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皇家威儀,實拍明十三定陵出土國寶「鳳冠」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珍寶可謂數不勝數,今天筆者在給大家介紹一件由“文豪”郭沫若親手開啟的北京十三陵定陵中出土的寶物,便是萬曆皇帝的孝端皇后禮儀之用的鳳冠,真是珠光寶氣,攝人心魄。老樣子,筆者上幾張實地實拍的照片,咱邊看便給大家講講這件皇家鑾儀中的“禮帽”。

鏡頭下的皇家威儀,實拍明十三定陵出土國寶“鳳冠”


鏡頭下的皇家威儀,實拍明十三定陵出土國寶“鳳冠”


鏡頭下的皇家威儀,實拍明十三定陵出土國寶“鳳冠”


咱眼前的這件華麗的鳳冠,為了最輕量化設計,畢竟皇后的頸椎還是要考慮的,此帽的骨架是用上好的漆竹紮成,在骨架之上附著江浙最好的絲帛,然後用金絲盤成九條金龍裝飾於帽前端處,緊接著下端用九條“點翠”工藝做成的金鳳與金龍相呼應,這樣叫做龍鳳呈祥。

鏡頭下的皇家威儀,實拍明十三定陵出土國寶“鳳冠”


鏡頭下的皇家威儀,實拍明十三定陵出土國寶“鳳冠”


爾後在鳳首之中口銜珠滴,這樣可以讓皇后在走動之時達到搖曳多姿的美態,各位注意看,在鳳凰的下面設計了3組以紅藍寶石為中心的珠寶鈿,寶石的個頭十分巨大,可謂不惜工本,在寶石叢中,竟然還設計有惟妙惟肖的翠蘭花葉,也是施以點翠工藝,說到這個工藝,筆者不僅的要多說幾句,這個工藝完全是用活著翠鳥的羽毛製成,永不褪色,據史載,為了做皇后的這個鳳冠,竟然用了數萬只活翠鳥才做成。

鏡頭下的皇家威儀,實拍明十三定陵出土國寶“鳳冠”


整體觀之,此鳳冠金翠交輝,富麗堂皇,造型莊重,製作精美,不愧為國博的鎮館之寶。但想想那些為此死去的生靈,我陷入了無盡的迷茫之中。。。到了現代,翠鳥已經成為了國家保護動物,所以明令禁止不準在使用這種殘忍的手段進行首飾設計製造,此後這種工藝均以採用代用品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