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小事產生了蝴蝶效應?

藝嶼EYESVOT


今天菲李就來給大家盤點兩件奇葩甚至有些搞笑的蝴蝶效應事件。


1、一棵桑樹引發的毀滅

戰國時期,吳國和楚國的邊境有兩座小縣城:卑梁和鍾離。兩個小縣城緊緊挨著兩國的邊境線,世代以種桑養蠶為生。

偏偏有一棵桑樹正巧長在邊境線上,誰也說不清楚,它到底是屬於吳國,還是屬於楚國。

某天,一個楚國的小女孩率先發現了這棵桑樹,就想去採摘。

此時卻又跑出一個吳國的女子,說這棵桑樹是屬於吳國的,不準小女孩碰它。

兩人都堅持認為桑樹是自己國家的東西,最後更是吵了起來,結果吳國女子一氣之下打了楚國小女孩幾巴掌。

小女孩哭著跑回家告狀,這下女孩的族人們不樂意了,覺得吳國人竟然敢打我們楚國人,膽子太大了。

於是馬上召集全縣壯丁,氣勢洶洶地拿上武器跑去對面縣城報仇,把吳國卑梁縣的人揍了個落花流水。

消息傳到卑梁最高長官的耳朵裡,他也坐不住了,覺得楚國人擅自過界還打傷他的百姓,面子上過不去,於是立刻召集人馬,駕著戰車殺到出國鍾離縣,將小女孩一家給殺掉了,還佔領了鍾離縣。

到這裡,兩個女子因為一棵桑樹的爭執,演變為一場縣城打架,到現在變為一場入侵戰爭了。


但事情還遠未結束,自家縣城被搶了,楚王當然不能忍,他很快召集楚國軍隊,浩浩蕩蕩衝到吳國的卑梁縣,同樣佔領了卑梁。


而這時吳王也生氣了,心想這是宣戰的節奏,於是同樣召集人馬應戰,雙方最終因為一棵桑樹而發動了一場兩國間的全面大戰。


最終的結果是兩國兩敗俱傷,吳國國力消耗不小,楚國經此大戰,不僅國力受損,還失去了兩座城池。

而同樣的事情,在外國其實也有,兩個國家因為一個馬桶而打了23年的戰。


2、馬桶戰爭

1249年,意大利博洛尼亞和摩德納都還是城邦國家,某天一個博洛尼亞士兵因為戰爭逃亡到了摩德納。

本來戰爭時期士兵逃亡是很正常的,但偏偏這個士兵還順手拿走了一個橡木軍馬桶。(說實話真的令人費解哦~)


而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馬桶讓博洛尼亞人耿耿於懷,他們表示:“人可以走,馬桶給我們送回來。

本來就一個馬桶,還就還啦,可誰也不曾想到,摩德納人就是那麼倔強,表示就是不給。

於是雙方最終因為一個馬桶,打了一場持續23年的戰爭,最終博洛尼亞也沒要回自己的馬桶,而摩德納人則將那個馬桶視為勝利象徵,至今仍在當地展覽。


所謂的蝴蝶效應,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也就是說,一個看似很小的問題,可能在不經意之間引發一系列問題,最終帶來的影響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又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環接一環,可以說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現象。


好啦,今天的答題就到這裡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識,快關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點,你的魅力就多一點哦~


菲李


一個錯別字決定了中華民國真正的領導者

1930年4月,閻錫山與馮玉祥結成反蔣同盟,發動了討伐蔣介石的中原大戰。這次中原大戰,大家都知道結果的,蔣介石獲勝,直接導致閻錫山、馮玉祥二人下野。(起初閻錫山、馮玉祥二人大佔優勢,若是這反蔣聯盟戰勝了,恐怕下野的就是蔣了,執政的就是閻馮二人)

而導致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就是,馮麾下的一名參謀寫了錯別字。

戰爭初期,閻馮二人開了軍事會議,制定了周密計劃。約定雙方各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在河南沁陽匯合,聚齊優勢兵力,整合炮火,準備一舉圍殲蔣在河南的部隊。

會議結束後,馮的參謀擬定了一份調動部隊的緊急命令:

“命令某某部,晝夜兼程,直插沁陽,與閻錫山部會師……”

然後粗心參謀出場了,地理水平堪憂,做事粗枝大葉,不小心把沁陽的“沁”(qin)字,多寫了一撇,寫成了“泌”(bi)字,然後就造成匯合地點從“沁陽”變成“泌陽”。

不巧,河南還真有泌陽,沁陽在河南焦作,泌陽在河南駐馬店,這就意味著馮的部隊要在短時間內趕到200多公里外,而且當時泌陽是蔣的地盤。這不知馮玉祥治軍嚴謹,還是手下將領不疑有他,也不電話問下總部,星夜前往泌陽。

