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

第一軍情


看到這個問題我先看了一下幾個作者的回答,大家的方向幾乎是一致的,就是巴基斯坦絕對不是印度的對手,幾乎沒有人同意小編的意見,那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印度到底為什麼打不過巴基斯坦。

第一,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和人口都比巴基斯坦要大和多大。但是正是因為印度人口眾多和社會宗教矛盾複雜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印度的發展紅利和精力,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內部環境要比印度簡單的多,伊斯蘭教是其國內最主要的信仰宗教,人民的凝聚力也要比印度強的多。

第二,巴基斯坦和印度相比盟友更多,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提倡者,所以在國際範圍內理論上是沒有盟友的,而巴基斯坦因為其信奉伊斯蘭教,所以資金上得到了中東土豪的大量支持,巴基斯坦更因為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活動成為了美國的盟友,所以在資金和軍事裝備上都有強力盟友支持,印度自然不是巴基斯坦的對手。

第三,在中國我們都親切的稱巴基斯坦為“巴鐵”,之所以這樣稱呼巴基斯坦說明了中國和巴基斯坦關係匪淺,在巴方有難的時候,中國曾毫無保留的幫助過對方,並且為巴基斯坦提供了整套的核技術和戰機生產線,所以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了印度。

綜上所述,印度之所以打不過巴基斯坦是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這個實力對比不僅僅是軍事和經濟的對比,更是政治智慧的對比,所以單一的國家實力並不能證明這個國家是否強大,就好比中東的以色列地域雖然狹小但依然是中東的小霸王。


世界淺談


題主過分了啊,你這是被誰給忽悠了。

迄今為止,印巴之間共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其中第一第三次印度人都是做足了戰爭準備,將巴鐵揍了個老慘,而第二次的時候,中國及時出手幫助了巴基斯坦,巴國不至於被揍的那麼慘。至於為什麼印度沒能打垮巴基斯坦,那就得問問巴基斯坦背後的那位大佬了。


就目前兩國的實力來說,印度的海軍空軍力量對巴基斯坦基本呈碾壓狀態,而巴基斯坦的陸軍部隊倒是可以拉出來練練,畢竟是世界第一陸軍手把手教的。印度的優勢在於他可以無門檻的獲得歐美俄等國家的軍事武器,這也就是印度的武器裝備為何被稱為“萬國牌”的原因,這裡邊也有一個致命點,一旦戰爭爆發,印度如何能保證能夠及時獲得歐美俄的軍事武器呢,不會被其他力量掣肘嘛?巴基斯坦不同點在於其在引進武器的同時還注重引進技術,如梟龍戰機、無人機等,這後邊都有老師手把手教的,。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下一次印巴戰爭,除非印度以速度取勝,一旦拖成持久戰,戰況真的就不一定怎麼發展了。


巴扎黑悠哈


如果只是比較印度和巴基斯坦軍事力量強弱,印度2018年度軍事排名全球第四,巴基斯坦則排名全球第十七,勝負已然很明顯。拼軍力,印度有420萬大軍對陣巴基斯坦區區90萬兵力,勝算在握。拼裝備,印度裝備有2000餘架各式戰機、4000多輛坦克、295艘各類軍艦,對抗巴基斯坦裝備1200餘架戰機、2100多輛坦克、197艘各類軍艦,壓力不大。拼後勤,印度沒有巴基斯坦內務混亂。

