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

第一军情


看到这个问题我先看了一下几个作者的回答,大家的方向几乎是一致的,就是巴基斯坦绝对不是印度的对手,几乎没有人同意小编的意见,那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印度到底为什么打不过巴基斯坦。

第一,印度虽然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比巴基斯坦要大和多大。但是正是因为印度人口众多和社会宗教矛盾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印度的发展红利和精力,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内部环境要比印度简单的多,伊斯兰教是其国内最主要的信仰宗教,人民的凝聚力也要比印度强的多。

第二,巴基斯坦和印度相比盟友更多,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提倡者,所以在国际范围内理论上是没有盟友的,而巴基斯坦因为其信奉伊斯兰教,所以资金上得到了中东土豪的大量支持,巴基斯坦更因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活动成为了美国的盟友,所以在资金和军事装备上都有强力盟友支持,印度自然不是巴基斯坦的对手。

第三,在中国我们都亲切的称巴基斯坦为“巴铁”,之所以这样称呼巴基斯坦说明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匪浅,在巴方有难的时候,中国曾毫无保留的帮助过对方,并且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整套的核技术和战机生产线,所以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印度。

综上所述,印度之所以打不过巴基斯坦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这个实力对比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的对比,更是政治智慧的对比,所以单一的国家实力并不能证明这个国家是否强大,就好比中东的以色列地域虽然狭小但依然是中东的小霸王。


世界浅谈


题主过分了啊,你这是被谁给忽悠了。

迄今为止,印巴之间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第一第三次印度人都是做足了战争准备,将巴铁揍了个老惨,而第二次的时候,中国及时出手帮助了巴基斯坦,巴国不至于被揍的那么惨。至于为什么印度没能打垮巴基斯坦,那就得问问巴基斯坦背后的那位大佬了。


就目前两国的实力来说,印度的海军空军力量对巴基斯坦基本呈碾压状态,而巴基斯坦的陆军部队倒是可以拉出来练练,毕竟是世界第一陆军手把手教的。印度的优势在于他可以无门槛的获得欧美俄等国家的军事武器,这也就是印度的武器装备为何被称为“万国牌”的原因,这里边也有一个致命点,一旦战争爆发,印度如何能保证能够及时获得欧美俄的军事武器呢,不会被其他力量掣肘嘛?巴基斯坦不同点在于其在引进武器的同时还注重引进技术,如枭龙战机、无人机等,这后边都有老师手把手教的,。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次印巴战争,除非印度以速度取胜,一旦拖成持久战,战况真的就不一定怎么发展了。


巴扎黑悠哈


如果只是比较印度和巴基斯坦军事力量强弱,印度2018年度军事排名全球第四,巴基斯坦则排名全球第十七,胜负已然很明显。拼军力,印度有420万大军对阵巴基斯坦区区90万兵力,胜算在握。拼装备,印度装备有2000余架各式战机、4000多辆坦克、295艘各类军舰,对抗巴基斯坦装备1200余架战机、2100多辆坦克、197艘各类军舰,压力不大。拼后勤,印度没有巴基斯坦内务混乱。

但巴基斯坦手中有核武器。换言之,印度可以在常规战争中打败巴基斯坦,但若在核级别上开战的话,两国很难分出胜负。即便不展开核级别战争,印度还是打不过巴基斯坦,为何?因为决定战争胜负不仅仅靠一国军事力量强弱,还跟永久性作战限制因素如‘天气、气候、季节、地形、植被’息息相关,笼统地说来就是跟地理地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的原因就可以从地缘上找到建设性解答。你看,印度三面环山一面背水,南边是大海做天然屏障;北边的喜马拉雅山把中印隔开,见一面也困难;东边是恐怖的原始森林,隔断印度和缅甸见面的机会;只有西边有许多山口可以直通印度,而印度土地上2000多年来所发生的所有入侵事件大都发生在西部和西北部,只有英国人是从海上来,除此之外,大部分入侵事件都由西北部穆斯林主导。而现如今的巴基斯坦正好就位于印度西北部,在此巴基斯坦掐住了印度的咽喉,随时能要印度的命。因此巴基斯坦和印度冲突不断,是地理早就写好的剧本,由不得人左右。