直到蔣的部隊都已經在沁陽周圍集結,閻錫山部隊人數較少,閻老西立刻就急了,說好的日子會師,日子要到了,但人影都不見,晉軍都快被包圍了。立刻電話質問馮玉祥部隊怎麼還不來,馮瞭解情況後,發現部隊竟然南轅北轍,本該往北,結果南下去了。急令調回部隊也趕不上匯合日期。

直接造成聯合作戰計劃流產,導致反蔣聯盟失敗。蔣軍全面反攻,戰局急轉直下,蔣軍的優勢越來越大。

隨後蔣成功拉攏東北軍加入,張學良答應率軍入關參加中原大戰,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閻、馮本身就劣勢,一聽到這個消息,軍心立刻渙散了,基本全線崩潰。太原的擴大會議被撤銷、“國民政府”和“陸海空軍總司令部’隨後解散。

小人物小事件的蝴蝶效應,可謂是極大。若是沒寫錯字,馮閻二人也許能贏,若是中原大戰在張學良插手之前就勝負已分,那國名黨總裁的位置還指不定是誰坐。(關於張學良東北軍參戰的問題,個人認為,張學良也是在等雙方趨勢明朗了,再正式介入,這樣安全收益也大,還可以談條件。張蔣是否一條心,這個問題,很難說。但基本原則,軍閥間只談利益)

這場戰爭造成死傷達30萬之多,豫魯大地赤地千里,百姓流離失所,逃難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造成極大的國力損耗,使得民國整體實力下降。大批東北軍進駐關內,東三省空虛,日本人乘虛而入,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拉開了侵華的序幕。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這樣的事情看上去在歷史上有很多。

比如一戰的時候,一個叫亨利·坦迪的英國士兵用槍瞄準了戰壕外的一個德國士兵。但他最終沒有扣下扳機。

這個死裡逃生的人就是希特勒。

建安七年,袁尚大將郭援進攻曹營的絳邑,抓住了絳邑縣長賈逵。看守監獄的一個姓祝的獄卒卻把他放走了。

賈逵就此逃出生天,這對歷史有什麼影響呢?

後面,他娶了老婆生了兒子,兒子叫賈充,是晉朝權臣。

賈充生了一個女兒叫賈南風,賈南風嫁給了西晉的皇帝司馬衷,是歷史上的亂國妖姬,八王之亂就是她惹出來的,後面的五胡亂華,她也要負直接責任。

還有,清朝的滅亡是一個菸頭引起的。

清末的時候,孫中山到處拉投資搞革命,一連搞了十餘次,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次是黃花崗起義,1911年4月27日,前線大哥黃興帶著一百多人衝擊兩廣總督署,結果失敗,七十二人犧牲。

一時之間,諸雄氣餒,彷彿看不到勝利的曙光。

可就在半年之後,因為四川要修鐵路,盛懷宣實行鐵路國有化,卻沒有補足原始股東鄉紳的費用,引發保路運動。駐紮在湖北的新軍前往四川支援。

湖北新軍被調走大半後,大家發現湖北空虛,是一個機會,決定在八月十五這日起事。為什麼選八月十五呢?這可能是向朱元璋前輩致敬,據說朱元璋當年鬧革命,就把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聯絡信塞到月餅裡。

可是,月餅還沒吃上,就被發現,湖廣總督瑞澂全城戒嚴,嚴禁大家借中秋節聚會。

這一搞,中秋節吃月餅就不太現實了,最終推遲到10月16日,而且也沒抱多大希望,就是試一試。

為了試一試,革命軍搞了一些炸藥,當時在密室裡組裝。這時候,來了一個哥們,此人叫劉同。不是寫雞湯的劉同,是天使投資人劉同,這批炸藥就是他出資贊助的。

進來之後,點了一根菸,抽完後沒找到菸灰缸,恰好看到旁邊有個髒盆子,於是,一個彈指就把菸頭準確無比的彈進了盆子。盆子里正是他慷慨解囊買來的火藥。


一聲巨響,火藥庫直接自己端了,也把清兵引了過來,而這時,起義人員的名單還鎖在房子的保險櫃裡。鎖匙也找不到。這個名單就此落在湖廣總督瑞澂手裡。湖廣總督瑞澂拿到名單後,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宣佈要按名冊捉拿,就地正法。

