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部分年輕人一無所有還心安理得的安於現狀?

Awake事與願違


我曾經也是這種年輕人,其實現在也是,只不過現在被逼的開始不敢安於現狀了。

第一,生活壓力太大,努力了依然有壓力,那努力有什麼用

我算過一筆賬,在北京一套100平米地方房子,算上費用下來大概得800萬左右。假如我現在的工資是1萬塊一年,那根本是別指望的。

所以,我曾經努力過,要換一份工作,讓自己的工資提升到3萬塊錢。3萬塊一個月,聽起來很多了吧。但實際上呢,一年稅後也就30萬左右。這想買房,還是付不上首付。

所以,那目標在高一點,5萬一個月吧,1年60萬,稅後大概50萬,這麼算起來,加上自己老婆的工資,三五年買個房還是有可能的。

但,實際情況下,哪裡去找1年50萬的工作呢,你得做到中層才能有這個收入吧。所以,算來算去,自己就算努力了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實現不了目標

所以,就算了,心安理得的一無所有的,即使沒錢又能怎麼樣,我自己過的開心就好了。

第二,房價是最好的單身理由以及避孕藥

至少在我這個歲數的年輕人,真是不敢結婚,也不敢談戀愛,更不敢要孩子。戀愛談不起,出去隨便吃個飯兩三百下去了,房租價格如此高,租不起房子。

即使有了女朋友,一談起結婚就很尷尬,為什麼?連個房子都買不起,怎麼給老婆一個安穩的家。

至於孩子,更是不敢了。我很佩服那些敢於生二胎的人,他們都會社會下的生存勇士,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來培育一個孩子,讓他未來健康成長,這得需要父母承受多麼大的壓力啊。

我能抗住這個壓力嗎?單身的我想了半天,估計不能,於是,算了。還是安於現狀吧,雖然一無所有。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已讀600本)、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公眾號:千城撩書。


千城Slash


說個自己身邊的故事。絕對真實。

我的大學室友,大一還經常去上課,自從大二把電腦帶來之後就叫不動了,基本上開學了就在宿舍裡,哪也不去。我和他關係還挺好的,經常也開導他,說你不上課畢業證啊工作啊都有影響,也是最開始,他剛沉迷遊戲那會,一開導他,他立馬說,行!明天上課叫我!後來慢慢說話沒用了,說了他就“婉拒”,然後看似“心安理得”的打遊戲了。結果我們畢業那年他還在學校復讀,甚至最後論文都是東拼西湊的,答辯也錯過了。

我最後一次問他,是在大學畢業之前,他說很後悔,只是因為當時自己不想上課就沒去,結果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努力又太累,只好逃避現實。

其實絕大多數年輕人誰不想成功呢?怎麼會看著同齡人的進步而“心安理得”地原地踏步呢?可能很多都是因為“逃避現實”導致的吧,努力太累,停下來很安逸,可是如今競爭如此激烈,誰又會等你呢?久而久之,他們,就“心安理得”了吧。


攝影人謹言


有一個詞可以很好概括年輕人,特別是90後。最近,網上也挺火的一個詞“佛系”。其實,也不難解釋,這個涵蓋的內容比較多。我個人覺得“隨緣”兩字很好的形容現在的年輕人。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是當時父母生活的那個年代了,很多年輕人對社會看的比較透,也有自己的想法。說個不好聽的話,有的人即便什麼都有,也不一定很開心的。生活的好壞,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一無所有還心安理得的安於現狀?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想的太複雜。大部分年輕人都看的很開,生活就是要好好的過下去,而不是時刻生活在壓力之下。難道我一無所有,就一定要為了全部都有一輩子打拼,到頭來,身體垮了,愛情沒了,自己也活不下去了?每個人在擁有的同時,也會漸漸的失去一些東西,這種失去的東西才是無形的致命傷。他們並不是安於現狀,而是以一種普通安逸的狀態去生活,誰不想多掙錢過好日子呢?不過,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賭注,在於你敢不敢賭和成不成功。一無所有這個詞太抽象了,難道有車有房有愛情……就等於什麼都有了?難道像成功人士一樣,就不是安於現狀了?年輕人,其實都在緩慢的奮鬥,為了不讓自己有太大的壓力,才會給人一種很安逸的感覺。你覺得這個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其實有時候,隨緣挺好的,能吃就吃,考試能過就過,能開心為何一直要煩惱不斷?



南山過客


狗屁不通!

