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常用的方言有哪些?

買雲南


昆明方言主要流行於昆明及其周邊一帶,具有濃厚的傳統性、獨特的地域性、鮮明的時代性。

說法不一:“爺爺”叫“老爹”;“爸爸媽媽”叫“我爹我媽”;“吃”叫“腫脖子”;“吃飯”叫“吃芒芒”;“太厲害了”叫“吃得成伙食”;“睡覺”叫“睡諾諾”;“遠方親戚”叫“老表”;“鞋子”叫“孩子”;“去哪裡”叫“克哪點”;“什麼”叫“安”;“是嗎”叫“給是改”;“天哪”叫“買買三三”;“騙人”叫“水人”;“笨得很”叫“憨不魯出”;“搞笑”叫“雀的很”;“逛街”叫“逛該”;“光線黑”叫“黑漆馬古洞”;“害怕”叫“害裡是怕”;“便宜”叫“香因”;“幹什麼”叫“整哪樣”;“太棒了”叫“太板紮了”;“膽小”叫“慫”;“有出息”叫“整得成啦”;“沒有”叫“不有的”;“不是”叫“某嘛”;“奇怪”叫“怪裡古董”;“打寒戰”叫“抖鱗殼顫”;“悄無聲息”叫“悄悄咪咪”;“看看”叫“吼吼”;“可惜了”叫“歐喉”;“太瘋了”叫“太勺了”;“發神經”叫“吃著菌了”;“是不是”叫“怕不是”。


形容性俚語:“的撤”形容牛頭不對馬嘴;“曹耐”形容噁心,打情罵俏中女孩常常對男孩說。表示“討厭”;“堅剛”形容某件事情很艱難或某人很與眾不同;“辣燥”形容某人在某件事情上很厲害,也可以指某人很牛;“太來力了”形容某件事物令人精神振奮、超級滿足等;“大口馬牙”形容某人說大話;“犟頭日腦”形容很倔強,不聽勸告;“造孽”形容某人很可憐或者混的很慘;“渣斤”形容某人斤斤計較;“日拐”形容某人到處都不對勁;“雀神怪鳥”形容很無厘頭的事,或罵人行為古怪。




動作性方言:“丟瓜”是放屁的意思;“拔毛”指搶小朋友的錢;“支花籃”“之水車”指設計騙某人;“佔馬門”指佔便宜;“你這個憨不死呢”指某人傻到極點;“硬是整的成”指實在是可以。


買雲南


昆明人常用的方言知多少?您問我,好似問我土耳其(南昌方言,傻瓜蠢貨)方言我聽懂得吆,這不直了(南昌方言叫別脫)。

我是江西老俵純爺門(南昌方言,老不死老棺材),一井力(從未)去過昆明,郎咯子(怎麼)曉得昆明土話。

在南昌我接觸過只有位昆明人,一位是我技術部化驗室王大姐,她是69年隨昆明軍區復員南下軍人老公回昌,她老公也分在技術部搞搞列表,宣傳,還有一位分在後勤部當頭,也是昆明軍區南下老幹部。

還有一位是我親友,我叫他表姐夫,是解放前在中越兩地打游擊,在剛解放部隊修鷹廈鐵路,耳震壞了在南鐵招待所負責後勤。

平日與表姐夫和科室王姐交談,都為塑料(南昌方言,不標準)普通話,王姐一兒二女會講雲南昆明話。

我表姐是鐵路醫院婦產科醫生,表姐夫姓姚,那些姚門女將跟母親同講鐵路普通話,鐵普一開口細聲繞音,旁人全聽以為列車在運行中播音員描述完沿途風景,一到站:親爰的旅客門,南昌站到了,英雄城南昌歡迎您。


易家巷


昆明方言分兩大類。一類是昆明城(市)區內方言,相當於雲南的"通用普通話″,幾乎在雲南境內及雲、貴、川周邊甚而國內某些城市都能用昆明話通行交流。另一類是除昆明城(市)區以外的昆明(民國時期也叫昆明縣)農村方言...,較難通行交流...!!!


吉爾康


白啦啦,又扯朵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