而在公佈這個消息時,卻沒有公佈名冊,這一下搞得人人自危,人人都怕自己的名字被寫在了上面。於是,紛紛拿起槍桿子反了。

武昌起義就此打響,不到一個月,諸省響應,大清滅亡之勢不可逆轉,變化之快,連孫中山都不敢相信。

而明朝是亡於一只雞。前面我們已經詳細聊過了,當時皇太極圍攻大淩河,登州軍將孔有德率兵馬增援,走到滄州吳橋時,一個士兵偷了老鄉一隻雞。而老鄉是退休在家的高官,非要找孫有德要說法,最終逼得士兵譁變,回馬一槍,反而攻取了登州。


登州是明朝火藥的生產基地,在被圍攻後,孫有德帶著火炮生產技術投靠了清朝,從此,清朝也能玩上炮了。

當然,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很多蝴蝶效應,比如丘處機沒有路過牛家村,藩金蓮沒有砸中西門慶……關注腦洞歷史觀,我們下回聊這些。


腦洞歷史觀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蝴蝶效應,非明朝的“毛羽健包二奶”事件莫屬了。

毛羽健,明朝崇禎年間的一個御史。都察院御史也不是啥大官,七品而已。但是毛御史雖然官不大,卻想多找幾個官太太,一直想納個小妾,卻一直沒敢。

為什麼?懼內。

毛御史的老婆相當之兇悍,河東獅吼那個類型的,所以毛御史一直沒敢取妾。可是碰巧的是,崇禎初年的某一天,毛御史的老婆有事要回一趟孃家,古代交通不便,一來一回要好幾個月,毛御史本著能爽一時是一時的精神,趁著她老婆走,前腳走,後腳就把小妾娶回家了。

本來倆人卿卿我我,毛御史打算等幾個月後老婆快到家的時候再做打算。不想一個月之後,他老婆突然從天而降,正撞上兩人,於是一通家庭暴力之下慘不忍睹。

毛御史十分納悶,按理說她老婆不應該走的這麼快啊!怎麼能來往如此神速呢?

被打的滿頭包的毛御史後來明白了,她老婆這次不走尋常路——用了驛站。

所謂驛站,就是明朝官方經營的招待所,兼具加油站,車輛(馬匹)租賃等各種功能。為明朝官方運輸,傳遞消息等提供便利,尤其對軍事情報和公文轉送,有著重要意義。

但是明朝的驛站發展到後來,就開始腐敗了。來到驛站只要出示身份證明“堪合”,就可以免費吃住,甚至可以使用驛站的馬匹。明朝初年,堪合的管理十分嚴格,到了後期,各級官員本著國家的便宜不佔白不佔的原則,將堪合到處送人,甚至送給親朋好友,讓很多不是公務出行的人也用上了驛站。

毛夫人這次就不知道從哪裡搞到了一份“堪合”,使用了驛站的她日行百里,十分迅速,所以打了毛御史一個措手不及。

毛御史很生氣,可是又不敢拿夫人出氣,所以他盯上了他的仇人——驛站。

毛御史官不大,但崗位特殊,他是御史,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無視毛御史憤怒之下,狠狠地跟崇禎皇帝奏了一本:

“皇上呀,現在全國的驛站已經爛成一片了。國家規定驛站的負擔要由百姓承擔,驛站的勞役由百姓負責,各級幹部吃拿卡要,已經讓老百姓苦不堪言。另外驛站現在人員太多,國家財政負擔不起。很多沒有必要設置驛站的地方,也設置了驛站,陛下啊,驛站必須大刀闊斧的裁撤啊!”

崇禎皇帝當時剛剛登基,年輕人正想辦幾件事情,一看毛御史和一個他的朋友劉懋劉御史的上書,驛站這麼腐敗,浪費國家資源,這還了得?!所以崇禎帝一聲令下:裁!

