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黄石》中的展示的美国农场生活是否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

最近推出的剧集《黄石》口碑不错,剧中展现的牧场风景更是引人入胜。今天,我们就来就着《黄石》聊聊美国的农场。

神剧《黄石》中的展示的美国农场生活是否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

《黄石》剧照

美国全境有大约200多万个农场,其中80%以上是以家庭为主的小型农场。60%左右的农场的销售额只有1万到数万美元,销售额超过50万美元的仅占农场总量的4%。大农场的农产品销售额占了美国农产品销售总额的绝大部分,50%的农产品是由2%的大农场生产的。农城镇化非常高,农民已经基本上脱离了繁重的农活,与城市人口的唯一区别就是居住位置不同。他们通常是围绕着小镇购买几十亩到上百公顷土地,用来放牧或者耕种农作物,农场的工作人员通常是通过劳务公司雇墨西哥人来工作。

神剧《黄石》中的展示的美国农场生活是否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

在农场中工作的墨西哥人

其他地方农场也大致如此。在南部以棉花种植为止,中西部大豆、玉米和小麦种植为主,地里干活的90%都是墨西哥人,这也是美国杜绝非法移民难的原因之一。他们通常由一名墨西哥工头带领,每小时薪酬大致是15美元左右,各州有些微的差别,超过8小时法定工作时间部分工作时间以1.5倍计薪。

神剧《黄石》中的展示的美国农场生活是否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

大农场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非常的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是非常的高。现代的先进的耕作机械、水利灌溉设备等已经替代了手工和耕畜动力。先进的化学的、生物的技术,改良了农作物品种,大大的提高单产水平。加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化经营。

神剧《黄石》中的展示的美国农场生活是否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

美国有3亿多人口,农民不到300万,可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场种植的作物相对单一,几乎都是在玉米、大豆和小麦等主要作物中根据订单选择一种进行大规模的种植等。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美国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单一目的地国是中国,约为220亿美元。目前,农业产值约占美国经济的1.2%。美国以现代农业著称,对现代机械的倚重,使得农场即使规模很大,但需要的人力并不多。如今,美国是全球农业数字化最先进的国家。据美国农业部估计,美国约一半的主要农作物种植使用GPS导航系统。在农业领域,美国的人均土地面积比中国多四倍,虽然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高,但大农场耕作和土地、能源、化肥等要素的低成本,使得美国土地的平均成本很低。美国的农业一向相对发达。20世纪前20年是美国农业的黄金时期,农产品需求旺盛、价格高企且土地价值大增,技术进步持续提升生产率。

神剧《黄石》中的展示的美国农场生活是否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

尽管在GDP中占比不高,美国把农业发展看作伟大成就。不管是粮食需求,还是战略需求,美国从没放弃农业,农民的地位也不低。在美国建国初期,农民们甚至被视为美国经济优点的典范,例如勤劳、奋进和自给自足等。此外,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移民发现拥有一片农田是进入美国经济体系的“门票”。

神剧《黄石》中的展示的美国农场生活是否真的有那么令人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