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背後暗藏“隱形降價器”!有多少人知道

房價最大的支撐來自於“城市化”,只要人口始終向城市淨流入,基本上不用擔心房價問題。這是很多人長期看漲的重要依據。然而,相關輿論始終強調“城市化仍有20%空間”,卻鮮有提及“逆城市化”現象。事實上,城市化進程中存在顯著的“迴流因素”,而此類因素正在不斷壯大 ,成為房價背後暗藏的“隱形降價器”!

說的直接一點,“農民進城”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但是請注意,國家既鼓勵農民進城,也鼓勵農民返鄉創業……農民進城多了,城裡房價會漲;如果返鄉多了會怎樣呢?很顯然,城市房價將受到抑制……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把這個話題談清楚了,你會恍然大悟。原來,樓市調控還有一條“隱形主線”!

房價背後暗藏“隱形降價器”!有多少人知道

自2015年以來,關於鼓勵農民返鄉創業,國家先後出過三個文件。分別發佈於2015年6月、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作為自媒體最怕系統提示敏感詞,恕不能一一羅列。這三份重要文件,講的都是同一件事:鼓勵農民工以及相關知識分子回到農村創業。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這麼做?簡單來講,城市化並非全部,我們既要城市化、工業化,也要農業現代化;既要城市崛起,也要新農村建設。協調均衡發展才是指導方向。

於是,我們在今年11月9日就看到了一組最新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全國範圍內返鄉創業人員已達740萬!你可能覺得這個數字不算大,但是另一個數據一定能震撼到你:非農創業人員達到3140萬!以上都是權威部門的數據,加起來接近4000萬。也就是說,自2015年首個文件發佈以來,全國有4000萬人下鄉創業去了!這是典型的“逆城市化現象”。

房價背後暗藏“隱形降價器”!有多少人知道

3年下來這麼大規模的人口轉向農村,對城市購房需求來講對沖巨大。更何況鼓勵仍在繼續,增長仍保持在兩位數……過去的幾天,因為鄰近“雙11”的關係,網上出現好多“農村創業者觸網致富”的故事。農村造富功能凸顯,反映出一個現實——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不斷彌合“二元界限”,使得原產地、原生態的農產品,可以快速對接城市需求。於是,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者享受到了“電流紅利”,紮根農村的熱情隨之激增。

就政策面的情況看,一方面不遺餘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的創業環境和物流便捷度只會更好;另一方面,“農村金融”試點不斷深入,為信用低、抵押物價值低的農民創造了越來越多融資條件……政策面體現的是一攬子精神,可不是心血來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資源必然會向農村傾斜!你想啊,開發商想貸款貸不到,想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拿地想都別想。但是,農村就不一樣了。農民沒錢創業,國家鼓勵金融下鄉。可謂天差地別啊。

房價背後暗藏“隱形降價器”!有多少人知道

基本情況交代完了,再來看看房價。城裡的房價,已經到了上有天花板,下有維穩價的地步。開發商拿地,限制房價、競爭地價,才有了“限競房”的出現。此外配建和持有時間也要競爭,還有共有產權房等屬性要求……大家應該看出來了,開發商既缺錢,又受限制,同時還要面對市場去化率走低的尷尬。這說明整體形勢的確已經進入觀望期……

過去20年,有錢沒錢的只要弄幾套房一生無憂。這種預期一旦被逆轉,財富從樓市抽身,必然要往能賺錢的方向集聚。舉個例子,華為都從深圳大挪移到東莞了,說明城市的創業成本實在是太高。資本不會幹賠本的買賣,“重心下移”別無選擇。而“返鄉創業”正處在風口,無論是成本還是扶持力度都是空前的。據此判斷,未來若干年,“逆城市化現象”只會有增無減。最終,人口在城鄉間實現均衡流動之後,城鄉協同再創一輪城市化新高度,就可以期待了。

房價背後暗藏“隱形降價器”!有多少人知道

長三角一體化剛剛升格。三省一市抱團大發展,光靠幾座核心城市互聯互通是不可能的。你想啊,崑山比西北一個省都要牛,它可是一個縣級市。只有縣域都起來了,在龍頭城市的帶動下,一體化才能成為現實。這就意味著,區域一體化需要城市與農村協同,需要工業與農業協同,只有均衡發展,才能全面升級。既然如此,房價畸形的城市與剛剛起步的農村,資源必然重新適配,人口和資本的均衡流動,在所難免……從這個角度來講,在“隱形降價器”的作用下,“逆城市化現象”將在很長一段時期抑制城市房價,直到城鄉均衡佈局之後,才有可能再啟新局面。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