皇帝一聲令下,天下幾千家驛站呼啦啦的被裁撤掉了。

但是無論是毛御史還是崇禎帝,這些古人是沒有就業率這個概念的。他們不知道的是,驛站雖然花了很多錢,但也養活了不少人,裁撤了幾千家驛站,也讓幾十萬的驛卒沒有了飯吃,他們沒有飯吃就要餓肚子,餓肚子就要找飯轍。

崇禎元年,銀川驛站裁撤,其中有一個馬伕沒有了工作,他沒飯吃,他打算去找一份有飯吃的工作。

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這個馬伕,名字叫做李自成。


小約翰


蝴蝶效應指的是一個不經意的小事,改變了世界的大事。比如網友們說的

潘金蓮不開窗戶,或許能夠改變世界。或者希特勒一戰被殺,也就沒有二戰了。下面簡單說兩個。



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或許可以避免

三國時期有一個叫郭援的人,這個人雖然存在感低,但是卻做了一個形象後世數百年的決定。

公元202年,郭援受袁尚之命去河內騷擾曹操,攻打到了賈逵堅守的絳邑,本想殺死他,但當地百姓都為之求情,

於是郭援命令賈逵向他下跪。但是賈逵就是不跪。最終在百姓的求情下,郭援一念之仁就放了賈逵。

然而一百年後,賈逵的一個孫女當上了晉王朝的皇后,叫賈南風。正是這個女人引起了八王之亂,從而導致五胡亂華的三百年亂世。如果郭援當初殺了賈逵,或許就不會有賈南風專政,也就不會有八王之亂,更不會有五胡亂華了。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郭援一念之仁,沒有殺掉賈逵。



一戰二戰或許消失

1914年6月28號的早晨,奧地利大公弗朗茲·斐迪南的車被一顆手榴彈襲擊,雖然手榴彈錯失目標,但是卻傷害到了後車的乘客們。

之後,弗朗茲想去看望一下爆炸中受傷的人,可司機卻錯誤的拐到了一條不在線路上的街道,而這條街道上站著19歲的塞爾維亞人加夫裡洛·普林希普,他在那天早晨參與襲擊了弗朗茲。他認出了這輛車,於是就跑過去射殺了弗朗茲及其妻子。

如果不是因為弗朗茲的車拐錯彎,弗朗茲就不會死,如果他沒有死,奧匈帝國就不會對殺手的國家宣戰,德國就不會向俄羅斯隨後法國和比利時宣戰,英國就不會向德國宣戰這樣一戰就不會爆發了。一戰不會爆發或許二戰也就不會發生。人類歷史就能改寫。這所有一切都是因為一輛車拐錯彎、停錯道。



所謂的歷史蝴蝶效應,其實根本沒有必然的聯繫。我認為所有的都屬於巧合。


我是越關


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吏,因為在公主家服役,和一名女奴私通,產下了一名私生子,沒想到竟因此改變了一個王朝的走向和另一個民族的命運。

熟悉的人應該猜到了,這個小吏,他叫霍仲孺,他生下的私生子叫做霍去病。

霍仲孺並沒有打算對這個私生子負責,所以服役完畢就自己溜回家對霍去病棄之不顧了,而恰恰因為如此,霍去病得以和舅舅衛青一起得到了接近漢武帝的機會,也正是因為如此,十七歲的他就得以征戰大漠,大破匈奴,封狼居胥,使得曾經屢屢犯邊的匈奴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敢再南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匈奴內部的分化和對漢策略的調整。

而霍仲孺這個小人物對於歷史走向的影響還遠沒有結束,他回到家中,又和明媒正娶的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叫做霍光,在霍去病某次出征回來的途中,將這位異母弟弟也帶到了宮中。很快霍去病死去,而霍光謹言慎行,侍奉漢武帝幾十年,終於在漢武帝臨終前得到了輔佐幼帝的任務,從此成為史上最知名的權臣,誅殺競爭對手上官桀、立廢海昏侯,從民間提攜漢宣帝,一人左右數代天子的命運。在他任上,完全有能力結束漢朝而不用等到王莽,但他保持了人臣最後一點操守。所以即便如此跋扈,最後仍然被封為麒麟閣功臣首位。

我們可以把時光往前推,假如當初那個小吏沒有到公主家服役、或者雖然服役但是老老實實、又或者生下霍去病對他負責帶回了自己家、又或者霍去病懷恨父親不願照應霍光,可能都沒有這一切了,霍去病和霍光兄弟倆可能都會被埋沒在歷史的煙塵裡,而這王朝也會浩浩蕩蕩,奔向另一種風起雲湧的命運。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古代歷史上這種小事產生蝴蝶效應的事例太多了,我們說幾個比較典型的吧。

有件事和漢景帝有關係,事因是漢景帝酒後,陰差陽錯地誤睡了一個宮女,這個宮女很幸運,為漢景帝生了一個兒子,漢景帝給兒子取的名字叫劉發。

到了西漢末年,王莽這個外戚派,害死了皇帝,篡奪了皇位,自己當上了天子。

發生了這種是,劉姓的皇子皇孫肯定是不幹的呀,本來大漢江山是我們劉家的,你姓王的說改國號就改國號了,你做的這些,怎麼能平復劉氏皇子皇孫的怒氣呢?

