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丨1-6冊文言文知識點大全(純乾貨)

語文部編本教材使用以來,文言文的文章增多了一些,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下通假字和成語的知識點。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和複習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丨1-6冊文言文知識點大全(純乾貨)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迴轉,掉轉。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火:通“夥”。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於“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見:通“現”。

12、滿坐寂然,無敢譁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麼。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閒情記趣》)強: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引導。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聖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於心,衡於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衡:通“橫”,梗塞,這裡指不順。

29、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3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3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通“措”。

3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通“蒼”。

33、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34、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35、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36、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37、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

3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喂。

初中語文丨1-6冊文言文知識點大全(純乾貨)

獨家:毀童年!學的都是“假課文” 網友挑錯“人教版”語文教材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語

第一冊

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一起行走的許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十則》)

諱疾忌醫: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比喻有了錯誤、缺點,生怕別人批評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發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鵲見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環境或境界的驟然轉變。多指由逆境轉為充滿希望的順境。(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

撲朔迷離:模糊不清,很難辨別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錯綜複雜,不易看清底細。(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木蘭詩》)

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

第二冊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現在用以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地方。(《桃花源記》)

豁然開朗: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桃花源記》)

無人問津:沒有人來問渡口了,比喻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吳下阿蒙:比喻缺少學識,才幹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別當日,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笨重的東西。現在多用來形容外強中乾的事物。(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黔之驢》)

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用完。(《黔之驢》)

初中語文丨1-6冊文言文知識點大全(純乾貨)

小書法家展才藝

篇幅關係,這裡就先展示整理了部分筆記資料,如需瞭解獲取更多或是完整電子版本,轉發、評論、關注小編後可以私信回覆“語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