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大浪淘沙,誰主沉浮?

如今已是數字經濟時代,區塊鏈所創造的信任、共享、激勵、財富逐漸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很多人認為,區塊鏈技術有望成為繼互聯網、人工智能之後又一項顛覆性技術。

國內像BAT等互聯網巨頭正在加快速度探索區塊鏈技術研發與應用佈局。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對區塊鏈技術應用均有表態。

但隨著最近幾個月熊市的到來,鏈圈寒流漸漸湧現,行業內正在進行一輪大浪淘沙……

一個多月前,一名全球排名前三的交易所的員工曾發佈朋友圈表示,家人已經擔心其公司發不出工資。

在這之後的沒多久,幣圈開始廣泛傳播的是交易所開除員工的消息。

……

最近一段時間,區塊鏈行業從業者的生活狀態畫風突轉,早已不見從前帶著意氣風發的熱鬧,取而代之的是圈外的“另眼相看”,甚至還有逐漸滋長起來的自我懷疑。

對於區塊鏈特別是和它相關的虛擬貨幣,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某風險投資人更形象地改造這句話說給互聯網業聽:“幣圈一天,互聯網十年”。

可以說,區塊鏈的一切都尚未實際發生,區塊鏈的一萬種都還是設想中的。

區塊鏈大浪淘沙,誰主沉浮?

區域鏈vs互聯網

現在圍繞區塊鏈的激烈爭論可能是因為,我們已經歷了互聯網20多年帶來的變化,因而更容易去設想一個類似的新技術浪潮的正面可能性或負面效應。

現在聽到各種圍繞區塊鏈的正面或反面的設想時,我就感到這種敘事性特性展現在面前,懂與不懂的、相關的和不相關的人都加入了激烈爭論。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確是纏繞在一起的。

區塊鏈和我們所知的互聯網是同構的,這兩個“技術”都是有著兩面的硬幣:一面是信息技術,一面是經濟技術。

通常人們認為區塊鏈給現在的信息互聯網增加了 名為“價值互聯網”的新一半,知名區塊鏈專家肖風早在2017年1月10日就在《人民日報》整版撰文,題為《區塊鏈,讓價值互聯網露出曙光》。

區塊鏈大浪淘沙,誰主沉浮?

區塊鏈還有哪些可能?

隨著越來越的人開始試圖瞭解和應用區塊鏈,我們將聽到更多的它的一萬種可能。很自然地,正如過往各種具有強敘事性的新技術(比如近年我們常聽到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一樣,這些新技術引發的一萬種可能的設想中絕大部分是空想,只有少數幾個可能在經歷多次起伏後變成有變革力量——比如電商,比如移動支付,比如移動社交。

今天我們可以確信的是,雖然區塊鏈技術是在比特幣這個系統中被髮明和剝離出來,但它可能很難給世界各國的國家貨幣帶來多大的變化。巨大變革甚少是從核心發生的,而多啟動於邊緣。

我們還可以確信的是,現在一些看似以保守的姿態利用區塊鏈的互聯網公司,可能選擇的是對它們自身來說最佳的路徑,當然敢於在泡沫和爭議中投入區塊鏈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其實並不保守。

最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就像我們所經歷的互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演進一樣,區塊鏈更多的可能性會湧現出來,這或許是我們可以最確信無疑的一點。

區塊鏈行業逃不過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將經歷巔峰與低谷,這是行業自我調整的必然過程。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其公眾號發佈文章也稱,“如今區塊鏈的低潮,比特幣的貶值,在我看來是這個行業迴歸理性的一個必由之路。”

深處熊市之下,區塊鏈行業從業者們無外乎 “要麼停,要麼扛”兩種選擇。而這些區塊鏈行業的守望者,或許經過大浪淘沙,才能熬過寒冬見春來,遇到下一個更牛的牛市。

區塊鏈是互聯網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互聯網的新升級,從互聯網走到區塊鏈是必經之路,也會給這個產業增添活力,帶來更實在的應用價值。總而言之,互聯網公司正在加速佈局區塊鏈,但或許在大浪淘沙下,才能看清誰主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