口紅順利發展,從一種標誌,一個徽章,變成了女性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用具。如今的唇膏多種多樣,還衍生出了唇蜜、唇釉、有色潤唇膏等產品。顏色、質地、外觀和氣味等方面也不斷推陳出新。

1950年,戰爭結束,女星們帶動將唇形顯得飽滿、魅惑的流行。1960年代,由於流行白色與銀色等淺色的口紅妝,魚鱗被用來製造出閃動的效果。

1970年,迪斯可流行時,紫色是一種流行的口紅顏色,而龐克族喜愛的口紅顏色為黑色。

1990年代的口紅開始出現咖啡色的口紅,在某些搖滾樂團中也出現一些人使用黑、藍色的唇色。

1990年代末期,維他命、藥草、香料等材料被大量添加於口紅之中。

到了現代,口紅所折射的消費心理似乎成了宏觀經濟的晴雨表,於是有了“口紅經濟”這一經濟學稱呼。

“勝利之吻”,口紅的那些紙短情長

縱觀歷史,在所有化妝品中,似乎最神奇的還是口紅。那些平淡無奇的臉龐,只要用口紅輕輕抹上淡淡的一層,便會立刻神采飛揚起來。法國唇膏專家魯爾特·巴比說:“唇膏的奇妙在於全然改變一個女人的形象魅力,使這種魅力折射出女性獨特柔美的活力。”

口紅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的另一面鏡子。口紅是工具,卻也是文化,它的發展象徵著潮流的變化,亦代表著人類對美的永恆的追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