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5件鎮國之寶 至今仍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史上5件鎮國之寶 至今仍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歷史上5件鎮國之寶,至今人們還在尋找

我們都知道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漫長的時間裡,留下的寶貝更是不計其數。由於時間太久的原因,很多文物都已經消失了,很難在見著了。其中這5件文物,非常的珍貴。那麼這幾樣寶貝都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幾樣寶貝。

第一件:慈禧的夜明珠

據說這個寶物是外國進貢給乾隆的,後來一直流傳下來。這個文物是一個圓球姓,而且本身是會發光,非常的神奇,也很珍貴,一直傳到慈禧。夜明珠在慈禧死後一起葬在了清東陵,而且陪葬了大量的珍寶,夜明珠含在慈禧口中。後來到了民國年間,當時的軍閥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名義盜掘了清東陵中慈禧的陵墓,墓中的陪葬物被盜掘一空。據說後來這顆夜明珠輾轉到了宋美齡手中,但是最後卻不知去向。據說這顆夜明珠,是一塊近似球體形態,相當於七百八十七點二八克拉的金剛石原石,一九零八年當時估價約值一千零八十萬兩白銀,相當於現今八億一千萬元人民幣,要是放在現在想想不只是百倍千倍增值。


史上5件鎮國之寶 至今仍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夜明珠

第二件: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是乾隆皇帝使用過的寶劍,死後隨著乾隆一起陪葬,而大家知道乾隆皇帝是一個收藏專家,可見這把九龍寶劍的價值。後來這把九龍寶劍也是被孫殿英盜走,至今下落不明。

孫殿英曾告訴別人,乾隆墓堂皇極了,棺材裡陪葬寶物不少,其中最寶貴的是乾隆頸上的一串朝珠和身邊的一柄九龍寶劍。此劍共5尺,劍柄特長,上雕9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

第三件:北京人頭蓋骨

1929年冬天,考古學家開始在周口店挖掘,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頭蓋骨,後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現在在科學上常稱之為“北京直立人”,屬舊石器時代。1941年,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了美國,同年12月5日,該部隊所乘火車駛往秦皇島,但是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發生,日本人俘虜了這次轉移北京人頭蓋骨的美國人。二戰後期,日本的「阿波丸」號在中國臺灣海峽附近被美國潛艇擊沉,而據說「阿波丸」號上有40噸黃金,大批鑽石,其中更是有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而關於這件無價之寶最後也不知所蹤。2012年3月,“北京人頭蓋骨遺失之謎”出現新線索,可能埋在秦皇島地下。


史上5件鎮國之寶 至今仍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北京人頭蓋骨(複製品)

第四件:秦始皇傳國玉璽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當時的丞相李斯奉命用和氏璧鐫刻成了傳國玉璽。據記載,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面攀著五條龍,正面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而傳國玉璽也是作為皇權的象徵。後來在歷代帝王爭奪中,傳國玉璽不斷易主。隋朝統一後,傳國璽為隋朝所承襲。後來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蕭皇后帶玉璽逃入漠北突厥處。唐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皇后與隋煬帝孫楊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到唐朝,至五代十國之後失去蹤影,最後銷聲匿跡,至今仍是一個謎。

第五件:大禹九鼎

在夏,商,周時期,鼎被視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而夏朝時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就令人鑄造九鼎,象徵著全國九州。九鼎經歷了夏,商,週三朝。商滅夏遷鼎於殷,周滅商遷鼎於洛邑。各個王朝都對九鼎十分的看重,可見九鼎對王權的象徵是多麼的重要。但是到了周朝之後,九鼎就不知下落。而我們現在所發現的最大鼎就是後母戊鼎,被稱為「鎮國之寶」。


史上5件鎮國之寶 至今仍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後母戊銅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