什麼叫做竟然在一無所有的狀態下,勇於安於現狀,並且還心安理得的不追求上進。



聽題主的意思,全社會的年輕人都應該像傳銷組織一樣,每天像打雞血一樣,早晨起來先大喊一通,我要進步,我要成功,我要賺大錢,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樣才是題主所說的積極健康,追求上進的年輕人是吧?每天把自己迷的暈頭轉向,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對吧!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成功學遍地都是,毒雞湯是一碗接一碗,只有住豪宅,開奔馳,迎娶白富美,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其他的所有都是扯淡,這還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還是一個正常人組成的社會嗎?難道沒有以上的幾個指標,大家以後就都是題主眼中的廢物,沒有追求的人嘛?



我希望年輕人,放下人云亦云的浮躁與作秀,用點實在精神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誰才是這個世界脊樑。百年以來,我們中國人說得多,做得少;批評得多,建設的少;指責別人的多,自己力行的少。希望有些年輕人能看懂這樣的文字,悟通這樣的感覺,沉下心來,做點實事。——任正非


這個是任正非說的,我覺得用來懟題主非常恰當,這個社會需要一些踏踏實實的年輕人靜下心來做一些實事,並不只是那些大人物,科學家才是中國的脊樑,那些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事的年輕人也是中國的脊樑。

所以,我也在此奉勸那些永遠只是向錢看的人,不要被錢給迷了眼,人這一輩子不能只是為了錢而活,人有太多種活法,你沒看到,就不要隨便指責。



發現裝


怎麼說呢?這要看情況,如果階層固化了,所有的努力奮鬥不如一個好爹,一紙文憑,買不起房,讀不好書等等,辛辛苦苦的血汗努力全是養了幾個精英獨裁階級,沒有公平正義可言,像西方一樣,那還不如混吃等死,等待救濟。不過還好我們的國家不是。懶嗎?可能沒找到方向,找到方向就好了!


花語使者1


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

並非年輕人一無所有還心安理得的安於現狀,而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多處於一種低慾望狀態,不管是工作、生活、還是感情,都是一樣。簡單點來說,就是:喪?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的心態已經不止是不願意揹負房貸或者是結婚生子,他們所有的風險和責任都不想承擔。

他們想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為自己而活,老一輩的那種為了獲取社會的認可,犧牲自己的個性為公司做努力,從而得到富裕的中產階級生活,這種價值觀在他們看來俗不可耐。

再者就是現在的這個時代很好,他們從小到大感受的一切都很美好,所以會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美好的,開始喜歡簡素的生活,迴歸生命本質的探索,自我意識的覺醒,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其實他們的這種狀態,挺好的。什麼叫一無所有?誰來界定怎樣才能叫做一無所有?單純的物質嗎?其實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簡約罷了,他們很快樂。


娛樂思華年


應答:這種人少說有百分之二十以上,小事看不上,大事做不了,不過這些人一般家境較好,過慣了現成日子。

俗話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你不做就得斷炊,所以有好的東引出壞的結果,壞的東西引出好的結果,道理就在於此。

當然也有其中一部分人意識到自已的作為,後努力而有作為的還是有的,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無酒喝涼水。也是少數人的座標。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是人都得發點光,散點熱大小而已。再見!



9紫氣東來


海明威曾說過:“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在忙碌的城市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在燈紅酒綠中如魚得水。有些人,只想安靜的坐在一旁看著忙碌的城市,彷彿自己不是城市中的一員,看他們行色匆匆,看他們悲傷與狂喜,看他們面無表情的樣子。




題主的問題是:怎麼一部分年輕人一無所有還心安理得的安於現狀?我覺得有兩種情況——無力奮鬥與不想奮鬥。對於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們來說,想要成功是很難的,但安於現狀卻很簡單,只要能安於現狀,就可以避免失敗。

現實社會的競爭很殘酷,對於一些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職場上的勾心鬥角會讓他們感到害怕。所以,很多人是不想奮鬥的,只想安安靜靜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無論升不升職,無論能不能發財,安於現狀的平淡才是他們最想要的生活。



而另外一群年輕人就不同了,他們並不是不想奮鬥,而是奮鬥過後失敗了,感到無力,從而不再想奮鬥。這些人一般都是有要強的性格,他們渴望自己能成功,但是在見過現實的殘酷後,又不得不面對現實,只好放棄,甘於平凡。



無論是拼命工作,還是安於現狀,都是年輕人自己的選擇,現在的做法決定他們的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選擇。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對於這個話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三和大神”,一無所有卻心安理得是一種心態,當人陷入絕望,沒有鬥志和目標,也沒有生活的方向。那麼就會喪失生活的勇氣,開始了隨波逐流。“三和大神”就是這樣一群人。

在四季溫暖如春的深圳龍華新區景樂新村有一個叫做三和人力市場的地方,這裡常年聚集著一批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揹負鉅額債務(一般是網絡賭博欠下),他們和家人斷絕往來,身份證直接100塊人民幣賣掉,每天就在三和人力市場的網吧和招聘處往返。

