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辟邪”茱萸和“延壽”菊花之間的歷史“鬥爭”你知多少

重陽節的來歷:

《易經》中“九”的定義是屬於陽數,農曆九月初九,兩“九”重合,所以將此日稱作為“重陽節”。另外重陽節還有其他幾種叫法,例如:老人節、登高節、敬老節、茱萸節、重九節等等。在歷朝歷代中,有各自不同的習俗來過重陽節。民間流傳較多的習俗如:登高、吃重陽糕、插茱萸、賞菊、喝菊花酒等等。

重陽節,“辟邪”茱萸和“延壽”菊花之間的歷史“鬥爭”你知多少

重陽節

重陽登高,向來是人們對於這個節日的最直接的慶祝方式,也是在我們中國老百姓心中重陽節最重要的習俗。每到這一天,攜老伴幼一家老小登高遠眺,瀏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也能作為強身健體的一個項目。另外,中國人登高,也是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對家中老人的敬重之意。

重陽節,“辟邪”茱萸和“延壽”菊花之間的歷史“鬥爭”你知多少

重陽節登高

說完最重要的重陽節習俗,我們會注意到另外三個也常見的習俗:插茱萸、賞菊和飲菊花酒。

茱萸,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中國人在九月九重陽節登高之時,都喜歡將茱萸插在自己臂上的布袋裡面,所以就有了重陽登高插茱萸的習俗,能辟邪驅災。

重陽節,“辟邪”茱萸和“延壽”菊花之間的歷史“鬥爭”你知多少

盛開的山茱萸樹枝

古人對於佩戴茱萸能辟邪驅災的說法還得從《續齊諧記》裡的一則故事說起:相傳,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習道法學術。有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今年的九月初九那一天,你們家會有一場大災禍,唯一可以避免這個災禍的辦法就是在九月初九這一天,你們一家老小都在自己的手臂上綁上彩色布袋,然後把茱萸插在布袋上,外出去登高方能避免此災禍。於是,桓景按照費長房的辦法在九月初九這一天照此實行。在登高回來之後看到家裡的房屋倒塌,牲畜全亡,而因為桓景帶著全家人外出登高免於此難,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於是乎,茱萸“辟邪”便流傳下來,後世人也在九月初九這一天攜全家人一起佩茱萸、去登高,以求辟邪驅災。所以,茱萸也有了個名號“辟邪翁”。

重陽節,“辟邪”茱萸和“延壽”菊花之間的歷史“鬥爭”你知多少

重陽節佩茱萸

重陽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是如何而來的呢?

菊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三,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所以在很多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中會經常看到寫菊花的,如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另外還有元稹專門寫了一首《菊花》說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可見古時候的文人對菊花的喜愛。然而,重陽賞菊的習俗由來,不得不說到的一位隱居如仙人般的陶淵明,他對菊花的喜愛之情無以言說,可以說菊花所表現出來的清寒傲雪的品格,就是陶淵明自己的本人的性格,也是外世人對陶淵明性情的定義。所以在之後的一些文人士大夫紛紛效仿,將賞菊作為自己的一種愛好。因菊花的花期綻放最美的時段在九月初九的前後,所以重陽節賞菊的習俗慢慢在世人百姓流傳開來。

重陽節,“辟邪”茱萸和“延壽”菊花之間的歷史“鬥爭”你知多少

重陽節賞菊花喝菊花酒

除了供觀賞外,菊花不僅只有它的“外貌”,更多讓人們喜歡的是因為它的“內在價值”。在《神農本草經》中有記載“菊花味苦平,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溼痺。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後來,在“藥王”孫思邈的“推波助瀾”之下,菊花的作用更是達到了“史上最強”的程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更是出現了許許多多“喝菊花茶、飲菊花酒”而得道昇仙的小說故事。由此,菊花在民間百姓心中留下了延長壽命的形象,於是也有了“延壽客”的叫法。

延壽客超過辟邪翁

在宋朝元朝時期之後,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逐漸的比較少見了。從重陽節人們對於慶祝的重心來看,重陽節在早期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因為當時的人們生活水平不算高,很大部分古人的重點是尋求神靈或是其他之物來保佑自己。但到了宋元時期,國力強盛,隨著人們生活狀態的不斷改善,這個時候,人們不會只是要求吃飽飯就可以了,會對未來生活更多的期盼,希望自己的身體能更健康,活的更長久。所以“延壽客”菊花漸漸超過了“避邪翁”茱萸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重陽節,“辟邪”茱萸和“延壽”菊花之間的歷史“鬥爭”你知多少

傳統節日重陽節

不管如何。在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長河中,有過許許多多的傳統節假日和文化習俗,保留到今時今日的傳統節日也並不多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重陽節與中元節、除夕、清明節並稱我國的四大傳統祭祖節日,後兩個節日在今天的中國更為廣泛熟知,更多的原因與制定節假日有關吧。但,雖然不是假日,我們依舊不能忘記保留這麼多年的傳統節日。

守護傳統文化節日,你會怎麼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