但巴基斯坦手中有核武器。換言之,印度可以在常規戰爭中打敗巴基斯坦,但若在核級別上開戰的話,兩國很難分出勝負。即便不展開核級別戰爭,印度還是打不過巴基斯坦,為何?因為決定戰爭勝負不僅僅靠一國軍事力量強弱,還跟永久性作戰限制因素如‘天氣、氣候、季節、地形、植被’息息相關,籠統地說來就是跟地理地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的原因就可以從地緣上找到建設性解答。你看,印度三面環山一面背水,南邊是大海做天然屏障;北邊的喜馬拉雅山把中印隔開,見一面也困難;東邊是恐怖的原始森林,隔斷印度和緬甸見面的機會;只有西邊有許多山口可以直通印度,而印度土地上2000多年來所發生的所有入侵事件大都發生在西部和西北部,只有英國人是從海上來,除此之外,大部分入侵事件都由西北部穆斯林主導。而現如今的巴基斯坦正好就位於印度西北部,在此巴基斯坦掐住了印度的咽喉,隨時能要印度的命。因此巴基斯坦和印度衝突不斷,是地理早就寫好的劇本,由不得人左右。

至於巴基斯坦為首西北部地區穆斯林為何對印度如此痴迷,追究起來,印度吸引入侵者的最大因素,不過是其廣受歡迎的肥沃農耕土地,旁遮普平原的特點在於降雨量恰到好處,物產豐富氣候適宜永久定居,而且正好位於伊朗-阿富汗高原下降到次大陸平地的落腳點上,去那裡搶吃搶喝再合適不過。


軍機圖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對冤家,自從兩國獨立以來,爆發了數次戰爭,不過印度總是敗多勝少,吃了不少的虧。這是為什麼呢?由於印度在歷史上被英國殖民過,在英國的管制下根本不想看到印度獨立,在撤出之前進行了印巴分治。這一手段非常陰險,此後的印巴兩國老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衝突和矛盾,以至於樑子越結越深,根本化不開。

當然同為南亞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發展程度其實差不多,印度有的巴基斯坦也都有,比如說核彈頭印巴都擁有。雖然在領土面積上,巴基斯坦沒有印度大,但軍事實力差不多。不過總體來說,印度要比巴基斯坦強大一點,這也是兩國綜合國力造成,依靠進口武器的印度,在海軍方面擁有航母和和14艘潛艇,各型號其他艦艇70多艘,而巴基斯坦則擁有5艘潛艇和10艘其他護衛艦。空軍方面,印度擁有2000多千架飛機,大部分都是三代半戰機,而巴軍只有400多架戰機,而且印度還在積極採購更為先進的武器裝備。陸軍方面印度3000多輛先進坦克,巴軍擁有2000輛性能不錯的T80和2300輛老師的輕型坦克,而且還擁有500多架武裝直升機,比印度多了一倍,都能趕上中國了。

在陸軍方面,巴軍要比印度的實力稍微好點,不過在實際作戰中,印度軍隊遠沒有巴基斯坦軍隊團結敢於拼命,再加上印度國內宗教信仰不同,大部分的精力要花費在解決貧富差距,宗教衝突等國內矛盾問題上,對於巴基斯坦全力以赴的戰鬥只能靠邊站。所以說,一個國家要想被尊重,一定要團結一致,國民生活水平也要提高,這樣才能有效對抗外敵。(歡迎關注第一軍情,如有其它問題,請各位軍迷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巴基斯坦即將滅國之際,中國集結大軍,外交照會印度在一天之內撤出中印兩國有爭議地區。毛主席覺得給印度一天時間撤軍,參戰意圖太過明顯,外交部又改為3天之內印度從中印雙方有爭議地區撤軍。阿三無奈立刻與巴基斯坦簽署停戰協議~


海油二號門


在這裡首先說明一點印度不是打不過巴基斯坦,其實從印巴分治開始後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巴兩國之間的戰爭其實是互相有勝負的。

確切的說:第一次的印巴戰爭雙方只是打了個平手,因為在聯合國的斡旋下雙方達成了停戰協議。

第二次的印巴戰爭,巴基斯坦得到的實際上的勝利,但巴基斯坦付出的代價也是蠻大的,隨後在蘇聯的斡旋下雙方,也就達成了停火協議。

第三次的印巴戰爭。印度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印度順利的分解了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獨立變成了現在的孟加拉國,這次的印巴戰爭一樣在聯合國的干涉下,巴基斯坦和印度也達成了停火協議。

