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雙十一買到最後突然什麼都不買了?

臨近雙十一,大家陷入了瘋狂的購物迷思之中,意識中只有一個字:


為什麼有些人,雙十一買到最後突然什麼都不買了?



小伴也不例外~

買著買著突然發現——購物車爆了,錢包預算癟了,開始焦慮了……

這個還有,先不買吧……但好優惠啊,買吧?

這個好貴啊,不買吧……可買一送一啊,不買吃虧啊?

這個不急用,不買吧……可是我定金都付過了,買吧?

冷靜一下

……

冷靜一下

……


為什麼有些人,雙十一買到最後突然什麼都不買了?

在各種促銷、預售、優惠券的面前,小伴終於放棄:太痛苦了,我啥也不要了!!

做完“不買”這個決定後,小伴心情極度複雜。感覺省了錢,又感覺虧了錢……

雙十一到底該如何取捨決策,才能讓自己不虧呢?


在這個充滿套路的社會,難免會掉坑。掉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續掉坑還不自知。


為什麼有些人,雙十一買到最後突然什麼都不買了?


不要將“沉沒成本”

作為參考依據


1)繼續等,還是打車走?

你正在市中心站等地鐵回家。

一般來說地鐵都是很準時,可今天你等了半個小時車還沒有來,你是準備繼續等,還是選擇其他方式回家?


很多人覺得都等了半小時了,如果現在去打車,既浪費了之前等待的時間,還浪費打車的錢,不划算,於是他們決定再等等,直到地鐵來。

這樣的想法,在行為決策中顯得欠理性。

之前等車的半小時已經從你的生命中流逝,無法挽回。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並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精力、金錢等等,稱為

沉沒成本

如果你很著急回家,你不應該再去想之前的付出,而是應該考慮繼續等待所付出的時間與出租車的成本,哪個對你來說價值更大。

在你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還要顧慮自己曾在這件事情上的投入,那你就陷入了沉沒成本誤區。

2)接著吃,還是打住?

如果你花了398塊去吃自助餐,但是還沒有吃夠200塊就已經撐了,你會想要繼續吃回本錢,還是放棄?


很多人在吃自助餐時都會想要吃回本錢,到最後吃撐走不動路十分難受,本來美好的用餐過程變成了一種折磨。

事實上,當你進入自助餐廳之後,你所付出的錢已經是無法挽回的沉沒成本。與之相比,你更應該在吃自助餐之前,就選擇哪個餐廳更划算。


為什麼有些人,雙十一買到最後突然什麼都不買了?

沉默成本不可挽回,一個足夠理性的人並不會將此作為對未來決策的參考依據。

3)為什麼會陷入沉沒成本誤區?

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們存在“損失厭惡”的心理,即在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的時候,會認為損失更加讓他們難以忍受。

有一天你在路上撿了一百塊錢,你覺得很開心。但是過了一天你擠地鐵的時候,放在上衣口袋裡的那一百塊錢不翼而飛,你會感覺非常的不開心。

與之前撿到一百塊的愉悅相比,失去同樣金額的錢給你造成的痛苦會強烈得多。


再看之前的例子,等了半小時車還沒有來,我們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損失上,覺得已經等了半小時了,就再等等,不然就浪費時間了——我們都想通過把事情進行下去的方式來挽回沉沒成本。

可是你再想想,如果繼續下去,可能給你帶來的是更大的浪費。我們做每一次選擇的時候,你只需要考慮這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而不要再去考慮已經付出的成本。

4)如何避免陷入沉沒成本誤區?

有一種方法能夠預防沉默成本對我們決策的影響,那就是換位法——想象我們在還沒有付出成本,或者付出成本比較低的情況下,會如何決策?

你剛到地鐵站發現人頭攢動,你打聽到今天一向準點的地鐵居然半小時沒有來,這個時候你會選擇繼續等地鐵還是選擇別的方式回家呢?如果餐廳請你免費吃自助餐,你會不會吃到胃痛呢? 這樣一來,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為什麼有些人,雙十一買到最後突然什麼都不買了?


你以為自己怕麻煩

其實是中了“稟賦效應”


1)免費試用,你試還是不試?

你帶著孩子路過一家寵物店,孩子鬧著要買個小狗回家,賴在店裡不肯走。你跟孩子說家裡不方便養狗,以後可以經常帶他來店裡玩。正在你們僵持不下的時候,店老闆滿臉笑容,非常和藹地和你們說,既然孩子喜歡,就給你們免費帶個小狗回去養一個禮拜,一個禮拜之後再送到店裡來。

你想了想,一來不用花錢,二來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三來可以立即停止孩子的哭鬧,何樂而不為呢?你愉快地答應了,覺得今天真是遇到了一個超級好的老闆。

一個星期之後,你的所有家人都和這個小狗建立了感情鏈接,當你再次回到那家寵物店的時候,送去的不是小狗,而是一堆鈔票。


寵物店的老闆其實給你設下了一個“坑”,這個坑在心理學上叫做稟賦效應——你擁有一件物品後,再要放棄時就會感到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你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也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的增加。

2)7天無理由退貨又是什麼操作?

商家的七天無理由退貨給顧客帶來一種心理保障,使他們能夠更加安心的購物,而實際上真正去退貨的顧客非常少。

人們對於已經擁有的東西會有一種特殊的偏好,大多數人不會選擇退貨,除非商品出了很大的質量問題。儘管你有權利去退貨,但是你幾乎不會使用這個權利。你以為這是怕麻煩,其實是因為我們害怕損失。

為什麼有些人,雙十一買到最後突然什麼都不買了?

瞭解了這個效應,我們在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可以多一份的察覺。迴歸理性,不要為了貪圖那一點小便宜而吃了大虧,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想要那件商品。

3)“稟賦效應”也可以用來激勵員工

稟賦效應除了在商業上會影響到我們的決策,對我們其他方面的選擇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正有類似情節。吳家東院受人陷害,正值危機之時,吳家大當家周瑩將部分產權和股份賣給了家丁們,使他們擁有部分產權和管理權,還可以根據每年的利潤分紅。

這樣一來,原本人心渙散的吳家家丁,積極性大大提高,幫著吳家東院挺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

企業經常提到的“主人翁意識”反映的就是稟賦效應, 因為擁有股份,便和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了不讓企業和自己蒙受損失,他們會更加賣力地工作,變被動為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