索性,劉姓的皇子皇孫開始反叛王莽了。

結果把王莽政權給推翻的,就是漢景帝兒子劉發的後代,這個人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

還有劉邦在和項羽爭霸天下的時候,韓信幫助劉邦打敗了魏國,魏國裡的王室成員都成了俘虜,這時候韓信就把繳獲的這些王室裡的人和物,全部交給了劉邦。

劉邦看到魏王宮裡有幾個女人,長的頗有姿色,就把他們劃到了自己的後宮團隊,其中這裡面就有一個姓薄的女子。

這個薄姓女子是不大受劉邦寵幸的,但是,劉邦還是給她發生了一夜情,就是這一夜情,讓薄姓女子生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

後來,劉恆陰差陽錯地當上了皇帝,開啟了漢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你看事情是不是發生的很怪異,歷史就是這樣,有的時候,是真的讓你捉摸不透。好像無意之中,早有安排一般。

再說一個關於劉邦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劉邦在秦末的時候,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再一次偶然機會,他被派去押送幾個犯人,去都城服徭役。

可是,很不湊巧的是,在路上犯人逃了幾個。

這要是讓朝廷怪罪下來,罪過就大了去了,這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想到後果的嚴重性,劉邦索性就把所有的犯人給放了。

這個小小的公務員他也不當了,為了怕朝廷追責,他跑到了芒碭山當起了流寇,還聚集了一批人,當了頭領。

接近著陳勝吳廣的起義發生了,劉邦開始帶領自己的團隊殺向了大秦,他和項羽把大秦給滅了。然後劉邦又開始和項羽爭霸天下。

最後劉邦通過張良蕭何韓信等人,打敗了項羽,成功的由早期的一個流寇,當上了一代帝王。

你看就是當初這個小小的犯人逃亡事件,導致劉邦成了大漢帝國的開國君。

你說這種事發生的是不是很突兀,說真的這種奇葩的劇情,連小說家都不敢這樣寫,但是,在歷史上,他偏偏就發生過這種事。


史學達人


果斷因為一隻雞引發的東江軍人變亂,進而影響明清國運,改變歷史進程。

己巳之變打破了明朝的戰略部署,明軍也受到重創。



但在戰後並沒有徹底改變明清戰爭形勢。年少的崇禎皇帝任命新秀,登萊巡撫孫元化,遼東巡撫邱禾嘉,永平道張春。

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經歷過戰爭,有一定的指揮能力,而且精力充沛,勇於任事。不足就在於沒有真正經歷血戰的殘酷。

在新戰略中,登萊,遼東作為雙臂,是要配合的。遼東補充兵員,登萊直接擴軍。

1631年中,明朝方面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決定修建大淩河城,作為滅清的前進基地,也可以作為消耗清軍的磨盤。



皇太極的反應很快。一是明軍在錦州以東的任何行動都會危及清軍的戰略安全線。二是清軍的動員力本身就很強。再加上皇太極處理了阿敏,威望更盛。自然迅速動員圍了大淩河。

明軍這時慌了,拳頭部隊被圍,城牆垛口沒竣工,城內糧食少。

所以就被動開展戰略,關寧軍負責打通大淩河,登萊軍負責騷擾清軍後方。計劃很完美。

結果是,關寧軍失敗了。登萊軍出海不利。

然後就是關內各鎮集結遼東救援。登萊軍也得出兵。

從登州出發,走著驛道,到了山東吳橋縣,一路沒什麼事,如果這麼下去。一個月後的戰史應該是,阿濟格帥護軍斬殺明軍騎兵多名。

但歷史總是這麼有趣,充滿黑色幽默。

孔有德的一個兵吃了大戶家一隻雞,沒給錢,讓綁了。軍地矛盾一觸即發,然後就發了。

該殺的殺,不該殺的搶。

一個晚上的功夫已經完成了任務,帥兵往登州走。

搞技術行,寫文章行的孫舉人顯然不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東江舊將的對手,登州丟了。