隨後兩國不斷地圍

繞著重心問題——克什米爾的地區的歸屬權,常常爆發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不過並沒有像前三次那樣的大,但雙方的矛盾都是一樣的。

是否有人會這樣說?印度在南亞的軍事實力不是最強的嗎,因何沒有充足的實力完全把巴西斯坦給壓住。

事實上,按照綜合國力來說。印度不論在哪個方面都比巴基斯坦強,不過這種實力是無法將巴基斯坦給碾壓的。儘管印度是十幾億的人口大國,但巴基斯坦一樣也是一個有著2億多人口的大國,儘管國土面積比印度小了點。但是兩國的發展水平差距並不是很多。因此印度要想完全徹底碾壓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

即使只是雙方之間正常的小衝突,以目前印度的實力在和巴基斯坦較量時,還真是佔不上什麼便宜的,竟管只是局部戰爭,以巴方士兵軍事素顏,還是可以和印度軍對一決高下的。如在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中,印度軍隊就傷亡,儘管如此印度軍隊也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

因為巴基斯坦的軍人長年干涉政治。儘管巴基斯坦國家不是很富裕,不過軍人獲得的資源可不比印度軍隊差,平時的建設和訓練也抓得比較緊。在東方大國的幫助下,巴基斯坦的空軍實力也是比較優秀的,從最近幾年沙特組織的聯軍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打擊中,大部分的指揮官都是巴基斯坦人。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若是比的是軍隊的質量實力。在空軍方面,巴基斯坦比印度更優秀。因為印度摔飛機在世界各國媒體上是出了名的。即使是陸海軍,兩國的綜合發展程度都是半斤八兩的,不過。在水面艦艇方面印度軍隊比較強一點,水下的這是巴基斯坦比較強,這也是印度比較害怕的。


因此,綜合上述印度,之所以打不過巴基斯坦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巴基斯坦的實力跟自己不相上下。


努力成就你我他


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題主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自印巴分治以來兩國一共爆發過三次戰爭:第一次印巴戰爭雙方就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而展開,最終誰也沒能實現完全控制克什米爾的戰略意圖,不過戰後印度得以控制克什米爾近四分之三的地域,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爾四分之一的地域,論起來第一次印巴戰爭互有勝負而印度略佔上風;第二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不僅奪取了印控克什米爾約500平方千米的土地,還在南部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並乘勢推進印度國境內6千米,共佔領了約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國土;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東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扶植下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仔細分析三次印巴戰爭的結局不難發現:雙方互有勝負——印度並非從沒打贏過巴基斯坦,不過印度也有被巴基斯坦打敗的時候。或許問題改為印度為什麼不能徹底打敗巴基斯坦更合適。

如果從面上的實力水平來看:印度強於巴基斯坦——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位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16年的印度人口統計數據為13.24億,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說法算上未納入統計的黑戶人口其實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國。印度以2250990百萬美元的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八。從軍力上看印度是全世界九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十三個國家之一。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實力更是隻有印度的十分之一。然而看起來強大得多的印度在同巴基斯坦的實際交手過程中卻基本維持著勢均力敵的狀態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是由兩國的內部國情所導致的——儘管印度的實力從面上看各方面都強於巴基斯坦,然而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印度有300多個民族、上千種語言以及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錫克教等各種各樣的宗教體系,僅官方語言就有18種,加之國內巨大的貧富落差和種姓制的束縛,很難形成統一的合力,於是印度政府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成分是比較單一的,政府的行政效率也遠遠高於印度,所以即使在國力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也可以憑藉相對的高效率優先發展國防軍工事業。事實也的確如此——儘管巴基斯坦比印度小很多,但也成功研製了自己的核武器,成為南亞地區足以和印度抗衡的核大國,即使在常規武器方面儘管印度具有海、空軍優勢,但在陸軍的日常訓練和戰鬥力上巴基斯坦完全不輸印度。

