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交通事故:致14死34傷!「奪命17公里」設計缺陷受關注

今日凌晨從蘭州市委宣傳部獲知,2018年11月3日19時21分許, 遼寧省籍駕駛人李豐駕駛遼AK4481號重型半掛載重牽引車,沿蘭海高速公路由南向北行駛,經17公里長下坡路段行駛至距蘭州南收費站50米處與多車相撞,造成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14人死亡、34人受傷(包括肇事司機受輕傷)、31輛車不同程度受損。肇事司機自述剎車失靈,現已被公安機關控制,正在接受調查。新華網白天報道截至4日5時,已導致15人死亡,44人受傷。

接警後,蘭州市公安局立即啟動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組織交警和七里河公安分局民警260餘人迅速趕赴現場,實施現場管控、救治受傷人員,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接報有關情況後,公安部高度重視,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立即調度指導事故處置工作,要求全力救治傷員,儘快查明原因,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並派出工作組趕赴蘭州指導事故調查處置工作。有關事故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而社會各界都在期盼,“奪命17公里”的設計缺陷問題能在此次慘痛的交通事故之後能夠引起政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蘭臨高速“奪命17公里”陡坡致66人死亡

11月3日發生在蘭臨高速蘭州南收費站致14死34傷的惡性交通事故,與該路段5年前發生的多起事故成因幾近相同。12月22日凌晨3時38分,一輛滿載蘿蔔的失控貨車一頭扎進蘭臨高速公路蘭州南收費站,“抹平”三號收費崗亭,“掃毀”二號收費崗亭,並將一輛正在繳費的夏利車撞飛至100米遠處。慘烈的事故造成1人死亡,7人不同程度受傷。2012年11月7日晚8時許,蘭臨高速公路蘭州收費站前發生一起交通事故,12輛車連撞,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

甘肅媒體2012年的新聞報道援引交警部門的統計數據: 2004年蘭臨高速開通以來,17公里長下坡路段共發生各類車輛失控事故220起,造成42人死亡,55人受傷。今年1月以來,蘭臨高速、青蘭高速全路段發生各類交通事故487起,造成31人死亡,19人受傷。由於這兩個路段事故頻繁發生,不少司機將這兩段路稱為“死亡路段”。這個數據被不斷刷新。即使不統計2013年“11.07”事故—2018年“11.03”事故中間5年的統計數據,蘭臨高速“奪命17公里”陡坡已致66人死亡。

進入蘭州的高速路口收費站過去多年已發生多起車輛失控衝擊收費站的嚴重交通事故。早在2012年蘭臨高速“11.07”傷亡事故發生後,甘肅媒體就對蘭臨高速公路新七道梁段和青蘭高速柳溝河段的設計問題提出疑問。

交警部門認為,重型貨車超載超限是事故頻發的主因。對於蘭臨、青蘭高速公路頻發車禍原因,甘肅省高速公路第一支隊相關負責人5年前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大型貨車超載、超限運輸是主因,重型貨車一旦失控,引發事故多且後果嚴重。根據統計,重載貨車失控引發的事故佔事故總數的90%以上,高達92%至93%。”該交警部門負責人表示,蘭臨高速公路新七道梁17公里長下坡路段彎道、坡道多,隧道內小型車輛超速行駛,這些都是造成該路段事故高發的重要原因。青蘭高速柳溝河至蘭州東7公路長下坡路段,由於坡陡、彎急,司機視線不良致使交通事故高發,而冬天冰雪或溼滑路面導致的交通事故每年約有100餘起。蘭臨高速17公里長下坡路段本身就容易發生貨車失控引發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如果有失控的大貨車衝了下來,正好又碰上了停在這裡等待進城的大貨車,那麼發生群死群傷的交通事故就在所難免了

但一些貨車司機他認為,“奪命17公里”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設計存在缺陷。 他們指出,蘭臨高速公路新七道梁至蘭州市區之間的高度落差大,從新七道梁隧道開始,進入蘭州市區一路大下坡,這段路不但是連續下坡,而且彎道極多,大型貨車在行駛中由於連續的剎車制動,導致貨車制動片過熱失去制動能力,最終導致剎車失靈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

一位長期從事道路橋樑設計的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事故頻發路段設計存在缺陷。他稱,蘭臨高速公路新七道梁段和青蘭高速柳溝河段,如果在當初設計的時候,能將坡度設計得緩和一些,也許能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2010年康臨高速公路開通後,通行車輛日流量達1.2萬輛以上。收費站建在長下坡下,大型貨車失控衝入排隊繳費的車流,造成的惡性事故增多。青蘭高速柳溝河至蘭州東收費站路段,收費站引道不能滿足車輛等待繳費,易造成主線擁堵,從而引發事故。“蘭州南收費站,天水北路收費站幾乎都修建在市區,一旦發生事故,失控車輛往往直接衝進市區,給前方車輛、行人以及失控車輛本身構成嚴重威脅。”這位專家表示。

內容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