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作於陶淵明歸隱前還是歸隱後?

《歸去來兮辭》作於陶淵明歸隱前還是歸隱後?

《歸去來兮辭》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之一。北宋文學大家歐陽修曾推崇備至地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而已。”這篇名作標誌著詩人陶淵明官場生涯的結束和田園生活的開始。有關它的創作時間,陶淵明在自序中這樣寫道:“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陶淵明說他作此賦於“乙巳歲十一月”,也就是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十一月解官歸隱之時。史家記載也與此相同。如梁沈約《宋書·隱逸·陶淵明傳》雲:“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其後各家年譜、詩話多采用這種說法,如吳仁杰《陶靖節先生年譜》、丁晏《晉陶靖節年譜》、古直《陶淵明年譜》等。但是由於賦文中關於歸隱後田園生活的描寫,有“農人告餘以春及”,涉及到春日景象,與《序》末的落款時間“十一月”不合,因此學者們又懷疑此賦不是歸隱時所作,因此對賦的創作時間,產生了不同的看法。目前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觀點:

《歸去來兮辭》作於陶淵明歸隱前還是歸隱後?

一、作于歸田後

當代學者王瑤認為:“本文是陶淵明辭彭澤令後歸田初所作,敘述歸後的心情和樂趣。”至於賦文中的春景問題,他認為“農人告餘以春及”之後所有的描寫都是出自詩人的設想。而從第二個“歸去來兮”至“感吾生之行休”是陶淵明對來年春天生活的美好設想。

《歸去來兮辭》作於陶淵明歸隱前還是歸隱後?

有人則認為是詩人歸隱很久後所作。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評論說:“‘園日涉’那一段,先生歸去來一年中之事也。......先生歸去來已久,有寒盡不知年之意,非農人之告,幾不知時之為春。”逯欽立因賦中“辭涉春耕”一句,推斷陶淵明先寫成《序》,而“全文寫成在次年”。而臺北楊勇則推斷:“《歸去來兮辭》作於次年春,寫成後補以序,序為追記,故曰‘乙巳歲十一月’”。賴義輝又因為《歸去來兮辭》中有點明季節、描寫春景的句子,與《序》文所標“十一月”時間上有衝突,殊不可信。賴義輝又根據《序》及《祭程氏妹文》考訂陶淵明辭官的時間仍在義熙元年冬,很顯然賴義輝也以為《歸去來兮辭》的寫作時間在辭官後次年的春天。

《歸去來兮辭》作於陶淵明歸隱前還是歸隱後?

二、作于歸隱前

王若虛認為:“《歸去來兮辭》將歸而賦耳。”接著又對《歸去來兮辭》的寫法提出了批評說:“既歸之事,當想象而言之,今自問途而下,皆追錄之語,其於畦徑,無乃窒乎!‘已矣乎’雲者,所以總結而為斷也,不宜更及耘耔嘯詠之事。”王若虛認為《歸去來兮辭》既作於未歸之時,賦中所敘之事、所寫之景,自然應當是想象之詞,但讀來卻全如歸隱後追錄回鄉途中見聞及歸田後之行事,這是文章的疵病。錢鍾書也贊同《歸去來兮辭》作于歸隱前。但錢鍾書對王若虛的所謂“追錄”提出了質疑,認為王若虛太執著於《序》中之語,未涵泳本文。錢仲書引周振甫之言,“《序》稱《辭》作於十一月,尚在仲冬,倘為‘追錄’、‘直述’、豈有‘木欣欣以向榮’、'善萬物之得時’等物色?亦豈有‘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為未歸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

《歸去來兮辭》作於陶淵明歸隱前還是歸隱後?

然而有人對這種說法提出了異議,認為文章作成“倘在歸來前夕,從時間與感情兩方面都解釋不通。就時間來說,陶淵明早有歸志......加上‘程氏妹喪於武昌’,更是‘情在駿奔’,十分焦急,奔喪還怕來不及,哪裡還有閒暇時間寫文章?就感情來說,陶淵明滿懷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對已故親人的懷念和憂傷,也無想象田園之樂的閒情雅趣”。

《歸去來兮辭》作於陶淵明歸隱前還是歸隱後?

以上兩種說法,見仁見智,孰是孰非,實難斷言。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