其次巴基斯坦在國際上並不孤立:巴基斯坦從1962年就開始與中國進行了密切的軍事合作,巴基斯坦還是美國的的重要盟友——尤其是在“9·11”事件後美國的反恐戰爭巴基斯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美國作為世界霸主一直極力壓制某一地區崛起一個足以獨霸該區域的霸主出現,因為這將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具體到南亞而言:維持印巴之間的紛爭局面,使雙方都不得不有求於美國對美國而言是最有利的,因此美國不會坐視印、巴任何一方碾壓另一方。儘管目前印度也是美國極力想在南亞拉攏扶植的對象,但美國絕不會允許印度真正崛起成為南亞的區域霸主。作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前宗主國的英國也不會漠視印度徹底壓制同為英聯邦成員的巴基斯坦。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不知道這個結論從哪裡來。眾所周知,巴基斯坦和印度歷來是仇敵,1947印巴分治,穆斯林教徒遷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和錫克教則留在印度聯邦,分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圍繞克什米爾地區歸屬問題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爭,雖說是領土爭端,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宗派衝突問題。

第一次印巴戰爭是為了爭奪尚未歸順的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先動手,印度趁機介入,結果巴基斯坦佔2/5,印度佔3/5。第二次印巴戰爭印度陸軍先發制人,來回調動巴陸軍,巴基斯坦疲於奔命,但是巴空軍站了出來,奪取了制空權,重創印度陸軍,兩者互有勝負。第三次印巴戰爭則是印度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利用巴內部矛盾,成功將東巴基斯坦分離,獨立為孟加拉國。所以說在這幾次戰爭中巴基斯坦和印度互有勝負,但是印度總體上佔據優勢。

而到現在,印巴兩國的軍事實力在規模、實力上已經越拉越遠了。印度憑藉人口紅利以及經濟發展,現在在海陸空軍事裝備上已經遠超巴基斯坦。印度擁有接近135萬的軍事部隊,巴基斯坦有58.7萬正規部隊。

在海軍上,印度單方面碾壓巴基斯坦。印度海軍擁有155艘艦艇,其中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加爾各答級驅逐艦,209型和鮋魚級潛艇,殲敵者核潛艇以及大批先進護衛艦,這都是巴基斯坦沒有的先進裝備,巴基斯坦海軍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3艘“阿戈斯塔”90B型攻擊潛艇和4艘“佐勒菲卡爾.布托”級(中國產F-22P型 )4艘護衛艦,戰時估計打防守反擊,看這幾艘潛艇可以偷掉多少艘印度艦艇,否則在印度海軍的絕對力量面前,連港口都出不了。

空軍的話,印度這是以規模佔優勢,巴鐵則能局部對抗。印空軍有272架蘇-30MKI,65架幻影2000,50架米格29等近400架先進戰機,並配備有3架A-50EI預警機和6架伊爾-78MKI空中加油機,巴空軍不可能在規模上與印度保持一致,只能發展質量型空軍,主力為:大約75架美國製造的F-16A/B/C/D型戰鬥機,大約75架法國製造的“幻影”III型戰鬥機,50多架中巴聯合研製的JF-17型“閃電”戰鬥機等將近270架先進戰機,輔以

3架 “薩伯-2000”型“愛立眼”和4架 ZDK-03預警機,巴基斯坦可以在局部制空權上與印度一較高下,考慮到歷來印巴戰爭中,巴空軍卓越表現,很有可能取得部分優勢。

