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與穩定,城鎮化的變遷之謎

1

城鎮化是個超級大題目。

而其核心就是億萬農民,離開千百年來耕種不輟的土地奔向城市。

英國人湯姆•米勒在中國走訪了85個城市之後,據此寫成《中國十億人的城鎮化: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遷徙背後的故事》一書。老外在驚歎中國奇蹟的同時,也提出了許多疑問。

發展與穩定,城鎮化的變遷之謎

無疑,裸泳者甚眾。

大潮遲早會褪去,你的城市是在大潮中學會游泳?是在大潮中失落?還是在潮水退去的時候為慣性束縛被捲入海底?

城鎮化,是一種生活的告別,也是一種生活的開始。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學會游泳。

2

中國的流動人口政策也記載了時代的變遷。

發展與穩定,城鎮化的變遷之謎

1983年1月,中央發出1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改革若干問題》,開始在全國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改革使農民有了生產經營自主權利,因此大量農民從土地解放出來,成為富餘勞動力。

1984年10月,國家發佈《關於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至此,農民湧向城鎮的閘門逐漸開啟。

1984年至1989年,這是流動人口放開階段。

1989年至2000年,則為流動人口管制階段。隨著大量流動人口湧入城鎮,城市的鐵路運輸和基礎設施建設面臨巨大壓力。1989年3、4月,國家先後發佈《關於嚴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緊急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1991年2月,更是發佈了《關於勸阻民工盲目去廣東的通知》。1992年則由“控制盲目流動”調整為“鼓勵、引導和實行宏觀調控下的有序流動”。

2000年至今,我國流動人口政策進入融合階段。2000年6月,國家發佈《關於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03年召開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不盡為我國流動人口融合政策提供了指導思想,而且標誌著我國流動人口管理理念的重大轉變,此後,不斷完善針對流動人口的各類公共服務。

3

鄧公之偉大,在於一眼看盡歷史的本質,一曰發展,二曰穩定。

海量人口的奔湧,海量資金的沸騰,隱藏了無盡的機遇,也暗含了重重危機。奇蹟與罪孽,並存人間。

發展不易,穩定不易。而我們,都是一個個鮮活的血肉之軀。由此你會明白,正能量與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之可貴。

唯有大道,方能承載大業。

4

中國人早早擺脫了神的束縛,長長久久都是行吟天地,寄情山水。當然,北方的烽煙來了就打他一炮。

然後,還是熙熙攘攘,有人星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而這一次,故里,你還回得去嗎?

一尾長江魚,一句清野山間民歌,已是恍若隔生。

……

煩擾人間事可了,江湖的熱鬧卻一刻也不會停息。

有萬千話語,都隱去了。祝福中國城鎮化2.0,祝福我們偉大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