至于巴基斯坦为首西北部地区穆斯林为何对印度如此痴迷,追究起来,印度吸引入侵者的最大因素,不过是其广受欢迎的肥沃农耕土地,旁遮普平原的特点在于降雨量恰到好处,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永久定居,而且正好位于伊朗-阿富汗高原下降到次大陆平地的落脚点上,去那里抢吃抢喝再合适不过。


军机图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对冤家,自从两国独立以来,爆发了数次战争,不过印度总是败多胜少,吃了不少的亏。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印度在历史上被英国殖民过,在英国的管制下根本不想看到印度独立,在撤出之前进行了印巴分治。这一手段非常阴险,此后的印巴两国老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冲突和矛盾,以至于梁子越结越深,根本化不开。

当然同为南亚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发展程度其实差不多,印度有的巴基斯坦也都有,比如说核弹头印巴都拥有。虽然在领土面积上,巴基斯坦没有印度大,但军事实力差不多。不过总体来说,印度要比巴基斯坦强大一点,这也是两国综合国力造成,依靠进口武器的印度,在海军方面拥有航母和和14艘潜艇,各型号其他舰艇70多艘,而巴基斯坦则拥有5艘潜艇和10艘其他护卫舰。空军方面,印度拥有2000多千架飞机,大部分都是三代半战机,而巴军只有400多架战机,而且印度还在积极采购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陆军方面印度3000多辆先进坦克,巴军拥有2000辆性能不错的T80和2300辆老师的轻型坦克,而且还拥有500多架武装直升机,比印度多了一倍,都能赶上中国了。

在陆军方面,巴军要比印度的实力稍微好点,不过在实际作战中,印度军队远没有巴基斯坦军队团结敢于拼命,再加上印度国内宗教信仰不同,大部分的精力要花费在解决贫富差距,宗教冲突等国内矛盾问题上,对于巴基斯坦全力以赴的战斗只能靠边站。所以说,一个国家要想被尊重,一定要团结一致,国民生活水平也要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对抗外敌。(欢迎关注第一军情,如有其它问题,请各位军迷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巴基斯坦即将灭国之际,中国集结大军,外交照会印度在一天之内撤出中印两国有争议地区。毛主席觉得给印度一天时间撤军,参战意图太过明显,外交部又改为3天之内印度从中印双方有争议地区撤军。阿三无奈立刻与巴基斯坦签署停战协议~


海油二号门


在这里首先说明一点印度不是打不过巴基斯坦,其实从印巴分治开始后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巴两国之间的战争其实是互相有胜负的。

确切的说:第一次的印巴战争双方只是打了个平手,因为在联合国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

第二次的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得到的实际上的胜利,但巴基斯坦付出的代价也是蛮大的,随后在苏联的斡旋下双方,也就达成了停火协议。

第三次的印巴战争。印度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印度顺利的分解了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独立变成了现在的孟加拉国,这次的印巴战争一样在联合国的干涉下,巴基斯坦和印度也达成了停火协议。

随后两国不断地围

绕着重心问题——克什米尔的地区的归属权,常常爆发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不过并没有像前三次那样的大,但双方的矛盾都是一样的。

是否有人会这样说?印度在南亚的军事实力不是最强的吗,因何没有充足的实力完全把巴西斯坦给压住。

事实上,按照综合国力来说。印度不论在哪个方面都比巴基斯坦强,不过这种实力是无法将巴基斯坦给碾压的。尽管印度是十几亿的人口大国,但巴基斯坦一样也是一个有着2亿多人口的大国,尽管国土面积比印度小了点。但是两国的发展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多。因此印度要想完全彻底碾压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

即使只是双方之间正常的小冲突,以目前印度的实力在和巴基斯坦较量时,还真是占不上什么便宜的,竟管只是局部战争,以巴方士兵军事素颜,还是可以和印度军对一决高下的。如在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中,印度军队就伤亡,尽管如此印度军队也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

