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 躋身全國前5位

湖南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 躋身全國前5位

11月7日上午,湖南省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新聞發佈會(第七場)在長沙召開。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肖文偉,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勝出席發佈會,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全省交通運輸事業改革發展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湖南交通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深化交通運輸重點領域改革,注重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突破

1980年桃江縣出現湖南第一個貨運專業戶;1983年城步縣出現湖南第一輛個體大客車;1984年運輸市場全面開放,運輸業蓬勃發展,助推工程機械成為湖南首個千億產業;1991年國道107湖南段改建竣工通車,結束了湖南無高等級公路的歷史;1994年長永高速建成通車,實現湖南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長沙收費站航拍圖。

1999年以湘資沅澧四水下游和洞庭湖區為重點的航道整治工程完工,湖南“兩縱一橫”幹線航道網基本成型;2003年以來,湖南省連續15年將農村公路建設列為省重點民生實事考核項目,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2008年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後,湖南交通人立誓打破交通瓶頸,短短3年時間集中開工高速公路43條,超過前16年開工數量總和,一舉奠定了“湖南通則中部通,中部活則滿盤皆活”的獨特區位優勢;近10年來,湖南堅持發展質量和效益並重,大力完善交通運輸網絡,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全力構建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有力推動湖南交通運輸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益馬高速航拍圖。

跨越

高速公路方面。目前全省共有44條,連通全省116個縣市區,打通出省通道25個,通車裡程達到6582公里,躋身全國前5位,高速公路已成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航拍G0421許廣高速岳陽新開到長沙望城路段。

幹線公路方面。截至2017年底達到3.1萬公里,實現了100%縣市區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在提升路網綜合效益、優化產業佈局、推進城鎮化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村公路方面。總里程達到20.2萬公里,實現100%的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鄉鎮通客車率達到100%,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98.91%。

內河水運方面。通航里程達11968公里,位居全國第3,千噸級航道達940公里,千噸級泊位達116個,港口貨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548.20萬噸躍升到2017年的2.92億噸,增長了52.3倍,基本形成以長江為依託、洞庭湖和湘資沅澧高等級航道為骨架、岳陽港長沙港為主樞紐的內河水運體系。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岳陽城陵磯國際集裝箱碼頭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岳陽城陵磯國際集裝箱碼頭堆場

運輸服務方面。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汽車客運站23046個,其中等級站1131個,汽車貨運站38個,客運班線13123條,營運汽車、船舶、城市公交、出租車數量分別達到34.27萬輛、5495艘、2.7萬輛、3.5萬臺,極大地方便了全省廣大群眾出行和貨物流通。

改革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公路建設由單一的政府養路費投資向多元化籌資、多主體投資方式轉變,特別是“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為公路建設大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局面。同時積極探索“航電結合、以電養航、滾動發展”這條內河水運發展成功之路,湘江水運發展就是典範案例。

改革完善交通工程招投標制度。出臺公路水運工程項目招標分類資審隨機分配合理低價法實施辦法,大力推行電子招投標,有效防範違規干預、圍標串標等行為。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消減收費項目、推進網絡辦理、實施並聯許可為重點著力降成本,以消除斷頭路、實施窄路加寬、強化安保設施為重點著力補短板,以完善物流大通道、推進交通信息化、支持交通新業態為重點著力強服務。

深化交通法治建設。推動頒佈實施5個省級法規,強化事中事後監管,“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全面落實,工程建設、運輸服務等行業5大重點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制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行政審批事項從45項精簡到17項,實現權力大瘦身、服務大提質;紮實推進省直管縣改革試點,賦權33項給試點縣;嚴格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減輕企業負擔。

充分發揮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省份示範引領作用。創新實行“自管模式”,釐清職責,強化社會監理對質量安全的監督,提升監理效能;開展設計施工總承包,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開展建設項目從業人員履約專項整治行動。對違約違規問題保持高壓態勢,努力營造公平公正、誠信守約、風清氣正的交通建設環境。

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順利完成政企分離改革和高速公路體制改革,深化出租車和網約車改革,行業發展活力進一步迸發釋放。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2018年9月28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暨揭牌儀式。

創新

交通扶貧取得新進展。以51個貧困縣為主戰場,加大貧困地區交通項目投入,完善貧困地區交通網絡,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面推進25戶以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建設,大力實施“交通+特色產業”扶貧工程,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建設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貧困地區交通運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穿過苗寨的S99龍吉高速默戎高架橋。

運輸服務邁上新臺階。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廁所革命”,深化路域環境整治,進一步理順機制、解決頑疾、優化服務,高速公路服務水平實現了大提升;推出道路運輸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業務協同辦公,營運車輛年審業務辦理僅需30秒,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施機動車駕培模式改革,目前全省91.9%的駕培機構實行“計時收費、先培後付”模式;落實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深入創建公交都市和推進交通一卡通,開通運營兩條地鐵、一條城鐵、一條中低速磁懸浮,大力建設客運樞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出行需求;按照“一縣一公司、公車公營、系統規劃、鄉村全通、價格惠民”的工作原則,大力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有效解決農民群眾出行難、出行貴、出行不方便等問題。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高速服務區。(資料圖)

安全保障實現新突破。創新開展“隱患清零”,責任層層下壓、隱患動態銷號,“兩客一危”車輛超速和疲勞駕駛分別下降99.98%和99.96%;建立覆蓋全省14個市州、816個重點渡口、28個港區泊位的視頻監控分級管理系統,完成渡口渡船標準化改造和錨地建設,水上交通安全基礎條件有效改善;全面開展公路治超,不斷強化科技治超、聯動治超,試點推廣非現場執法,治超綜合效益顯著。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雙峰縣路地聯合進行治超查處。

綠色交通建設呈現新氣象。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推進長江岸線港口碼頭整治和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關閉拆除42個泊位,退出岸線7302米,“守護好一江碧水”,不斷提升長江經濟帶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水平;推行生態環保設計,積極應用節能技術和清潔能源,大力推行資源再生循環利用,強化節能減排,全力打造綠色公路典型示範工程。

湖南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跻身全国前5位

△岳陽城陵磯國際集裝箱碼頭,復綠。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徵程呼喚新作為。

放眼明日瀟湘大地,一個公、鐵、航、水、郵齊頭並進、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必將為促進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建設、服務全國大局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

湖南交通,正在譜寫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