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中國BIM現狀分析及總結,未來該何去何從?

十年BIM實踐應用,告訴我們一個共識:

BIM已經並將繼續引領建設領域的信息革命。

伴隨著BIM應用點的逐步推廣,

建築業的傳統架構將被打破,

一種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架構將取而代之。

BIM|中國BIM現狀分析及總結,未來該何去何從?

一、BIM技術在中國推進歷程:六波發展浪潮

  • 第一波:引進與佈局
  • 國外BIM軟件廠商在中國開展推廣、國產軟件廠商佈局技術研發與市場培育
  • 第二波:第一輪創業熱潮
  • BIM軟件廠商從事培訓及技術支持的員工創業,開展bim諮詢與培訓教育業務比如Autodesk公司的軟件培訓與技術支持人員。近水樓臺先得月,在BIM諮詢及教育培訓業務市場井噴的前些年,第二波做BIM的人,為BIM技術的普及與推進做出了巨大貢獻。
  • 第三波:設計院與施工單位試水BIM
  • 在BIM諮詢單位與軟件廠商的技術支持部門的支持下,對先進技術敏感的設計院與施工單位開展試點項目學習引進BIM技術。
  • 第四波:第二輪創業熱潮
  • 由於BIM諮詢業務及教育培訓市場的井噴,在BIM諮詢團隊、設計院、施工單位得到鍛鍊的技術骨幹成員及商務能力優秀的員工選擇了獨立創業,BIM諮詢團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同質化競爭嚴重,價格戰愈演愈烈。
  • 第五波:行業協會與主管部門介入主導發展
  • 各種BIM協會、BIM聯盟紛紛成立,開展競賽、資格認證、教育培訓、技術研究、標準制定等方面活動,尋求獲得對BIM技術發展與推廣的話語權,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 第六波:行業“被BIM”
  • 因為前面一批試水BIM技術的設計院、施工單位獲得了技術優勢,同時越來越多的業主認可了BIM技術的價值,其它設計院、施工單位紛紛被迫跟進學習與引進BIM技術。
BIM|中國BIM現狀分析及總結,未來該何去何從?

二、設計階段BIM推廣現狀

  • 1、應用BIM技術創收渠道有限
  • 中國的設計院未打通設計週期,在設計週期中所處的分工地位不高不下,向上無法佔據高附加值的設計內容,向下無法佔據直接指導施工的深化設計內容,經營領域狹窄、騰轉空間有限,難以通過BIM技術的應用來創收。
  • 2、推廣初期降低工作效率,投入成本不低
  • BIM技術的推廣會引發設計作業模式的轉型,在推廣前期會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軟硬件的購買及人才培訓、試水項目產生的試驗成本等,提高了設計院的運營成本。
  • 3、專業化設計院品牌的缺乏增加了BIM應用的成本與難度
  • 大多數設計單位過於強調生存,專業品牌建設意識低下,設計領域過於廣泛,無法在特定的領域積累起足夠的設計資源與知識經驗來逐步降低BIM技術實施成本。
  • 4、建築行業工業化水平的低下
  • 建築工業化水平低下也一定程度提高了設計資源的積累難度,進而提高了BIM技術在設計院的實施成本。
  • 5、設計費用低廉
  • 限制了設計院的設計質量和設計深度,在這個情況下搞BIM應用的意義不是很大。
  • 由於設計質量不高和設計深度不足,導致到了施工階段設計需要大量調整並進行一定的深化設計工作,在這樣情況下,利用bim技術發現設計問題就變得意義不大了。因為到了施工階段增加了大量設計信息和做出變更調整後,前期的優化改進工作就成了無用功。
  • 6、業主做決策的隨意性
  • BIM的基本理念,是用虛擬設計來指導、控制、計劃好現實施工。這個基本理念決定了,一切設計意圖都要在設計階段定下來,越往後期,變更造成的成本越高。 即使是在二維時代,變更給設計方造成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在三維設計方式下,在精細化建模設計方式下,設計變更造成的工作量更是呈倍數增加。
  • 7、功利性的社會環境,不能為追求設計質量的技術人員提供生存沃土
  • 對技術較真的人群是否足夠大,是BIM技術是否能夠得到推廣的關鍵因素之一,高速發展的經濟大環境下,社會需要的更多是會經營或者是會專營的技能,而不是最基礎的技術本質。
  • 8、BIM相關規範與標準的缺乏,制約了BIM技術的推廣
  • BIM相關規範與標準的制定,技術門檻較高,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比較大,不是中小型設計單位有能力做的事情。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力量進行 研發制定。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競爭體制下,讓大型設計院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不現實的,而且各家設計院設計制定的規範與標準有一定的侷限性,不做改進優化不 具備推廣的價值。
  • 9、BIM軟件的設計成果目前無法對應政府主管審批部門熟悉的規範格式
  • 政府主管部門的工作模式停留於二維CAD模式,使得設計方BIM方式下的工作成果難以滿足主管部門的要求。比如消防審核,公安消防部門這一關就過不了。對 於中國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門來說,作業模式改變的驅動力來自於上一級的行政命令,而不是社會需求。而社會需求要能促發中央一級的變革,這個週期是非常之長 的。公安消防部門會說,啊,BIM時代了,我們要開展技術研究探討BIM模式下的消防審核辦法和技術手段嗎?似乎很難。
BIM|中國BIM現狀分析及總結,未來該何去何從?

