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蘇美麗經濟論壇舉行 洪澤生態經濟區建設啓動

2018江蘇美麗經濟論壇舉行 洪澤生態經濟區建設啟動

呼應江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思路,展示區域發展新樣本、新舉措,昨天下午,2018洪澤湖生態經濟區暨江蘇美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盛大召開。

2015年10月,揚子晚報和洪澤攜手,開創性地舉辦了首屆江蘇美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至今已是第四屆。每年一度的美麗經濟論壇放眼生態建設,聚焦綠水青山,已經成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受矚目的盛事之一。與此同時,江蘇生態樣本洪澤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成果也通過論壇呈現在世人面前,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本次活動由揚子晚報和淮安市洪澤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新華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雙傳學、中共淮安市委副書記戚壽餘、江蘇省文化廳巡視員馬寧、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力群、江蘇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芬、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湯明海、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洪澤區委書記朱亞文、洪澤區區長殷強以及來自江蘇省環保廳、水利廳、海洋與漁業局和淮安市的領導和嘉賓出席了論壇。

論壇在以動漫形式呈現的洪澤湖大閘蟹節預告視頻中正式開始。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經過10多年的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已有了一定知名度,已成為展示洪澤形象的城市名片、弘揚大湖文化的重要載體。今年的洪澤湖大閘蟹節將圍繞“預熱宣傳、旅遊休閒、體育運動、商務經貿、文化美食”五大板塊,重點開展二十幾項活動。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張可 焦哲 文 範曉林 圖

2018江蘇美麗經濟論壇舉行 洪澤生態經濟區建設啟動

朱亞文書記

建設洪澤湖生態經濟區,洪澤書記描繪前景藍圖

洪澤曾經是洪澤湖畔默默無聞的小城,如今已成為淮海大地一顆耀眼的明珠,多年來的發展和變化有目共睹。昨天的論壇上,洪澤區委書記朱亞文就洪澤打造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的現狀和思考做了主題演講。

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的發展目標,洪澤區目標把洪澤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高顏值”生態的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高標準”建設的樣板區、“高品位”文化的示範區、“高水平”生活的展示區。

朱亞文說,洪澤區將致力於經濟、旅遊、城市、社會“四大生態”,努力在洪澤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挑大樑、走在前。“我們將全力打造升級版,發展風生水起的生態經濟。洪澤將全面增強經濟創新力、綠色競爭力,加快推動更高質量的發展,重點推動製造業升級、現代服務業升級、現代農業產業升級的‘三大升級’;我們將全力提升知名度,開發風景宜人的生態旅遊。洪澤將不斷放大瀕臨洪澤湖的生態優勢、生態引力、生態效應,緊扣創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總體目標,規劃建設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重點打響水韻品牌、美食品牌、節慶品牌的‘三大品牌’;我們將全力建好主板塊,打造風姿綽約的生態新城。洪澤將圍繞洪澤湖等標誌性元素,堅持高起點規劃、精細化管理、特色化發展。重點打造‘四大板塊’:大力提升中心城區、精心規劃高鐵配套服務區、加快建設南部片區、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區;我們將全力提高幸福感,營造風輕日暖的生態社會。洪澤將緊緊圍繞洪澤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積極探索生態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相融合的生態富民新路徑,重點打造學有優教、病有良醫、勞有豐酬、住有宜居的‘四有民生’”。

聚焦項目招引,聚力項目建設,洪澤重特大項目現場發佈推介

在以生態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洪澤區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的發展目標,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聚焦項目招引,聚力項目建設。在昨天的論壇上,洪澤區區長殷強和來自華強方特和蘇州琨華集團的代表分別就投資過百億的洪澤湖生態經濟區項目和投資50億元的華強方特等洪澤生態開發項目作現場發佈推介。

殷強介紹,洪澤區科學、有序推進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名片”和“生態引擎”。今年1到7月份,全區簽約、實施和竣工的重點項目達218個,總投資超650億元。特別是實施了一批生態旅遊項目,努力讓全域美起來。“今年以來共實施了50個生態旅遊項目,總投資超400億元。”

