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王小波的書,整個人感覺不好了

有人說,讀不懂王小波。有人說,王小波寫的東西不怎麼樣,比如他塑造的人物,他的世界觀,並不成熟等等。

其實我也是很晚才去看的王小波,都成人了。很多人十八歲左右就能看得下去王小波。

讀了王小波的書,整個人感覺不好了

文學作品這種藝術,很難有什麼標準去界定好,或者是不好。但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作家只需要講故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其他的東西(比如刻意表達什麼觀點)。比如《圍城》吧,有人可以說它不夠偉大,但它在某些方面(描寫知識分子這類人群),已經是高水平了。文無第一,其實應該說,名著系列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優點,你不能把《圍城》跟《百年孤獨》去做比較。那樣比沒有什麼意義。

讀了王小波的書,整個人感覺不好了

文無第一,應該指不能橫向比較吧?我認為是這樣。但可以縱向比較,比如說有兩部同樣描寫知識分子的書,一個是《圍城》,另一個是《XXX》,那麼可以比較出,《圍城》是其中最好的小說。但是《圍城》不能跟《紅樓夢》,或者《百年獨孤》去做比較,因為它們在描寫社會方面各有千秋。

古代的詩歌也都可以去比較的,如果作品不能去比較,也就不會有所謂的經典作品了。

讀了王小波的書,整個人感覺不好了

對於王小波,如果從講故事層面,他已經是成功了。對於描寫那個時代,他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了。至少我看的時候,感覺到王小波能夠給你提供一個精神世界。文學家本來就是講故事,而不是把自己的看似成熟的觀點強加給你的讀者(這個是我的老觀點了)。當然作品可以諷刺,但不能刻意。

有人說,王小波就跟郭敬明一樣,在某個時期能夠給你啟迪,過了青春這個階段,就感覺不過爾爾了。當然,這就是見仁見智了,沒法強求別人。郭敬明也很幸運,能夠跟王小波相提並論了。畢竟郭敬明也是上過《收穫》的人。

我這裡只是泛泛而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