總體看來印度在總體軍事力量上強於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在人員素質、技戰術上要強於印度,但無奈印度體量太大,單靠巴基斯坦無法與之抗衡。但是印度也不敢傾全部之力來對付巴鐵,畢竟印度的北方還有巴鐵的盟友-中國,有中國在牽制印度,其不敢把全部力量對付巴鐵,巴鐵可以在一定程度是上與之抗衡。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兩國都有互相毀滅對方的能力,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巴基斯坦擁有140-150枚核彈頭,印度130-140枚。同時巴基斯坦也大力發展彈道導彈,“沙欣-3”彈道導彈可攜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射程達2750公里,可以覆蓋全印度,印度也有烈火系列導彈,同樣是全覆蓋巴鐵,兩者保持互爆的,所以誰都不敢輕易互開戰端。


巴爾幹尖刀


總的來說,印度對比巴基斯坦的軍力是大一點,但不精,而巴基斯坦雖然武器及軍隊比印度少,但很精,而且巴基斯坦軍隊不怕死,這是印度在多次戰爭中打不過巴基斯坦的原因。

自從孟加拉國被印度弄得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之後,兩國之間更加仇視對方,真可謂到了“一言不合就開火”的地步。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就是兩國主要爭奪之地。

印度的海軍強於巴基斯坦,空軍兩國差不多,核武數量也差不多。而在陸軍實力對比方面,印度是最沒有吃到甜頭的。雖然印度陸軍數量遠超巴基斯坦,在歷次印巴戰爭印度陸軍都有所建樹,然而其勝利往往屬於海軍和空軍。陸軍基本上只能和巴基斯坦軍隊進行拉鋸戰,甚至於在1999年的衝突中,印度陸軍還要向空軍求救,才最終扳回了局面。

印巴二國目前的小規模戰爭主要是陸軍作戰的多,所以給人感覺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


湘平古珍郵館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南亞次大陸地區,原是英屬殖民地。


英國政府於1947年2月改派蒙巴頓任印度總督,6月公佈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領土包括東、西巴基斯坦兩部分)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領成立,印、巴正式分治。



在蒙巴頓主持下印巴分治,穆斯林教徒遷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和錫克教則留在印度聯邦。


印巴雙方文化差異巨大,而且宗教衝突、習俗差異等等都是極其難以調和的矛盾。


分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圍繞克什米爾地區歸屬問題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爭。


1、三次印巴戰爭


雖說是領土爭端,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宗派衝突問題。


1947年10月到1949年1月,第一次印巴戰爭雙方只是打了個平手,因為在聯合國的斡旋下雙方達成了停戰協議。


1965年4月到1965年9月,第二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得到的實際上的勝利,但巴基斯坦付出的代價也很大,隨後在蘇聯的斡旋下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


1971年11月到12月,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獲得了巨大的勝利。


印度順利的分解了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獨立成了現在的孟加拉國,這次印巴戰爭同樣是在聯合國的干涉下,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



印巴分治70年以來,雙方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權,印巴兩國戰火不斷,矛盾加劇,但印度想打敗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就目前來看,印度也不可能打敗巴基斯坦。


除了三次大規模印巴戰爭,邊境常常爆發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孟加拉國被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之後,兩國之間更加仇視對方,真可謂是到了"一言不合就開火"的地步。


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仍是兩國爭奪之地。


2、印巴實力對比


印度領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則為88.0254萬平方公里,是印度的1/4略多;印度人口13億多;巴基斯坦只有1.8億;


2017年印度GDP為2.61萬億美元,位於世界第6;巴基斯坦還不到印度的1/7。但這些與戰爭結果沒有多大關係。


軍事上,印度軍隊數量位於中、美、俄羅斯之後,為117.5萬,是巴基斯坦58萬軍隊的2倍,其精銳山地部隊就有15萬。


裝備上,印度擁有一艘航母(10年內還將擁有第二艘),至少一艘從俄羅斯租的核潛艇、10多艘常規潛艇,射程超5000公里的戰略核導彈,上千架戰機,幾千輛兩棲坦克及大量從俄羅斯、美國、以色列等國進口的先進武器。