因为巴基斯坦的军人长年干涉政治。尽管巴基斯坦国家不是很富裕,不过军人获得的资源可不比印度军队差,平时的建设和训练也抓得比较紧。在东方大国的帮助下,巴基斯坦的空军实力也是比较优秀的,从最近几年沙特组织的联军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中,大部分的指挥官都是巴基斯坦人。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若是比的是军队的质量实力。在空军方面,巴基斯坦比印度更优秀。因为印度摔飞机在世界各国媒体上是出了名的。即使是陆海军,两国的综合发展程度都是半斤八两的,不过。在水面舰艇方面印度军队比较强一点,水下的这是巴基斯坦比较强,这也是印度比较害怕的。


因此,综合上述印度,之所以打不过巴基斯坦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巴基斯坦的实力跟自己不相上下。


努力成就你我他


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题主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自印巴分治以来两国一共爆发过三次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双方就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而展开,最终谁也没能实现完全控制克什米尔的战略意图,不过战后印度得以控制克什米尔近四分之三的地域,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四分之一的地域,论起来第一次印巴战争互有胜负而印度略占上风;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不仅夺取了印控克什米尔约500平方千米的土地,还在南部击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国境的印军并乘势推进印度国境内6千米,共占领了约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国土;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扶植下脱离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仔细分析三次印巴战争的结局不难发现:双方互有胜负——印度并非从没打赢过巴基斯坦,不过印度也有被巴基斯坦打败的时候。或许问题改为印度为什么不能彻底打败巴基斯坦更合适。

如果从面上的实力水平来看:印度强于巴基斯坦——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位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16年的印度人口统计数据为13.24亿,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说法算上未纳入统计的黑户人口其实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国。印度以2250990百万美元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八。从军力上看印度是全世界九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拥有航母的十三个国家之一。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面积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经济实力更是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然而看起来强大得多的印度在同巴基斯坦的实际交手过程中却基本维持着势均力敌的状态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由两国的内部国情所导致的——尽管印度的实力从面上看各方面都强于巴基斯坦,然而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有300多个民族、上千种语言以及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锡克教等各种各样的宗教体系,仅官方语言就有18种,加之国内巨大的贫富落差和种姓制的束缚,很难形成统一的合力,于是印度政府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成分是比较单一的,政府的行政效率也远远高于印度,所以即使在国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巴基斯坦也可以凭借相对的高效率优先发展国防军工事业。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巴基斯坦比印度小很多,但也成功研制了自己的核武器,成为南亚地区足以和印度抗衡的核大国,即使在常规武器方面尽管印度具有海、空军优势,但在陆军的日常训练和战斗力上巴基斯坦完全不输印度。

其次巴基斯坦在国际上并不孤立:巴基斯坦从1962年就开始与中国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巴基斯坦还是美国的的重要盟友——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的反恐战争巴基斯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美国作为世界霸主一直极力压制某一地区崛起一个足以独霸该区域的霸主出现,因为这将威胁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具体到南亚而言:维持印巴之间的纷争局面,使双方都不得不有求于美国对美国而言是最有利的,因此美国不会坐视印、巴任何一方碾压另一方。尽管目前印度也是美国极力想在南亚拉拢扶植的对象,但美国绝不会允许印度真正崛起成为南亚的区域霸主。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前宗主国的英国也不会漠视印度彻底压制同为英联邦成员的巴基斯坦。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不知道这个结论从哪里来。众所周知,巴基斯坦和印度历来是仇敌,1947印巴分治,穆斯林教徒迁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和锡克教则留在印度联邦,分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发生了三次大规模战争,虽说是领土争端,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宗派冲突问题。

第一次印巴战争是为了争夺尚未归顺的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先动手,印度趁机介入,结果巴基斯坦占2/5,印度占3/5。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陆军先发制人,来回调动巴陆军,巴基斯坦疲于奔命,但是巴空军站了出来,夺取了制空权,重创印度陆军,两者互有胜负。第三次印巴战争则是印度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利用巴内部矛盾,成功将东巴基斯坦分离,独立为孟加拉国。所以说在这几次战争中巴基斯坦和印度互有胜负,但是印度总体上占据优势。

而到现在,印巴两国的军事实力在规模、实力上已经越拉越远了。印度凭借人口红利以及经济发展,现在在海陆空军事装备上已经远超巴基斯坦。印度拥有接近135万的军事部队,巴基斯坦有58.7万正规部队。