然後孔耿四面出擊,東江部分將領也來投奔,實力再次擴張。

朝廷經過n輪討論n次失敗,最終決定堅定剿滅。來自關寧錦,薊州,通州,昌平,山東的大兵陸續調發,全軍三萬多人。

戰爭的結果一邊倒,孔有德登州城外野戰失敗,城被攻破,在海上被追著打。

走投無路,投了皇太極,皇太極給了很高的待遇。

他們也積極回報,首先就帶著八旗突襲旅順,斬殺黃龍,直接打破明軍關寧與東江的聯絡點。

然後把東江的秘密都告訴皇太極,半島王朝的命運岌岌可危。

再著,新式紅衣大炮整件到了盛天,清軍模仿著裝備迅速提升。

最後,大明內部的農民軍發展皇太極也熟悉了。

對明朝而言,失去了一堆能打的人,更把最後的秘密告訴了皇太極。

就這樣,一隻雞讓明清戰爭的形勢不自覺的變了。三順王東征西討,為清王朝的入主中原立下大功。


一枚明粉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哦。

說到小事引發的蝴蝶效應,我想給大家講個馬克沁的故事,沒錯,就是那個發明了死神收割機——馬克沁機槍的人。

馬克沁這哥們是個法國移民的後代,家裡很窮,14歲的時候他就去工廠裡做工,好在馬克沁心靈手巧,特別善於鼓搗機械發明。一次馬克沁去打獵的時候,獵槍強大的後座力是把他的肩膀撞得青一塊紫一塊,估計是疼壞了,馬克沁對這事兒印象賊深刻。大家先記住有這麼檔子事兒就行。

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馬克沁這傢伙轉運了。他發明了輕便又好用的煤油燈,並且還開了家公司專門給人安裝這種煤油燈。,馬克沁也賺了一大筆錢。然而沒多久,煤油燈的生意就不行了,這都是因為一個叫愛迪生的人,沒錯,就是那個改良的電燈的愛迪生。有了電燈,誰還用煤油燈呀,再加上愛迪生特別會做買賣,很快,他就把馬克沁的生意給擠兌黃了。

美國混不下去了,馬克沁就跑到了歐洲,到了四十多歲,他還是沒啥出息。這時有個美國商人跟他說,要想發家致富,搞武器呀。馬克沁一琢磨,對呀,武器那玩意兒來錢快呀。這時馬克沁就想起來了,自己當年打獵的時候,那獵槍的後座力多大呀,要是能把這部分動能給收集起來,做成連發槍,那可就好厲害。沒過多久,馬克沁機槍就問世了。

東西雖然很好,威力也很強大,可剛問世的時候,卻沒人購買這種機槍,為啥呢,一分鐘打三百發子彈,列強就是再有錢,他也負擔不起這麼高的成本呀。後來列強裡面最窮的沙俄下了幾百挺機槍的訂單,這才把馬克沁給救了。

而要說當時世界上誰最喜歡馬克沁機槍呢?那就非李鴻章李大人莫屬了,據說當年他看了馬克沁機槍的射擊展示後,立刻就命令國內仿製,結果不到三年就成功了,可因為質量實在是不咋地,也不太受待見。

到了一戰前夕,各國開始備戰,威力強大的馬克沁機槍終於是大規模列裝,而一上戰場,馬克沁就贏得了死神收割機的名聲。號稱一戰絞肉機的索姆河戰役裡,一天之內就有六萬英軍倒在了德軍的馬克沁機槍下,而整個戰役,雙方共傷亡一百三十萬人,馬克沁機槍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你看,歷史就是這麼的不可思議,當年馬克沁要是沒去打獵,他或許就不會知道後座力的強大,要是愛迪生能少擠兌馬克沁,那馬克沁也不至於破產,跑到了歐洲,要是沒有那位美國商人說的那句要想富,搞武器,估計馬克沁也不會最終發明這款殺人機器。所謂的蝴蝶效應,不過就是無數個歷史巧合疊加罷了。


楊過的大仙


以色列“黃金峽谷”行動,上世紀八十年代,伊朗的巴列維王朝被推翻,新政府採取與美國敵視政策,美國撤出了原本援建的核電設施。伊朗新政府轉而向蘇聯求助,蘇聯開始援建以後讓敵視伊朗的以色列很慌。以色列向美國求援,美國由於不願意得罪蘇聯無所作為。以色列決定自己單幹,空襲了核電站。蘇聯一看,我擦!以前還真沒想到核電站被打擊怎麼安全停堆,於是選中了剛建成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四號機組做緊急停堆實驗,可是由於操作員亂改實驗參數,加上為了搶工期大量使用不和規範材料,釀成了損失巨大的事故,加上積重難返的腐敗和社會矛盾,點燃了蘇聯解體的導火索。

一次中東國家的革命行為導致了一個紅色帝國的解體,應該符合題目要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