作為洪澤近年引入特大項目代表,華強方特和琨華集團的相關負責人現場介紹了各自的項目情況。

華強方特集團助理總裁、華東區負責人陳祖堯:預期用時兩年時間完成淮安方特“熊出沒主題樂園”和淮安方特“復興之路文化創意示範園”的建設。前者是一個集親子互動、科普教育、休閒度假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親子主題樂園。項目總投資10億元,今年9月底正式開工,佔地面積約320畝,後期還將建設熊出沒小鎮,今年4月9日被列入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後者將充分挖掘淮安豐富的紅色文化,緊扣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主題,建成彰顯淮安特色的新型文化科技示範園區。

琨華集團董事長王和群:正式發佈“洪澤湖生態經濟示範區”十二大項目,包括:鄉村稻田公園、洪澤聞道園、洪澤湖美食城、奧特萊斯、水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康養綜合住區、國際高級護理院、三街十二巷古鎮景區、國際職業技術學院、飛行俱樂部、枕水船宿、房車營地。此外,“琨華雲滄海”民宿項目已經正式投入運營。

權威聲音

2018江蘇美麗經濟論壇舉行 洪澤生態經濟區建設啟動

開創性啟動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綠色發展前景無限

——新華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雙傳學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現有14份報紙、8份刊物、9家網站、6個客戶端、100多個微信微博賬號,被譽為江蘇“最典型的全媒體集團”。2018年是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服務提升年”,就在不久前的8月7日,我們剛剛與淮安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全力實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造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兩大目標的征程中,描繪中國夢淮安篇章的生動實踐,譜寫新時代崛起江淮的精彩篇章。

淮安自古土肥水美、水韻悠悠,在這樣一片生態宜人的土地上,美麗建設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綠色發展的導向鮮明突出,生態之花不斷綻放。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說,不僅要切實打通生態綠色發展的思想通道和制度通道,還要力爭在部分縣區和鄉鎮率先走出一條具有淮安特色的生態綠色發展之路,為江蘇省提供更多“淮安樣板”。

我想,洪澤區無疑是這樣的“樣板”之一。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洪澤區的發展變化可以說日新月異,它把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作為發展目標,將生態發展作為最大的發展優勢,今年更開創性地啟動了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綠色發展前景無限。

江蘇的文化建設離不開對地域文化基因的挖掘與整合

古老富饒的江蘇大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長期受傳統文化薰陶和滋養的江蘇百姓,對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對文化的需求也尤其豐富而迫切。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發佈的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排名,江蘇已經連續兩年居全國省份之首。對標新的時代座標和歷史方位,江蘇將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發揮自身優勢,以文化自信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講好江蘇故事。

江蘇的文化建設離不開對地域文化基因的挖掘與整合,以此增強江蘇文化表達力,催生江蘇文化新業態。洪澤湖文化是江蘇傳統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蘇文化的重要代表。不僅如此,在洪澤還集聚著運河文化、江淮文化、淮河文化等等豐厚的文化元素,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洪澤正依託這些文化資源,不斷髮掘其時代價值,已經形成了全省乃至全國有名的文化品牌,為江蘇文化強省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堅持綠色發展、富民強區,打造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

淮安地處蘇北腹地,自然環境優美,生態底色濃厚。近年來淮安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精心勾勒“生態水城、綠色樞紐”,努力讓“生態河湖好風光”成為淮安最大優勢、最大財富、最大品牌,不斷提升淮安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

風光秀麗的洪澤是洪澤湖畔的一顆燦爛明珠,2016年10月8日撤縣設區,成為淮安主城區的新板塊。三年前,洪澤區委區政府提出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的概念,就是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洪澤的生態優勢和資源,把全區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進行打造,培樹洪澤發展的標識性品牌。近年來,洪澤主動對接江淮生態經濟區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新經濟新業態,工業經濟加速轉型,現代農業生機勃勃,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域旅遊加速推進,健康養老產業正在興起,“美麗經濟”現實模樣不斷展現,初步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美麗經濟”論壇已經成功舉辦過三屆,在全省已經打出品牌。希望洪澤藉助高峰論壇這一平臺,堅持綠色發展、富民強區,加快打造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把洪澤建設成為江淮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鄉村振興的先行區、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

