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藥外敷 治癒落枕

四藥外敷 治癒落枕

四藥外敷 治癒落枕

落枕是指急性單純性頸項強痛、頸部轉動受限的一種病症,又稱頸部傷筋。它是臨床上的常見病,主要是由於睡覺的時候頭頸姿勢不對、枕頭墊得太高或軟硬不適、頸部肌肉外傷、頸部受寒、或是疾病引起,反覆“落枕”等,給患者帶來不少痛苦。中藥外敷效佳,現介紹如下。

處方:川烏、制草烏、川芎、山梔子各等分碾成細粉,開水調成糊狀,待溫度適宜後均勻塗敷壓痛處,邊緣超過患處2釐米,厚度約0.25釐米,外覆一層保鮮膜,紗布包紮固定,每次3小時,每天2次,外蓋毛巾,上方用熱水袋熱敷30分鐘。治療72小時後,總有效率為96.7%。

四藥外敷 治癒落枕

體會:落枕作為臨床常見病之一,常見病因包括頸部肌肉扭傷,如夜間睡姿不佳,枕頭位置過高、過低,質地過硬等,諸如此類的原因皆易引起頸部肌肉緊張,頸椎關節錯位。此外,外感風寒,如睡眠時外寒內侵,也會導致頸背部氣血阻滯,筋絡痺阻。本方山梔子中的藏紅花素可使腎毛細血管保持通暢,增加腎血流量,促進炎症損傷的修復,其外用治療扭傷腫痛的功效顯著。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功效,川芎嗪、川芎總生物鹼具有鎮痛作用,能降低麻醉犬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冠脈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從而減輕組織的病理性損傷。川草烏則有祛風勝溼、散寒止痛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早已證實烏頭鹼具有麻醉止痛作用。全方中山梔子、川草烏寒熱並用,祛邪不留邪,配以川芎活血行氣,“氣行則血行”,達到“通則不痛”的療效。研究結果顯示,中藥散劑外敷治療落枕,與西醫治療方法相比,療效顯著,療程短,取材容易,方法簡便,值得推廣。

“南方名醫”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