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辟邪”茱萸和“延寿”菊花之间的历史“斗争”你知多少

重阳节的来历:

《易经》中“九”的定义是属于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重合,所以将此日称作为“重阳节”。另外重阳节还有其他几种叫法,例如:老人节、登高节、敬老节、茱萸节、重九节等等。在历朝历代中,有各自不同的习俗来过重阳节。民间流传较多的习俗如:登高、吃重阳糕、插茱萸、赏菊、喝菊花酒等等。

重阳节,“辟邪”茱萸和“延寿”菊花之间的历史“斗争”你知多少

重阳节

重阳登高,向来是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最直接的庆祝方式,也是在我们中国老百姓心中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每到这一天,携老伴幼一家老小登高远眺,浏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个项目。另外,中国人登高,也是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对家中老人的敬重之意。

重阳节,“辟邪”茱萸和“延寿”菊花之间的历史“斗争”你知多少

重阳节登高

说完最重要的重阳节习俗,我们会注意到另外三个也常见的习俗:插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中国人在九月九重阳节登高之时,都喜欢将茱萸插在自己臂上的布袋里面,所以就有了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能辟邪驱灾。

重阳节,“辟邪”茱萸和“延寿”菊花之间的历史“斗争”你知多少

盛开的山茱萸树枝

古人对于佩戴茱萸能辟邪驱灾的说法还得从《续齐谐记》里的一则故事说起:相传,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习道法学术。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的九月初九那一天,你们家会有一场大灾祸,唯一可以避免这个灾祸的办法就是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你们一家老小都在自己的手臂上绑上彩色布袋,然后把茱萸插在布袋上,外出去登高方能避免此灾祸。于是,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办法在九月初九这一天照此实行。在登高回来之后看到家里的房屋倒塌,牲畜全亡,而因为桓景带着全家人外出登高免于此难,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于是乎,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后世人也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携全家人一起佩茱萸、去登高,以求辟邪驱灾。所以,茱萸也有了个名号“辟邪翁”。

重阳节,“辟邪”茱萸和“延寿”菊花之间的历史“斗争”你知多少

重阳节佩茱萸

重阳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是如何而来的呢?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三,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所以在很多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中会经常看到写菊花的,如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另外还有元稹专门写了一首《菊花》说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可见古时候的文人对菊花的喜爱。然而,重阳赏菊的习俗由来,不得不说到的一位隐居如仙人般的陶渊明,他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无以言说,可以说菊花所表现出来的清寒傲雪的品格,就是陶渊明自己的本人的性格,也是外世人对陶渊明性情的定义。所以在之后的一些文人士大夫纷纷效仿,将赏菊作为自己的一种爱好。因菊花的花期绽放最美的时段在九月初九的前后,所以重阳节赏菊的习俗慢慢在世人百姓流传开来。

重阳节,“辟邪”茱萸和“延寿”菊花之间的历史“斗争”你知多少

重阳节赏菊花喝菊花酒

除了供观赏外,菊花不仅只有它的“外貌”,更多让人们喜欢的是因为它的“内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菊花味苦平,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后来,在“药王”孙思邈的“推波助澜”之下,菊花的作用更是达到了“史上最强”的程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喝菊花茶、饮菊花酒”而得道升仙的小说故事。由此,菊花在民间百姓心中留下了延长寿命的形象,于是也有了“延寿客”的叫法。

延寿客超过辟邪翁

在宋朝元朝时期之后,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逐渐的比较少见了。从重阳节人们对于庆祝的重心来看,重阳节在早期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因为当时的人们生活水平不算高,很大部分古人的重点是寻求神灵或是其他之物来保佑自己。但到了宋元时期,国力强盛,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善,这个时候,人们不会只是要求吃饱饭就可以了,会对未来生活更多的期盼,希望自己的身体能更健康,活的更长久。所以“延寿客”菊花渐渐超过了“避邪翁”茱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重阳节,“辟邪”茱萸和“延寿”菊花之间的历史“斗争”你知多少

传统节日重阳节

不管如何。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过许许多多的传统节假日和文化习俗,保留到今时今日的传统节日也并不多了。

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重阳节与中元节、除夕、清明节并称我国的四大传统祭祖节日,后两个节日在今天的中国更为广泛熟知,更多的原因与制定节假日有关吧。但,虽然不是假日,我们依旧不能忘记保留这么多年的传统节日。

守护传统文化节日,你会怎么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