巴基斯坦只有核彈頭數量超過印度,其他方面,除空軍飛行員素質高於印度外全都落後。



以前從美國進口的戰機現在已經落後,美國最近對巴國搞封鎖,連配件都得不到。


從土耳其等國進口的武器性能一般;與中國合作生產的梟龍戰機性能不錯。


地理位置上,印度海岸線很長,有孟買、加爾各答、科欽、果阿等多個優良港口,更有遠離海岸1000多公里,戰略位置優異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沒有第三國參與可以輕易封鎖巴基斯坦的海上通道。


陸地上,雙方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氣候惡劣,旁遮普邦邊境卻有利於印度坦克部隊長驅直入。


海軍方面,印度單方面碾壓巴基斯坦。印度海軍擁有155艘艦艇,其中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加爾各答級驅逐艦,209型和鮋魚級潛艇,殲敵者核潛艇以及大批先進護衛艦,都是巴基斯坦沒有的先進裝備。


巴基斯坦海軍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3艘"阿戈斯塔"90B型攻擊潛艇和4艘"佐勒菲卡爾.布托"級(中國產F-22P型 )4艘護衛艦,戰時估計打防守反擊,看這幾艘潛艇可以擋住多少艘印度艦艇,否則在印度海軍的絕對力量面前,連港口都出不了。


空軍方面,印度是以規模佔優勢,巴基斯坦則能局部對抗。


巴基斯坦可以在局部制空權上與印度一較高下,考慮到歷來印巴戰爭中,巴空軍飛行員能力卓越,很有可能取得部分優勢。


現在,印巴兩國的軍事力量在規模、實力上已經越拉越遠了。


印度憑藉人口紅利以及經濟發展,在海陸空軍事裝備上已經遠遠超過巴基斯坦,但這些不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


3、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的原因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戰鬥決心和戰鬥意志


表面看印度在總體軍事力量上強於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在人員素質、技術戰術上要強於印度。


在陸軍方面,巴軍要比印度的實力稍好,不過在實際作戰中,印度軍隊遠沒有巴基斯坦軍隊團結、拼命。


印巴兩國目前的小規模戰爭主要是陸軍作戰的多,所以給人感覺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


印度比巴基斯坦的兵力多,但不精,而巴基斯坦雖然軍隊比印度少,但很精。而且巴基斯坦軍隊不怕死,這是印度在戰爭中打不過巴基斯坦的原因。


再加上印度國內宗教信仰不同,大部分的精力要花費在解決貧富差距、宗教衝突等國內矛盾問題上,在與巴基斯坦全力以赴的戰鬥中只能靠邊。


雙方有時雖然在邊境地區劍拔弩張,但是實際上雙方的行動都是有底線的。畢竟魚死網破不是雙方的願望,但又必須給各自民眾一個交代,自然是"打不過"了。


2)武器的優劣


印度沒有自主生產武器的能力,在全世界買了許多武器裝備,卻成不了體系,他們的武器被稱為"萬國牌"。


俄羅斯就盯上了他們的購買力,不斷地跟他籤合同,卻沒有實質上的真正幫助。


巴基斯坦有中國老大哥的幫助,在軍事上與中國合作生產出了梟龍戰機,既有產權技術又能節省軍費開支。


最重要的一點是雙方都有相互毀滅對方的能力。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巴基斯坦擁有140-150枚核彈頭,印度130-140枚。


同時巴基斯坦也大力發展彈道導彈,"沙欣-3"彈道導彈可攜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射程達2750公里,可以覆蓋全印度,印度也有烈火系列導彈,同樣可全覆蓋巴基斯坦。


兩者保持核武器,誰都不敢輕易互開戰事,也就不可能出現誰打敗誰的狀況。


3)戰略戰術


印度軍隊渙散,素質低下,有強大的力量也不敢傾全力對付巴基斯坦,畢竟印度的北方還有巴基斯坦的盟友中國。


有中國在牽制印度,巴基斯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之抗衡。巴基斯坦軍隊跟中國交流很多,也加強了在戰略戰術上的經驗學習。