三、BIM技術在施工階段應用現狀

  • 1、國產軟件廠商懂中國工程實際,但是精細建模能力還不夠強大
  • 2、國外的軟件廠商精細建模能力強大,但與中國工程實際的結合有一個磨合期,同時會遭遇來自規範、標準、管理模式方面的阻礙。而精細模型是精細化管理的基礎,BIM對於施工單位來說,最核心最根本的價值就是降低實現精細化管理的成本。這導致施工單位如果採用國產BIM軟件,那麼模型的精度就要差一些,採用國外BIM軟件,那麼模型的可用性就要差一些。
  • 3、施工單位的項目掛靠及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是BIM無法滲透到生產一線的根本原因BIM無法滲透到生產一線,那麼精細化建模就沒有意義,精細化管理就是空話。
  • 4、由於變更頻繁的原因,“計劃式施工”與虛擬指導現實的作業方式無法得到貫徹變更頻繁使得BIM模型的維護成本高,並且模型價值無法得到有效利用。
  • 5、“低價中標、高價索賠”的盈利模式制約了BIM技術的推廣“低價中標、高價索賠”盈利模式,決定了施工單位必須努力去尋求信息不對稱,主觀上就必須去人為製造“信息孤島”,這是違背“BIM精神”的。為了尋求與 外部的信息不對稱,靠不透明來掙錢,施工單位內部也無法做到信息透明,大量的信息都儲存在了施工單位管理崗的大腦。
  • 6. 設計與施工的割裂,使得設計模型在施工階段還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由於設計與施工之間的BIM應用還沒有建立好對話機制,導致設計的BIM模型在施工階段還無法被有效利用,需要施工階段根據設計藍圖進行翻模來建立為施工 服務的BIM模型,對於大一點的項目來說可能無所謂,但是對於中小型項目來說,施工單位可能負擔不起這個重複建模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目前BIM的應用局 限於大型複雜工程項目的原因。

四、BIM技術應用的幾點思考

  • 1、施工單位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用BIM而用BIM,距離實現BIM運用的初衷相差甚遠。不過地鐵機電安裝施工過程中使用BIM進行綜合管線排布確實能省些精力。
  • 2、就拿造價的來說吧!!基本上馬上要替代了!傳統造價軟件公司開發的插件基本上能替代傳統的造價算量軟件了。在這個思路下,傳統造價軟件公司,致力於造價員來建模,把這個模型用於數據共享,用來實現BIM,反正沒有BIM造價員也是要建模的。
  • 3、大部分設計或者開發公司對於BIM接受能力很快,而對於施工單位本身技術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有很長的時間學習應用現場並且適應新的管理方式。

BIM技術只是一個工具,真正實現BIM的意義是一個全過程工程管理的模式,是以一種信息化的工作流程和模式來對建築行業進行信息化升級,提升建築行業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單單的一個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