在海军上,印度单方面碾压巴基斯坦。印度海军拥有155艘舰艇,其中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加尔各答级驱逐舰,209型和鲉鱼级潜艇,歼敌者核潜艇以及大批先进护卫舰,这都是巴基斯坦没有的先进装备,巴基斯坦海军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3艘“阿戈斯塔”90B型攻击潜艇和4艘“佐勒菲卡尔.布托”级(中国产F-22P型 )4艘护卫舰,战时估计打防守反击,看这几艘潜艇可以偷掉多少艘印度舰艇,否则在印度海军的绝对力量面前,连港口都出不了。

空军的话,印度这是以规模占优势,巴铁则能局部对抗。印空军有272架苏-30MKI,65架幻影2000,50架米格29等近400架先进战机,并配备有3架A-50EI预警机和6架伊尔-78MKI空中加油机,巴空军不可能在规模上与印度保持一致,只能发展质量型空军,主力为:大约75架美国制造的F-16A/B/C/D型战斗机,大约75架法国制造的“幻影”III型战斗机,50多架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型“闪电”战斗机等将近270架先进战机,辅以

3架 “萨伯-2000”型“爱立眼”和4架 ZDK-03预警机,巴基斯坦可以在局部制空权上与印度一较高下,考虑到历来印巴战争中,巴空军卓越表现,很有可能取得部分优势。

总体看来印度在总体军事力量上强于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在人员素质、技战术上要强于印度,但无奈印度体量太大,单靠巴基斯坦无法与之抗衡。但是印度也不敢倾全部之力来对付巴铁,毕竟印度的北方还有巴铁的盟友-中国,有中国在牵制印度,其不敢把全部力量对付巴铁,巴铁可以在一定程度是上与之抗衡。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国都有互相毁灭对方的能力,两国都拥有核武器,巴基斯坦拥有140-150枚核弹头,印度130-140枚。同时巴基斯坦也大力发展弹道导弹,“沙欣-3”弹道导弹可携带核弹头和常规弹头,射程达2750公里,可以覆盖全印度,印度也有烈火系列导弹,同样是全覆盖巴铁,两者保持互爆的,所以谁都不敢轻易互开战端。


巴尔干尖刀


总的来说,印度对比巴基斯坦的军力是大一点,但不精,而巴基斯坦虽然武器及军队比印度少,但很精,而且巴基斯坦军队不怕死,这是印度在多次战争中打不过巴基斯坦的原因。

自从孟加拉国被印度弄得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之后,两国之间更加仇视对方,真可谓到了“一言不合就开火”的地步。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就是两国主要争夺之地。

印度的海军强于巴基斯坦,空军两国差不多,核武数量也差不多。而在陆军实力对比方面,印度是最没有吃到甜头的。虽然印度陆军数量远超巴基斯坦,在历次印巴战争印度陆军都有所建树,然而其胜利往往属于海军和空军。陆军基本上只能和巴基斯坦军队进行拉锯战,甚至于在1999年的冲突中,印度陆军还要向空军求救,才最终扳回了局面。

印巴二国目前的小规模战争主要是陆军作战的多,所以给人感觉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


湘平古珍邮馆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南亚次大陆地区,原是英属殖民地。


英国政府于1947年2月改派蒙巴顿任印度总督,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印、巴正式分治。



在蒙巴顿主持下印巴分治,穆斯林教徒迁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和锡克教则留在印度联邦。


印巴双方文化差异巨大,而且宗教冲突、习俗差异等等都是极其难以调和的矛盾。


分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发生了三次大规模战争。


1、三次印巴战争


虽说是领土争端,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宗派冲突问题。


1947年10月到1949年1月,第一次印巴战争双方只是打了个平手,因为在联合国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


1965年4月到1965年9月,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得到的实际上的胜利,但巴基斯坦付出的代价也很大,随后在苏联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


1971年11月到12月,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印度顺利的分解了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了现在的孟加拉国,这次印巴战争同样是在联合国的干涉下,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



印巴分治70年以来,双方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权,印巴两国战火不断,矛盾加剧,但印度想打败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就目前来看,印度也不可能打败巴基斯坦。


