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洪家光 为航空发动机打造“中国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而中国航发黎明公司首席技师洪家光的工作就是为中国战机发动机研发精密铸造装备。20年来,经他之手打造的数千件产品无一瑕疵。作为一名产业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还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航空发动机近千片的发动机叶片中,能否掌握叶片的精密磨削技术最为关键。作为一线产业工人,洪家光带领团队将航空发动机叶片罐顶、榫头的制造精度由0.02毫米提升到0.005毫米,这项“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摘取了2017年度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洪家光介绍,要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安装部位制造精度,首先要解决磨削工具,这个工具就叫金刚石滚轮。“第一道工序叫阴模加工,要求非常高。刚开始我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觉得可以攻克,但是经检验人员检验后,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没有几个是合格的。高精度的加工是需要下功夫、下力气研究和试验的,我四处翻阅文献,请教了很多老师傅,重新制定加工方案,一遍一遍试验和改进。那时我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门心思研究阴模的加工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加工成功,为我们团队完成金钢石滚轮项目增强了信心,也为后续项目成功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1998年参加工作,经过勤学苦练、创新进取,洪家光已成为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国航发集团首席技师,并拥有7项国家发明和新型实用专利。洪家光坦言,作为一线工人受到知识积累的限制,因此在技术创新上,自己要特别下功夫钻研。“大家都说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做产品,我觉得新时代创新变革求发展是更重要的。进入新时代,只有具有创新变革意识的工匠才能助推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我觉得这种创新精神才是当今工匠精神的灵魂。”

在近20年的一线产业经历中,产品在实际投产中遇到哪些缺陷,洪家光总要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随后需要在工作中专心钻研,克服理论和研究难关,不断进行实验。洪家光逐步由入门车工成为技术能手,再到大国工匠。如今,看到不断成长的年轻产业工人,洪家光深有感触:“青年人在学习这条路上,应该沉下心来,坚定信念,不要被社会上的各种浮华所迷惑。只要我们坚定这条路,能够坚定信念走下去,就一定会收获成功。我坚信青年技能人才未来发展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我给青年人加油、鼓劲,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