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將:諡號武安,功績不輸岳飛,卻在後世藉藉無名

宋朝的武將,無論是南宋還是北宋,都是悲劇的,因為宋朝歷代君王都謹記當初他們宋家的江山是怎麼得來的,擔心手下武將再次發動一個"陳橋驛兵變",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也是所有軍人的悲哀。今天要分享的是南宋的抗大金將吳玠。

南宋大將:諡號武安,功績不輸岳飛,卻在後世藉藉無名

吳玠,字晉卿,曾任四川宣撫使、開府儀同三司。他曾長期扼守秦鳳要塞,抵抗金人進攻,使金人始終不敢窺視蜀地,深得隴蜀人民的擁戴。吳玠起於微末,自幼時起,便穩重自持,性格誠毅。他善於騎射之術,而且喜好讀兵書,深諳兵法謀略,作戰有大局觀,不求眼前的小利,故能保持常勝。

吳玠一生征戰無數,抗擊西夏,鎮壓方臘起義,一步步從士卒起官至涇源路副總管。但他的主要戰績還是在川陝防線阻擊金兵,其中又以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大破金軍這三大戰役最為耀眼。尤其在和尚原戰役中,吳玠以少勝多,成為其展示卓越軍事才能的典範。在此戰中,吳玠在物資極其匱乏的情況下,以幾千兵士對抗金兀朮部人強馬壯的萬騎,大敗金兵,破川陝路金兵進攻,史稱“微玠身當其衝,無蜀久矣”。 吳玠資歷比岳飛還要高,他官至節度使之時,岳飛還只是一員偏將。

南宋大將:諡號武安,功績不輸岳飛,卻在後世藉藉無名

不過可惜的是,這位擁有極高軍事才能的人,最後卻英年早逝。因為常年抗擊金朝,護衛川陝地區的安全,吳玠沒有一天過過安生日子。巨大的壓力和沉重的工作負擔,最終壓垮了這位抗金名將。

吳玠病卒於防地仙人關,年僅47歲,死後朝延贈諡號武安,追封涪王。史載吳玠治軍嚴厲,馭將有方,以身作則,威望甚高。《吳武安功績記》中也說:“雖功高貴顯,而居常極簡約,至推以予士,剛略無少吝。其卒也,家無餘資,至無宅以居”。

南宋大將:諡號武安,功績不輸岳飛,卻在後世藉藉無名

這樣一位戰功卓著的大將,緣何在後世籍籍無名呢?

吳玠手握重兵,防地又在四川,這個地方遠離中央,地勢險要,是最容易發生擁兵自立的地方。朝廷對於吳氏既要用,又格外防備,四川錢糧都必須由朝廷管制,吳玠的兄弟吳璘的孫子吳曦被留在臨安做官,實際就是作為人質,以防吳氏反叛。

吳曦後來還是投金叛宋,還被金國封為蜀王,隨之吳家被南宋朝誅滅九族。吳曦的反叛行為,也毀了吳玠的守川之功,實在令人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