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公司同意在南极部分区域停止捕捞磷虾

磷虾是浮游甲壳类动物,在南极食物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们是南极各种动物的食物,包括企鹅、鲸鱼和海豹。自2010年开始南极磷虾过度捕捞使该海域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全球五大磷虾捕捞公司同意从2020年起停止在南极半岛“生态脆弱”的海域捕捞磷虾。

五大公司同意在南极部分区域停止捕捞磷虾


这五家公司分别来自挪威、智利、韩国和中国捕捞量占南极磷虾总捕获量的85%,这是渔业公司首次为南极海洋保护区提供支持。

撤离磷虾生态脆弱区

磷虾在许多不同的海水中大量存在。然而,南极磷虾因其较高的商业品质而特别受到捕鱼业的青睐。磷虾广泛用于动物饲料和提取磷虾油,磷虾油中含有-3脂肪酸,-3脂肪酸是一种对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

自2010年以来,南极磷虾的捕捞量一直在增加。渔船已逐渐靠近夏季为企鹅、海豹和鲸鱼提供食物的水域,以及在冬季为鱼类产卵的水域。磷虾捕捞给南极洲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比如对食物链的干扰、渔船造成的污染、石油泄漏或水深测量,这些都会破坏生态脆弱地区。

到2020年捕虾公司即将撤出的区域

为了应对科学证据和来自民间社会的压力,磷虾捕捞公司正撤出南极海域。最大的磷虾捕捞公司之一Aker Biomarine的执行副总裁Kristine Hartmann说:“我们正在与ARK成员(负责任的磷虾捕捞公司协会)、科学家以及包括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环保非政府组织进行对话,这使得努力成为可能。”

撤离的重要性

渔业公司已经同意离开企鹅栖息地30到40公里。根据《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CCAMLR),南极磷虾捕捞主要集中在48捕捞区。

中国磷虾捕捞

2009年,中国开始捕捞南极磷虾,并迅速扩大活动范围。中国、挪威和韩国是最大的南极磷虾捕捞国,挪威在捕捞和加工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006-2016全球磷虾捕捞量走势

周伟说:“中国是CCAMLR的成员,也是主要的磷虾捕捞国,因此在南极海洋保护中扮演着关键角色。”2017年发布的渔业产业技术“十三五”规划,要求中国增加磷虾的捕捞和加工能力,提高捕捞技术和竞争力,支持磷虾产业链的发展。但中国国家海洋局同年发布的一份有关中国在南极活动的白皮书,将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关键原则。中国需要决定如何在开发南极渔业资源和保护南极环境之间取得平衡。

海洋保护区

宣布这一消息的五家公司是2012年成立的ARK公司的成员。其中包括最大的磷虾捕捞公司Aker BioMarine,中国最大的磷虾捕捞公司CNFC,以及来自智利、韩国和挪威的三家公司。

未来提议的磷虾保护区

从选定的水域中撤出并不会带来环保组织所呼吁的可持续磷虾捕捞。绿色和平组织希望所有公司立即严格限制磷虾在南极周围水域的捕捞,包括已经是保护区的罗斯海、威德尔海、东南极洲和南极半岛。

10月份,CCAMLR的24个成员国将考虑将威德尔海作为保护区的提议。这将创造一个18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海洋保护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Greenovation Hub南极治理研究员陈继良告诉中外对话,CNFC和韩国Insung海洋公园已派出代表加入各自的国家代表团,就保护区进行谈判。

宣布设立禁渔区是渔业公司首次对海洋保护区表示支持。周伟希望这种支持将有助于在10月份的谈判中通过CCAMLR的提案。

文章转载自易网聚鲜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