除了三次大规模印巴战争,边境常常爆发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孟加拉国被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之后,两国之间更加仇视对方,真可谓是到了"一言不合就开火"的地步。


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仍是两国争夺之地。


2、印巴实力对比


印度领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则为88.0254万平方公里,是印度的1/4略多;印度人口13亿多;巴基斯坦只有1.8亿;


2017年印度GDP为2.61万亿美元,位于世界第6;巴基斯坦还不到印度的1/7。但这些与战争结果没有多大关系。


军事上,印度军队数量位于中、美、俄罗斯之后,为117.5万,是巴基斯坦58万军队的2倍,其精锐山地部队就有15万。


装备上,印度拥有一艘航母(10年内还将拥有第二艘),至少一艘从俄罗斯租的核潜艇、10多艘常规潜艇,射程超5000公里的战略核导弹,上千架战机,几千辆两栖坦克及大量从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等国进口的先进武器。


巴基斯坦只有核弹头数量超过印度,其他方面,除空军飞行员素质高于印度外全都落后。



以前从美国进口的战机现在已经落后,美国最近对巴国搞封锁,连配件都得不到。


从土耳其等国进口的武器性能一般;与中国合作生产的枭龙战机性能不错。


地理位置上,印度海岸线很长,有孟买、加尔各答、科钦、果阿等多个优良港口,更有远离海岸1000多公里,战略位置优异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没有第三国参与可以轻易封锁巴基斯坦的海上通道。


陆地上,双方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气候恶劣,旁遮普邦边境却有利于印度坦克部队长驱直入。


海军方面,印度单方面碾压巴基斯坦。印度海军拥有155艘舰艇,其中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加尔各答级驱逐舰,209型和鲉鱼级潜艇,歼敌者核潜艇以及大批先进护卫舰,都是巴基斯坦没有的先进装备。


巴基斯坦海军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3艘"阿戈斯塔"90B型攻击潜艇和4艘"佐勒菲卡尔.布托"级(中国产F-22P型 )4艘护卫舰,战时估计打防守反击,看这几艘潜艇可以挡住多少艘印度舰艇,否则在印度海军的绝对力量面前,连港口都出不了。


空军方面,印度是以规模占优势,巴基斯坦则能局部对抗。


巴基斯坦可以在局部制空权上与印度一较高下,考虑到历来印巴战争中,巴空军飞行员能力卓越,很有可能取得部分优势。


现在,印巴两国的军事力量在规模、实力上已经越拉越远了。


印度凭借人口红利以及经济发展,在海陆空军事装备上已经远远超过巴基斯坦,但这些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


3、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的原因


决定战爭胜负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战斗决心和战斗意志


表面看印度在总体军事力量上强于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在人员素质、技术战术上要强于印度。