巴基斯坦的這個鐵哥們,能夠幫助他們發展經濟,建立自己的國防軍事工業,這也讓巴基斯坦在戰爭當中擁有絕對的潛力。



另外,戰爭狀況如何實際上比的是雙方後面支持者的力量,核實力的互相牽制和平衡,戰自然是不容易開打的。


如今的國際事務已經不是單純的國家之間的抗衡,有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的干預,同時還摻雜大國因素,像巴基斯坦與俄羅斯、美國、中國等國都有一定的關係,這是印度不得不考慮。


印度背後有美國、俄羅斯,但他們都是為自己的利益,不會真正幫它,印度能靠的是地大人多。


巴基斯坦也懂得只要抓牢中國才有機會立足,不然被吞併是遲早的事。


歷史可以證明中巴關係的友誼是真誠的,所以它跟中國特別鐵,被稱為巴鐵,當然那些大國也不會坐看印度坐大。


印度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上層人士和文化過度西化,經濟上靠美國也有了很大進步,但是,他們的軍費開支卻大得驚人。


在民生方面用的錢卻捉襟見肘,十幾億人口,民族民情非常複雜。


反觀巴基斯坦雖然國小,有中國老大哥的幫助,除了軍事上合作,在經濟上緊跟一帶一路發展,必然得到很大實惠,趁此機會大力發展旅遊事業,民生方面也得到了較大改善。


印度和巴基斯坦雖然一個大,一個小,但由於雙方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前,都背靠俄、美兩大陣營,所以兩國之間實際上是美、俄的暗中較量,所以難分勝負。


後來,巴基斯坦又和中國來往密切,同時沒斷與美的聯繫;而印度則與俄越來越離心離德,與日、美勾搭,這又導致了俄的不滿。


而美、日與印勾搭,不過是想利用印來牽制、對抗中國罷了。


再者巴基斯坦全是穆斯林教眾,上下一心;而印度民族信仰各異,自身且有許多獨立武裝激戰,國內又有大批同情巴的穆斯林群體,所以印、巴之間才戰而不決,這也是一個因素。


兩國開戰就沒有辦法搞好經濟,儘可能不升級、不打大戰。在這種互有保留和牽制的國際關係中,使得巴基斯坦與印度之間形成了暫時的平衡。


給大家插一個印巴邊境的場景圖:從印巴分治,每天早晚在瓦格赫口岸的印巴邊境部隊就開始了互相較勁般進行口岸關閉的降旗儀式。


巴基斯坦齊聲高喊"巴基斯坦,萬歲",情緒激昂,對面的印度也同樣放著高音喇叭,喊著相同的口號,一時間兩邊歡呼聲可謂"地動山搖",震耳欲聾。


雙方軍士長向對方高亢的長吼是以示敵前叫陣。


隨後兩國隊列中各出列一名軍人(1米9以上),開始邁步走向對方,並將腿踢得高過對方肩膀,然後使足全身氣力將皮靴砸在地上,力量之大彷彿有踏平對方之勢!


他兩像雄雞一樣晃動腦袋,前胸一起一伏,怒目圓睜,雙手握拳,一副仇恨的樣子,看得大家不禁啞然失笑。


腿踢完了,雞鬥完了,印巴各出一名儀仗兵飛奔向自己的國旗,用標準的動作迅速解開旗杆上的繩子,兩國儀仗兵列隊走向國旗,面對面站好。


兩名軍人向對方敬了一個漂亮而威武的軍禮後握手,在軍號聲中,印巴國旗徐徐交叉落下,雙方配合默契,動作嫻熟,各自疊好後列隊收回。


這個場景已經成為遊客旅遊觀光必看的項目,這是一種例行公事的表演,也許雙方軍人都早已忘了為什麼要這麼敵視對方。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印巴雙方是不想真打,而且真打起來印度也不一定完全打得過巴基斯坦,世界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