2018江蘇美麗經濟論壇舉行 洪澤生態經濟區建設啟動

懷揣著人文情懷和理想追求,發現美、宣介美、傳播美

——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

從美麗經濟到美麗中國,從生態文明到鄉村振興。在過去的三年裡,揚子晚報和洪澤攜手並肩,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江蘇“美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來自社會不同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相會在南京,共同探討“美麗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為六個高質量發展新徵程貢獻了思想力量。

新的時代,新的傳播語境賦予了揚子晚報團隊新的“夢想”,那就是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我們永爭一流,通過做好做精優質內容不斷擴大影響力,牢牢掌握主流話語權。揚子晚報現已形成一報、兩網、兩微、兩端和40多個微信公眾號的全媒體矩陣,總受眾超過3000萬。去年開始,我們打造了以原創深度為核心的新聞類產品——“紫牛新聞”,一年來累積閱讀量超過5億人次。我們懷揣著人文情懷和理想追求,美麗的夢想,同時也堅持在生活中發現美、宣介美、傳播美。

每年一度的江蘇美麗經濟高峰論壇,見證了揚子晚報與洪澤的深厚友誼。作為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自然稟賦的江淮明珠之城,洪澤始終把生態文明置於發展的核心位置,大運河文化、洪澤湖文化、江淮文化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匯聚交融,就像一張早已有了曼妙底色的畫紙,智慧果敢的主政者率領勤勞質樸的洪澤人手舞丹青揮毫潑墨,鋪陳出一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洪澤畫卷。

《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發展藍皮書》發佈

在本次論壇之前,揚子晚報聯合江蘇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省發改委等院校、機構的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組,對洪澤生態經濟區進行了實地調研。課題組專家與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企業家等各界人士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調研結束後,專家們從洪澤生態經濟區發展的現實基礎、主要做法、深入發展的政策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並完成了研究報告——《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發展藍皮書》。

在26日論壇的尾聲階段,這本藍皮書作為本次論壇的重頭戲,由江蘇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臧建東作為代表,在現場隆重推出並進行深度解讀。

臧建東介紹說:洪澤湖是大運河的“心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節點和突出亮點。近幾年來,洪澤湖的定位被江蘇省旅遊局進一步提升,與太湖並列,被視為江蘇旅遊業發展的“核心圈”。

洪澤湖生態經濟區就是洪澤湖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實現了協調發展、各個領域達到了當代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的區域。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的主要標誌是:生態環境良好並且不斷趨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資源得到合理保護和利用,以生態或綠色經濟為特色的經濟高度發展、結構合理,總體競爭力強,現代生態文化形成並得到發展,民主與法制健全,社會文明程度高;城市和鄉村環境優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進入富裕階段,環境汙染得到根本控制和基本消除。

他說,洪澤湖生態經濟區有四大特點:堅持生態優先、堅持民生為本、堅持協調發展、堅持改革創新。同時,這個經濟區非常重要:區域內城鎮集聚度較高,特色鄉村比較富集,已經初步具備了構建生態經濟區和城鎮群的重要空間載體。洪澤區作為蘇北區域,南連南京、揚州等城市群先發地區,北接淮海經濟區,屬於典型的蘇北腹地和發展節點型區域,針對這一地區加快規劃建設,以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紅色經濟、農業經濟、旅遊經濟、現代服務業等為主要特色打造新型生態經濟區,既可以加快提升該區域的經濟發展、城鎮化水平,也可以提升對洪澤湖等淮河流域的生態保護,精準助力蘇北地區實現綠色崛起。

專家們根據自己的研究,為洪澤湖生態經濟區的發展制定了戰略路徑——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建設“綠色生態首善之區”為目標,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將這一創新區域獨特的生態價值、生態優勢轉化為未來的競爭優勢。

從政策建議角度具體來說,洪澤湖生態經濟區今後的深入發展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擴大旅遊消費市場,加快旅遊消費升級;加大開發引進力度,全力推進全域旅遊;著力品牌打造,打響品牌知名度;推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推動協調發展,形成可持續發展和立體生態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