在陆军方面,巴军要比印度的实力稍好,不过在实际作战中,印度军队远没有巴基斯坦军队团结、拼命。


印巴两国目前的小规模战争主要是陆军作战的多,所以给人感觉印度打不过巴基斯坦。


印度比巴基斯坦的兵力多,但不精,而巴基斯坦虽然军队比印度少,但很精。而且巴基斯坦军队不怕死,这是印度在战争中打不过巴基斯坦的原因。


再加上印度国内宗教信仰不同,大部分的精力要花费在解决贫富差距、宗教冲突等国内矛盾问题上,在与巴基斯坦全力以赴的战斗中只能靠边。


双方有时虽然在边境地区剑拔弩张,但是实际上双方的行动都是有底线的。毕竟鱼死网破不是双方的愿望,但又必须给各自民众一个交代,自然是"打不过"了。


2)武器的优劣


印度没有自主生产武器的能力,在全世界买了许多武器装备,却成不了体系,他们的武器被称为"万国牌"。


俄罗斯就盯上了他们的购买力,不断地跟他签合同,却没有实质上的真正帮助。


巴基斯坦有中国老大哥的帮助,在军事上与中国合作生产出了枭龙战机,既有产权技术又能节省军费开支。


最重要的一点是双方都有相互毁灭对方的能力。两国都拥有核武器,巴基斯坦拥有140-150枚核弹头,印度130-140枚。


同时巴基斯坦也大力发展弹道导弹,"沙欣-3"弹道导弹可携带核弹头和常规弹头,射程达2750公里,可以覆盖全印度,印度也有烈火系列导弹,同样可全覆盖巴基斯坦。


两者保持核武器,谁都不敢轻易互开战事,也就不可能出现谁打败谁的状况。


3)战略战术


印度军队涣散,素质低下,有强大的力量也不敢倾全力对付巴基斯坦,毕竟印度的北方还有巴基斯坦的盟友中国。


有中国在牵制印度,巴基斯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之抗衡。巴基斯坦军队跟中国交流很多,也加强了在战略战术上的经验学习。


巴基斯坦的这个铁哥们,能够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建立自己的国防军事工业,这也让巴基斯坦在战争当中拥有绝对的潜力。



另外,战争状况如何实际上比的是双方后面支持者的力量,核实力的互相牵制和平衡,战自然是不容易开打的。


如今的国际事务已经不是单纯的国家之间的抗衡,有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干预,同时还掺杂大国因素,像巴基斯坦与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都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印度不得不考虑。


印度背后有美国、俄罗斯,但他们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不会真正帮它,印度能靠的是地大人多。


巴基斯坦也懂得只要抓牢中国才有机会立足,不然被吞并是迟早的事。


历史可以证明中巴关系的友谊是真诚的,所以它跟中国特别铁,被称为巴铁,当然那些大国也不会坐看印度坐大。


印度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上层人士和文化过度西化,经济上靠美国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他们的军费开支却大得惊人。


在民生方面用的钱却捉襟见肘,十几亿人口,民族民情非常复杂。


反观巴基斯坦虽然国小,有中国老大哥的帮助,除了军事上合作,在经济上紧跟一带一路发展,必然得到很大实惠,趁此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民生方面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一个大,一个小,但由于双方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前,都背靠俄、美两大阵营,所以两国之间实际上是美、俄的暗中较量,所以难分胜负。


后来,巴基斯坦又和中国来往密切,同时没断与美的联系;而印度则与俄越来越离心离德,与日、美勾搭,这又导致了俄的不满。


而美、日与印勾搭,不过是想利用印来牵制、对抗中国罢了。


再者巴基斯坦全是穆斯林教众,上下一心;而印度民族信仰各异,自身且有许多独立武装激战,国内又有大批同情巴的穆斯林群体,所以印、巴之间才战而不决,这也是一个因素。


两国开战就没有办法搞好经济,尽可能不升级、不打大战。在这种互有保留和牵制的国际关系中,使得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形成了暂时的平衡。


给大家插一个印巴边境的场景图:从印巴分治,每天早晚在瓦格赫口岸的印巴边境部队就开始了互相较劲般进行口岸关闭的降旗仪式。


巴基斯坦齐声高喊"巴基斯坦,万岁",情绪激昂,对面的印度也同样放着高音喇叭,喊着相同的口号,一时间两边欢呼声可谓"地动山摇",震耳欲聋。


双方军士长向对方高亢的长吼是以示敌前叫阵。


随后两国队列中各出列一名军人(1米9以上),开始迈步走向对方,并将腿踢得高过对方肩膀,然后使足全身气力将皮靴砸在地上,力量之大仿佛有踏平对方之势!


他两像雄鸡一样晃动脑袋,前胸一起一伏,怒目圆睁,双手握拳,一副仇恨的样子,看得大家不禁哑然失笑。


腿踢完了,鸡斗完了,印巴各出一名仪仗兵飞奔向自己的国旗,用标准的动作迅速解开旗杆上的绳子,两国仪仗兵列队走向国旗,面对面站好。


两名军人向对方敬了一个漂亮而威武的军礼后握手,在军号声中,印巴国旗徐徐交叉落下,双方配合默契,动作娴熟,各自叠好后列队收回。


这个场景已经成为游客旅游观光必看的项目,这是一种例行公事的表演,也许双方军人都早已忘了为什么要这么敌视对方。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印巴双方是不想真打,而且真打起来印度也不一定完全打得过巴基斯坦,世界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