在這裡,生活成本極低,住宿一個床位一晚上8元到15元,上網包夜5元,一碗清水掛麵(被三和大神們稱作掛逼面)4塊一碗。這裡群聚的年輕人只接受日結的工作,也就是每天工作完晚上就能拿到工錢,絕對不進工廠做“廠狗”,也不接受月薪制的工作。他們的宗旨是“日結一天,闊以玩三天”。也就是幹一天日結的工作,可以在這裡低成本的上網吃飯睡覺三天,三天後再找一份日結工作。

三和人力市場是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的聚集地,這群人這樣神奇的生活態度讓很多人舌,他們的年齡從15歲到40歲。互相尊稱為“三和大神”又或者“掛逼”。他們從來沒有財產的煩惱,只要有錢那就先享樂,花完了再想辦法。之所以會選擇深圳,一方面是深圳是大城市,日結工作需求量相對高,又是大城市好吃好玩都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深圳是最南邊最繁華的大城市,就算住不起8塊錢的賓館,住在室外也不會凍死。


蒙歌先生


在這說一說這種人中比較典型的兩種人吧!

一種是有學歷有文憑的“佛系青年”,還有一小撮人小學中學畢業的在深圳市龍華三和人才市場混,叫做“三和大神”。

佛系青年好一些,三和大神慘不忍睹。

佛系青年最早出現在日本,與佛教沒有直接的聯繫,但包含佛教的一些理念“有也行,沒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這是也當下年輕人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與生活方式,是一種看淡一切、隨緣的活法,這種生活的年輕人就是佛系青年。

佛系青年面前的一切艱難險阻都不存在。

房價貴?不買,去租房,沒關係。

沒戀人?不找,一人過,也很好。

收入低?沒事,吃的少,能過活。

看淡一切,看輕一切。不存在焦慮、緊張、不自信的情況。

但這真是這些年輕的的追求嗎?

不是。

這種“佛系”的生活狀態,並不是當下年輕人的追求。

誰不想過香車豪宅的生活?誰不想實現自己的夢想?想!但是沒有達到這些夢想的方法或者是沒有看到實現夢想的出路,再或者是被堵死了根本就沒有出路。

現在社會上,戶籍、房價、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等問題,全部拋給了這一代的年輕人。

努力工作,不吃不喝幾十年還不能賣套房子,這麼難?還是算了,普普通通過平凡的生活好了,去租房住,還不太累。

找個女朋友,提前是房、車、存款,好要小心伺候,這麼難?還是算了,一個人開開心心的多好,這樣不累。

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賺更多的錢,這對普通青年來說太難了,單靠個人的努力來實現“屌絲逆襲高富帥”的事情,呵呵!哪涼快哪待著去做夢吧!現在已經不是一、二十年前了,不是你隨便辛苦一點就能賺錢,隨便想個點子就能發財,隨便狠一點就能成為煤老闆的。

再說一說“三和大神”。

在中國一線城市深圳,生活著一群邊打遊戲邊等死的年輕人。他們沒有高學歷(普遍初中畢業)、沒有身份證、部分人還揹著鉅債、大絕大部分人與家人斷絕來往。

“三和大神”是活在深圳深龍華三和人才市場附近,以打零工維持生活,幹一天拿一天工資,一般都是日結。

拿到一天百元左右的工資就可以玩三天。他們吃五塊錢的“掛逼面”,住十五塊錢的小旅館,在一塊錢一小時的網吧裡整日整夜地玩遊戲。他們沒有夢想沒有追求,比佛系青年更佛系。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得過且過,混一天的一天。

他們沒錢了就到人才市場找個日結的工作做幾天,有錢了就上網玩遊戲活幾天。再沒錢了再去工作。就這樣往復循環,可能一直到死了。他們沒有壓力日子逍遙,大神之名也隨之流傳開來。

其實,他們一開始也是想好好打工賺錢,也有夢想和追求,也想賺錢會家結婚娶媳婦。但是,他們沒有學歷,只能進工廠打工,因為見識少,又要被黑工廠和黑中介盤剝或者騙走。日漸增長的物價和消費水平,不見增長的工資待遇,他們真的不能正常生活。追求不得那就不追求了,不如過著神相似的逍遙大神生活。不回家不買車票,身份證也就沒用,不如賣了,能斷絕和家裡的一切來往,還能得到一百元錢。

在階級固化的當下時代,安於現狀的“佛系青年”“三和大神”的選擇也是合理的。你幹得越多就會被盤剝的越多。整天累死累活的多賺那仨瓜倆棗,並不能使現在的生活好過多少,不划算。再怎麼努力你也就是個打工的,成不了老闆。索性就得過且過維持了最低生活即可。

殺死追求,埋葬夢想。我朝慈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