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精美的“剔犀”工藝。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雲雕”新傳人王陳豐與愛人研究雲紋走勢技法。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陳勤立與夫人王素平開心地切磋新概念設計方案。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雲雕”一家人其樂融融,觀摩即將推向市場的新產品樣片。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打磨物件“灰胎”。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精心描繪作品。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用“大漆”刷制物件面板。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粗磨”鏤空高檔靠背座椅。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大漆”刷好的物件須放置陰乾。特別的物件有上百道工藝,上百天才能陰乾。

千年“絕活”傳承有道

親切交流,共話繼續傳承“雲雕”絕活。

在山西省旅發事業強勢推進中,湧現出一批民間“絕活”傳承者,山西新絳大家雲雕漆藝研究所創辦者陳勤立夫婦一家人就是其中的傳承者。

新絳雲雕又稱“剔犀”,源於唐代宮廷“剔犀”漆藝。千年“絕活”咋在新絳存世,又咋被陳勤立一家發揚光大呢?陳勤立道出奧秘。清末“雲雕”絕活流落新絳“七十二行城”。1958年,成立新絳工藝美術廠,新絳工藝美術廠奠基人王永福等匠人傳承“雲雕”絕活。陳勤立的愛人王素平的爺爺,就是王永福。王素平是廈門大學美術學院的大專生,她力推老公偏愛的“雲雕”事業。如今“大家雲雕”當家人陳勤立,曾是工藝美術廠員工。他19歲入廠,20歲公派四川美院深造,21歲回廠任技術科長。當時,新絳工藝美術廠員工達580餘人,漆器賺外匯已聲名遠播。改革開放初,新絳人以20個外匯券買一臺“福日”電視機為榮,外匯券就出自美術廠。1985年,陳勤立的作品《中華魂》在首屆全國漆畫展亮相,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故宮》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全集》。

正當陳勤立宏圖大展之時,經濟“大潮”“淹沒”他所在的廠,企業“倒閉”。但是,“大潮”卻給了陳勤立新的契機。2009年,陳勤立與夫人王素平開辦新絳大家雲雕漆藝研究所。研究所吸納50餘人就業,人均工資上千元,使將要失傳的“雲雕”煥發新的生機。2011年,“絳州剔犀”被列為國家非遺項目,為傳承“雲雕”注入強勁動力。之後,“雲雕”精品《飛燕》《雨水》在鳥巢展出,成為傳世佳品。精美的“雲雕”電視櫃受到德國貴族家庭青睞,遠銷歐洲。

傳承需要“後繼有人”。陳勤立的兒子王陳豐也投身於“雲雕”產業,他一邊學習工坊熬漆、配漆等技藝,一邊專攻紋樣圖案設計。去年,王陳豐與中央美院設計學院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締結美好姻緣,並在北京開辦“大家雲雕”工作室。

傳承有道,耕者有獲。陳勤立夫婦的《曲水流觴》等作品入選國家級漆藝展,他被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太原理工大藝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如今,新絳“雲雕”這束奇葩,在我國漆藝行業大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